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民国:离谱!你一县长比军阀还猛》
民国:离谱!你一县长比军阀还猛

第38章:六安变化,记者震惊

全部视察下来,韩斌对目前兵工厂的产能也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对于产能是否会在未来过剩的问题,他倒是不用担心,未来的几年注定不会平凡。

一旦战争爆发,根本就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

不过这款轻机枪的产量并不大,目前每月也就三四百挺左右的产量,产能达到最大,也就是八九百挺。

这款轻机枪的产量之所以没那么高,原因有许多,比如说本身生产车间数量不多,工人不多等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韩斌并不打算生产太多,这款轻机枪只是用作将来军方的过渡性轻机枪罢了。

但这次王志宏却觉得,他有必要前来六安一看。

前段时日江南地带的一众大地主搞了一个所谓的万民书跑去请愿的事,他自然知道。

当时报社的总编还告诉他,这件事他们报社不能插手,也不能报道这件事的任何消息,因为这件事太过敏感。

一方是代表江南地区地方豪强的地主,一方是韩斌这种大家族之子,而且事关百姓,他们的屁股不能坐歪了。

只是后来总编又告诉他,要大肆宣扬此事,为了此事总编甚至亲自排榜,连报纸上的所有内容都是由总编亲自敲定。

这后面就是江南各地报纸对韩斌的各种声讨,甚至是不少报纸极为大胆,要求政府立即罢免韩斌的一切职务,但政府面对此事却装聋作哑起来。

紧接着就是前几日,总编亲自找到他,希望他挑选几名优秀记者前去六安暗中采访,想办法搞清楚六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王志宏知道,这件事定然有隐情,于是四十岁的他便带着一名年轻的男性助理来到了六安。

十一月份的六安已经没多少雨水了,准确的说从霜降过后,雨水就变少了,道路不服九月时的泥泞,在道路的两旁便是田地了。

王志宏可以看到田地里正有一些农民在收获。

收获的季节不只是八九月份的秋季,十一月份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地里栽种的红苕便是这个时候收获。

当然,再往北一些,这个季节也是北方收获玉米,准备种冬小麦的时候,不过这个季节的六安是收获红苕的时候。

“主编,这些田地里怎么都是一些老人在干活?那些年轻人呢?怎么一个都没看到?”

王志宏的助理叫林新,是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看着地里干活的都是老人,年轻人一个都没看到,不禁有些好奇!

王志宏听后皱眉道:“不是说了吗,出来别叫我主编,叫我王大哥!”

年轻的小助理林新似乎有些尴尬,不敢说话。

王志宏的目光扫过道路两旁皱眉道:“不过你说的也的确是一件怪事,居然没看到年轻人,怪哉!看来六安一定有事隐藏在其中!我们走吧,在这里暗访几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今天彻底把作息搞乱了,感觉一天都是迷迷糊糊的。

不行了,我今天先去睡,这次要睡个饱,明天起来要爆更了,毕竟后天就要准备上架!

我只想说,我厉害不?发书五六天就上架,我自己都感觉恐怖。

这个更新速度,让我感觉梦回当初写大宋的时候!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他自己的保安师也没打算装备这款轻机枪,在韩斌的计划当中,他的保安部队班一级直接装备MG34通用机枪,布伦式轻机枪他看不上,不过可以卖给军方,作为过渡性武器使用。

别人不知道,但韩斌却很清楚,现在政府的财政很困难,军费开支都要从国外借贷银钱,可以说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很恐怖了。

只是一般来说都是连一级装备重机枪班,团一级装备重机枪连,一个团里面计划装备三十到四十挺这样的重机枪。

说白了需求数量不像MG34通用机枪那么大,人力的投入自然也就少了。

勃朗宁M2重机枪在制造上采用了不少的冲压件,并且整个重机枪的零件数量相比于马克沁重机枪而言,相对较少,结构相较而言较为简单。

步枪过后就是布伦式轻机枪,对于这款轻机枪,韩斌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也是一款优秀的机枪。

军方也不会大规模换装MG34通用机枪,他们买是肯定的,但不会大规模在军中装备,因为恐怖的弹药消耗,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所以现在这款轻机枪作为过渡性武器,等之后政府财政宽裕了,军费充足后,他们应该才会考虑放弃布伦式轻机枪。

不过目前制约产量的因素却是生产繁琐,让这些刚当上工人连一个月都不到的工人生产这款武器,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它的威力很大,结实耐造,生产相比于繁琐的MG34通用机枪而言简单了许多。

这款重机枪,目前的月产量大约是在四百挺左右,产能彻底发挥出来,月产量将会超过千挺。

在韩斌的装备计划当中,勃朗宁M2重机枪具有重要地位,不过在人力的投入上要少许多,毕竟勃朗宁M2重机枪不是加兰德步枪,也不是MG34通用机枪,这种重机枪的装备,最低一级也是到达排一级。

其实MG34通用机枪的性能的确是优秀,不过性价比上,它比MG42差了不少,主要就是MG42是日耳曼在原材料稀缺,为提高产量下的产物。

MG42通用机枪大批量采用冲压件,非常适合量产,MG34通用机枪就不行了,在这款通用机枪的身上将日耳曼人的严谨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仿佛不是一件武器,而是一个艺术品,它具有生产繁琐,造价高昂等缺点。

当韩斌视察完兵工厂时,一名乔装打扮的记者却也带着他的助理踏上了六安的土地。

王志宏,金陵晨报的一名主编兼任记者,本来他应该坐在办公室内喝着茶,审理着下面记者递交上来的新闻。

与MG42通用机枪不同的便是勃朗宁M2重机枪,这款重机枪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他也没有过时,依旧是米国军方的制式武器。

米国人务实追求性价比的性格在这款重机枪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之后就是MG34通用机枪了,这款通用机枪的生产车间可就不少了,有整整八个生产车间,目前的月产量就有五百挺左右,再过段时间就能提升到一千挺左右,这也是目前的极限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