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国院士》
大国院士

第七百八十四章:还是那个人厉害啊!

光鉴可人的瓷砖大厅中,一名穿着长袖白衬衫的王怡芳院士脸上满是笑意和面前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另一位学者打了个招呼。

面前到来的学者,正是北大物理学院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高原宁院士。

两人同岁,同在CERN共同研究过多年。

在徐川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CRHPC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已经正式完工后,启动会对外的邀请函也通过CRHPC机构正式对外邮寄了出去。

CRHPC建造的目的除了探索物理领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转移欧洲的物理学圣地,尽最大可能的拉拢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前来华国工作和研究。

那么主动给其他国家的顶尖物理学者和物理机构发送邀请函是必要的礼节。

当他看到向自己走来的人时,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的同时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你不也是吗?堂堂华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不也同样亲自带队过来了?”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哈哈笑着伸手紧紧握了握,又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和后背。

王怡芳笑着开口道:“这可是CRHPC的测试啊,不得不来也不能错过啊。”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感慨道:“徘徊了十几年的时间,咱们也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对撞机了。当年我怎么推都没有推动的工作,徐院士轻轻松松的就完成了啊。”

当年就国内是否应该修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一事,他和杨振寜可谓是‘华山论剑’的两大焦点核心人物。

在那场持续良久的拉锯战中,以他为首的物理派系主张修建强粒子对撞机,觉得这是国家在高能物理领域领先国际的一个难得机遇。

因为造大型对撞机可以使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领先国际,使一些重要产品实现国产化并走到世界最前沿,并形成一个国际科学与技术中心引进吸收国外的智力资源,可以培养几千名物质科学及相关技术的顶尖人才。

而那位杨老先生则强烈反对,他认为这笔巨资应该更多地用于提升祖国的基础科研能力和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科学家。

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在此问题上,高能物理领域内的反对方人数不多,或说公开表态的人不多,但其代表人物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杨振寜老先生。

而支持者则更多,国内高能物理领域的大部分人都表示支持,就连国际高能物理领域也有不少人支持。

这场持续了良久的拉锯战,最终在杨振寜的影响下,建造对撞机的提案被否决。

而如今,十几年的时间过去,这一项目却在另一位学者的提议下轻轻松松的就通过了。

甚至可以说上面都没有在科学院和物理学界召开专门的会议,直接内部就拍板上马了,这不由的让他很是感慨。

大厅中,高原宁笑了笑,说道:“现在也正好不是吗?”

他当初也属于支持对撞机修建的,只不过支持的意见并没有王怡芳这么强烈而已,属于没有也能接受,但有更好的那一派。

毕竟那时候国内的经济也的确需要发展。

而且,说实话,那时候修建,国内的技术也完全比不上现在,修建的对撞机在性能上恐怕连现在的CRHPC的零头都达不到。

毕竟那时候一没有那位研发的超导材料,二不是CERN的会员国,并没有从CERN那边获取到大量与对撞机相关的技术。

以国内的技术储备,造肯定是能造的,但是造出来的性能到底如何,的确有待思考。

此外,更关键的一点是,那时候的确没有超出标准模型的迹象出现。

而标准型中最后一个重要板块‘希格斯粒子’已经被LHC发现补上,耗费巨大的资金修建对撞机,是否能有重大的成果同样是件无法确定的事情。

所以他才会说现在修正好。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物理学的突破,都是最合适的时候。

王怡芳回过神来,笑着道:“不说这个了,明天第一次的对撞实验就要启动了,咱们还是先做好准备吧。”

高原宁笑着点了点头,道:“当然。”

17Tev和100Tev能级的对撞实验,尽管分别都只会进行一次以对CRHPC进行测试。

但多少年了?他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对撞机。

想当初他年轻的那会儿,搞理论研究的时候,三天两头往欧洲跑。如今好啊,坐在家里就轻轻松松的可以给实验做了,甚至还能走在全世界最前面。

还是那个人厉害啊!

七月二十一日,在这个并不特殊的日子里,对于星城这座城市来说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天。

因为修建了耗时两年半完成的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CRHPC,将正式启动人生中的第一次测试。

内部的测试实验并没有大张旗鼓,甚至都没有开一个动员大会什么的,但参与这场测试的众多工程师、技术人员乃至来自全国各大的物理学家们却纷纷起了个大早。

甚至有不少人,在昨晚压根就没怎么休息。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状态,每一个人都精神抖擞,无比的振奋。

在食堂中吃过早餐后,徐川快步来到了CRHPC的总控制室中。

一路走过来,有无数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物理学家和他不断的打着招呼。

总控制室中,比徐川先到的人不少,不仅仅是国内各大高校的顶尖学者,就连科学技术蔀那边,都安排了一位副部长过来了。

“徐院士您好,我是龙腾。目前任职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担任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院长和科学技术蔀的副蔀一职。”

看到徐川,西装革履的龙腾副蔀长快步走了过来,热情的伸出了双手,笑着和徐川自我介绍道。

“恭喜CRHPC环形强粒子对撞机完工,在您的带领下,咱们国家又多了一件振国重器啊。”

“龙蔀长好。”

徐川笑着伸出手,和眼前这位中年男子轻轻握了握,笑着道:“CRHPC的完工,离不开所有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乃至每一名工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这得感谢所有人的帮助。”

一边说,他也一边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他两眼。

这位龙腾,他以前没在科学技术蔀那边见过,看样子应该是新升上来的?

不过能作为代表过来参加今天的启动仪式,想来地位应该也不低?

随便猜测了一下,徐川也就直接跳过了这些东西。

毕竟对于他来说,这些事情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两人在总控制室中寒暄了一会后,不远处,邰学文快步走了过来,先后和两人打了个招呼后,看向徐川开口道:“徐院士,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都完成了,对撞机的第一次试运行,将在两小时后准备开启。”

一旁,见已经正式展开了工作,龙腾快速的开口道:“我就先不打扰徐院士您的工作了,等对撞结束,咱们在庆功宴上聊。”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好。”

龙腾笑了笑,道:“祝今天的对撞实验一切顺利,也祝愿它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一路远帆,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会的!”

在CRHPC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即将启动首次内部测试的同时,欧亚大陆的另一边,位于高卢鸡和瑞士边境的欧洲原子能总部中。

CERN的理事长埃利泽·拉比诺维奇教授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中紧皱着眉头翻阅着CRHPC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信息和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作为华米双方在物理科学领域角力的战场,CERN和CRHPC这两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毫无疑问是战场的核心。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方各自的实力。

尽管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所心理准备,知道华国修建的CRHPC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在能级上可能会比升级后的高亮度LH-LHC强子对撞机更高。

但他却并没有想到CRHPC的能级居然会比LH-LHC高出了整整一个量级。

130Tev+的对撞能级,150Tev+的超限对撞能级,如果真按照这个数据来看,。LH-LHC的对撞能级仅仅是对方的零头而已。

而对于理论物理学界来说,对撞机的能级越高,能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吸引力也就越高。

LH-LHC当初35Tev的对撞能级实验就已经吸引了大半个物理学界的目光,也吸引来了无数物理学家和物理学机构的申请与交流。

可以想象的是,130Tev能级的对撞实验,届时将会是一场怎样的盛会。

对于物理学界,乃至全世界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对于竞争对手的CERN来说,这个消息就相当的糟糕了。

如果就这样目视着CRHPC壮大,CERN物理学圣地的地位还能保持多久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毕竟对撞能级的差距有些太大了。

“看样子必须要想些办法了。”

盯着电脑上的新闻消息,埃利泽·拉比诺维奇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后,喊来了自己的助理。

“去联系一下负责强电统一理论验证工作的三个研究高校和机构,让他们的负责人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

“好的。”

助理应了一声,快步的走了出去。

助理离去,埃利泽·拉比诺维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新闻依旧皱着眉头思索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130Tev能级的对撞实验如果不出意外已经是定局,但他不可能就这样目视着这个竞争对手崛起。

至少,他需要一个新的爆点,来将全世界和物理学界的目光重新拉回到CERN。

最好是在八月一日或者八月一日前爆出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削弱CRHPC的影响,保持住CERN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正如部分网友所说的一样,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考虑当下和长远,不可偏废。

民生问题固然要解决,也要考虑长远,要有合适的比例进行基础科学研究。

总部八卦大楼的大厅中,两名提前抵达过来参加CRHPC对撞机内部测试的国内顶尖物理学家正好碰了个照面,互相都有些讶异。

“哟,老高,没想到这次居然是你亲自带队过来。”

因为每年知识转移机构围绕着CERN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组织和举办各类学术会议、讲座、展示等活动,都能带来极大的影响力,乃至收益。

华国,星城。

想要能够不断发展,有领先世界的能力,修建大型对撞机,就是华国在高能物理领域领先国际的一个难得机遇。

不仅仅是拉拢其他国家物理学者来帮助他们‘打工’,更多的还有培养自己国家的人才的动作。

比如光束仪器与系统、超导磁铁技术、超低温冷却技术、超高真空技术、工业控制、磁铁技术、粒子追踪和热量测定辐射防护和监测、射频与传感器、超导技术等等等等。

尤其是那些顶尖技术的扩展和应用,更是重中之重。

在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们先手开始收到CRHPC机构的邀请函的时候,国内已经有一部分的高校和物理机构的科研小组,已经先一步抵达了CRHPC总部。

原本相对冷清桃花岭总部,这两天也已经热闹起来了。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诞生的科技成果可不仅仅是物理方面。

除此之外,对撞机的各种技术和成果,可以运用在医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安全、工业4.0、文化遗产、能源技术.等众多的领域中。

15年五夸克组成的重子态、17年双粲重子这两个在理论物理学界都重大无比的成果,都是这位高原宁院士带队完成的。

听到了这声招呼,满头黑白发色参半,正往大礼堂走去的高原宁停下了脚步。

这使CERN成为全球创新和创意的策源地,源源不断地为各种知识和科技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新技术、新思路。

这也是米国选择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依旧不愿意放手将物理圣地从欧洲转移到华国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虽然是研究高能物理领域的科研设备,但它的修建、维护、技术发展等等方面可不仅仅和物理有关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