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知否知否,红楼可签到》
知否知否,红楼可签到

第277章 盛老太太回京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就可以说明一切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些人,都不是个缺钱的。

或许,林如海也打算做些什么,所以才将林黛玉和林晴岚送走,以备不测,也说不定。

不少人都想要购买原本的珍珠膏,即使是五十两银子一小瓶,也是愿意的。

她们自己有着自己的小金库,这点钱,虽然多。但和自己的妆容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她们本身不缺钱,加上家里的父亲或者是丈夫,都是官场上的官员。

这就算是和解了。

但内里的情况,谁也说不清。

林晴岚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给出加强版的珍珠膏,这东西对于林晴岚来说,并不值钱。

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很稀罕的。

越是稀罕的东西,越不能给的多了。

物以稀为贵,不说价钱的事情,这人情也在里面。

所以拖延了一阵,林晴岚以珍珠不多的理由,拒绝了不少人。

但其中也有一些人,是必须要给点面子的。

比如知府夫人陈大娘子,还有通判夫人秦大娘子。

林晴岚也不多给,只每人给了一小瓶,让他们和南珠制作的珍珠膏混合着用。

只有这样,人情才能做到最大。

又不是自己的亲人,没必要给这么好。

盐引的认购会,在今天举行。

陈宇泽就会和周家其他人一起过来,在盐院的前面认购盐引。

但这种事情,林晴岚一个女子,是没有办法介入的。

林晴岚自己也没有打算介入的打算,这种事情,吃力不讨好的。

再说了,今天也是盛老太太回京的日子。

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往前面送茶水,以及准备午膳等事情。

让曹嬷嬷在家里坐镇,林晴岚是放心的很。

这边,林晴岚让丹朱和樱桃带着大量的东西,一起出门来。

车夫已经在等着了,等林晴岚上了马车,车夫就赶着马车,朝着码头而来。

到了码头,远远地就看到了盛家的马车。

林晴岚下了马车,过去和老太太见礼。

盛家大房的两位老爷,加上几个晚辈都在。

林晴岚过去稍微见礼,就对老太太道:“怎么又改走水路了?”

盛老太太笑道:“这扬州地头上有白莲社,静丫头说,我们先走水路,半途该走陆路。再绕点路,也能安全一些。”

这倒是考虑的比较周到了,林晴岚本来也有这种想法,只是不好对盛老太太说。

她让人送上点心之类的:“点心不能久留,这天气太炎热了,留不得多日就会坏掉。不过一二日的光景还是可以的。另外,我让人准备了一些腌菜,这个东西留的久些。是我自己用草药配的,味道还可以,主要是保养身体,姨祖母拿着路上吃。”

盛老太太笑着摸了摸林晴岚的脑袋,道:“你这孩子,还是考虑的那么周到。不过啊,往后你自己在这扬州,也要注意着。你父亲毕竟是个大男人,很多事情,他不懂,也不好关心。你自己小心着,也不要老往外跑,名声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我知你不拘小节,可日后万一遇到合你心意的郎君,也总要嫁人的。”

这是一番肺腑之言,林晴岚当然是点头应下。

老太太又道:“我猜你父亲不就也要进京,就没有那么多的伤感。你们小姐妹还有什么要说的,也尽快说一说,这船也该出发了。”

说着,老太太又去叫了佳姐儿,和那位盛家大房二老爷说说话。

这边,盛静雪就和林晴岚说起了话,两人真的很不舍。

从六岁开始,两人每天都在一起玩一起生活,虽是回了扬州,两人隔得远了些,但三不五时的,还能见一见。

可一个留在扬州,一个回了京城,日后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

说着,还差点哭出来。

林晴岚不是个喜欢离别的人,连忙安慰到:“你可别哭了。姨祖母说的是,我爹爹最晚年后也该调离回京了。到时候,咱们还能常走动的。”

擦掉眼泪,林晴岚又对盛静雪道:“我这里有些礼物,你帮我带去京城。五姐姐六姐姐也都带一份,还有月婷和丽阳县主那边,也帮我带去一份。”

在别处可能不会这么有钱,但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扬州城啊。

记得红楼里有一个故事,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讲故事,说是扬州这里有一个耗子精。

为的,岂是也是博林黛玉一笑。

但官场上的事情,又怎么说得清呢?

这里的耗子精,又岂是真的耗子精?

隔了几日,那些官眷们,都纷纷的表示,还是原本的珍珠膏好用。

原文是这么说的。

宝玉见问,便忍着笑顺口诌道:“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

宝玉又诌道:“林子洞里原来有群耗子精。那一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因说:‘明日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来方妙。’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干小耗前去打听。”

这里的耗子精,岂是就是暗讽扬州官场,说他们这些官员,都是耗子精,挖空了扬州城的银子。

所以从这里看的出,扬州城的官场是如何的腐败了。

虽然事实如何,并不清楚,那也是红楼里,贾宝玉的杜撰。

宝玉道:“天下山水多着呢,你那里知道这些不成。等我说完了,你再批评。”

黛玉道:“你且说。”

林如海本身气节是有的,不同流合污,所以之前被扬州官场排斥。

不过后来,林晴岚带回的白莲社,林如海又转送了扬州官场。

“一时小耗回报:‘各处察访打听已毕,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老耗问:‘米有几样?果有几品?’小耗道:‘米豆成仓,不可胜记。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老耗听了大喜,即时点耗前去。乃拔令箭问:‘谁去偷米?’一耗便接令去偷米。又拔令箭问:‘谁去偷豆?’又一耗接令去偷豆。然后一一的都各领令去了。只剩了香芋一种,因又拔令箭问:‘谁去偷香芋?’”

“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应道:‘我愿去偷香芋。’老耗和众耗见他这样,恐不谙练,且怯懦无力,都不准他去。小耗道:‘我虽年小身弱,却是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此去管比他们偷的还巧呢。”众耗忙问:‘如何比他们巧呢?’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

黛玉笑道:“这就扯谎,自来也没听见这山。”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