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太子朱标,开局特效拉满》
大明:我太子朱标,开局特效拉满

第三十一章 大获全胜,大将投明

毕竟名义上他们都是徐寿辉的臣子。

再者,除了无能之外,人家徐寿辉还真没有什么罪过。

而且人家徐辉祖对手下的人也都是真的不错。

一名五花大绑的汉军大将,跪倒在朱元璋面前,丝毫没有不屈服的意思,直接向朱元璋拍出了最高级别的马屁。

“罪臣拜见吴国公,今天罪臣终于见到了明主,罪臣死而无憾了!”

这个人就是傅友德!

所以他一见到朱元璋,立马投诚了。

只是在历史上,傅友德是在后来的江州小孤山之战中,才背叛陈友谅改投朱元璋。

现在却是,傅友德率领的一万精骑,被初出茅庐的蓝玉率领五千破狼军直接打服了。

傅友德见破狼军强大,故意让自己的骑兵不要过度反抗。

自己也顺势被俘。

也正是傅友德存了投降的心思,破狼军才会在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取得大胜。

被俘投降的当然不仅仅傅友德一个人。

丁普郎、张志雄、徐公辅、梁铉等数十员能征惯战的陈汉大将,被俘之后,甚至都不用朱元璋派人劝降。

一个个都毫无抵抗之心地选择了向朱元璋投诚。

他陈友谅为了自己,主公杀了,有知遇之恩的恩人杀了,连自己的莫逆之交也能下的去手。

他们背叛这样的人,谁还能说他们做的不对不成?

这些大将都投降了,那些普通兵卒更不会有什么抵抗的想法了。

朱元璋俘虏的近六万水军,很快就被收编。

这一战,真的太容易了,收获太大了!

就算是沉稳如朱元璋,也有些不敢相信。

这一战他可以说是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损失,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将、水军和大船。

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朱元璋直到吃过晚饭之后,都感觉晕晕乎乎的,就好像喝醉了酒。

他走进朱标的世子府,问朱标。

“标儿啊!你说,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的命,都是早就注定好的?咱怎么感觉,应天之战,也太过顺遂了呢?直到现在,咱都感觉有些不敢相信啊!咱生怕这是在做梦,咱一醒来就都成空了。”

朱标和朱元璋对坐在桌前。

“爹,您不是总说儿子是神仙童子降世吗?儿子之所以降生在咱们老朱家,不就说明了爹您得了天命吗?”

“咱得了天命?咱得了天命?”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顿时兴奋不已。

“正是,爹您顺天应人,反元起义,对治下百姓施以仁政,对麾下诸将赏罚分明,行得正,走得端,自然有大运傍身。待时机到了,也自然一发而不可收拾,无往而不利。”

“至于陈友谅,虽然他也反元起义,但是其人心黑手狠,自私自利,不择手段,违背治下军民之心。所以,他不是爹您的对手。”

朱标虽然嘴上说着陈友谅落败是因为天命所归。

但是朱标清楚,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天命的。

陈友谅落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陈友谅出了一个昏招。

他在打败朱元璋之前就急不可耐的杀了徐寿辉。这几乎让军中大部分人都对陈友谅心怀不满。他陈友谅能不仁不义对天完皇帝,我们不仁不义的对你这个陈汉皇帝,没什么毛病吧?因为陈友谅的昏招,不少将领根本就不想出全力。

第二,就是朱标的破狼军了。

虽然破狼军只有五千人,但是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巨大的。领先了几百年的训练方法和战术,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文明战争对野蛮战争的无情碾压。拿破仑凭借空心阵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现在朱标用空心阵打陈友谅,那不就和玩一样?

“标儿,都是你的功劳啊。”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咱这儿子说的多好?

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有大运傍身嘞。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欣慰的不得了。

自己可不就是生了朱标以后才得了天命的吗?

想想朱标,出生前就送祥瑞之梦给众人。

出生时九龙环绕,万鸟齐鸣。

小小年纪能文善武。

文能被当代大儒称为“孔孟在世”。

武能训练出破狼军这样所向睥睨的军队,还能隔着两里多的距离一举射中陈友谅的肩膀。

嗯?

朱元璋突然反应过来,朱标隔着两里射中了陈友谅的肩膀!

这是用了什么手段?

朱元璋一直沉浸于破狼军的强大,直到此刻才反应过来。

弓箭的有效射程不过是150步,最远的神箭手也不过能射出半里的距离。朱标到底是用了什么东西才能有这么远的射程?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傅友德是什么人?

论勇武仅仅次于常遇春的大将,和常遇春的差距,大概也就是许褚和张飞的差距罢了。

陈友谅就这么毫不掩饰的直接杀了徐寿辉。

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啊。

他先是做了大元的书吏,后来背叛大元投奔了徐寿辉,徐寿辉的宰相对他有知遇之恩,被他砍了讨好徐寿辉。徐寿辉的心腹大将赵普,对陈友谅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信任有加,也被陈友谅砍了。

第二日,吴国公府。

在历史记载中,朱元璋都亲自称赞:“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后代评价明初诸将:“明兴猛将云从,数倍云台、凌烟,而六王最著,其以骁勇称者莫如常开平,次则傅颍国耳。”

而如今,傅友德也和历史上一样归顺了朱元璋。

倒也不是不让你陈友谅篡位。

但是人家徐寿辉不是说了愿意禅位吗?

那就算非要他死,哪怕是过几天让他暴毙而亡呢?

还有人评价:“当时持重善将将无如中山王,至暗鸣跳汤独开平王,而友德差次之,称二虎将。”

看见没有?再一次将常遇春和傅友德几乎并列。

所以在陈友谅杀了徐寿辉后,军中不少将士都对陈友谅心怀不满。

傅友德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这也不能怪人家傅友德啊。

主要是他陈友谅真的不地道。

这个傅颍国,就是颍国公傅友德!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