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雨燕集》
雨燕集

以前的思想

意识论(一)之生命

我们总会思考一些事情,比如说,我从哪来,要到哪去,我是什么人,我是谁等等。我也会思考一些这样类似的问题,我是什么,我的生命从何而来,什么是生命,生命与非生命有什么区别。

生命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他说不清,道不明,却时刻存在着,存在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人类是生命,动物是生命,植物是生命,甚至微生物也是生命,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生命就是意识~~~没有意识,那么一切都只是物质,我们如果没有意识,那么我们跟山川河流,我们跟石头土壤,又有什么区别。最初的生命是什么,就是一团原本跟石头、流水没有任何区别的是蛋白质突然有了意识,最初的意识是源于对周边的感知,我们无法得知最初的这团蛋白质是感受到了阳光的刺眼还是周围的冷暖,我们不知道最初的这团蛋白质是听到了声音还是嗅到了味道,但,就是这最初的一点点感觉,一点点对周边环境的意识探索,那就是生命的源头。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从一点点的感知,到饿的意识,我去吸收营养,我去完成细胞分裂,到逃避的意识,我来保护我的生命,我来逃避潜在的危险,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大千世界,猎豹、河马、银杏、松柏,还有病毒细菌,形形色色,语言、肢体,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就是意识之间的传递。生命的诞生,从一个受精卵开始,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但是,科学家证明,发育到一定程度,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会对外部环境有所感应,这就是意识的起始,其实也就是生命的开端。那么,什么又是生命的消逝呢,生命是死亡,其实也就是意识的消逝,对这个世界没有了感知,其实就是生命的逝世。

意识有多重要,思想其实也是意识,意识的高级形式,往往也就体现出了生命的高级形式。微生物,没有自我的思想,有的只是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他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繁衍生存的环境,这就是最低级的意识,也就意味着这种生命体就是最低级的生命体。再看植物,有科学家证明过,植物也是有感知的,当火灾来临,植物之间会有信号传递,体现出惊恐和焦虑,当树枝被折断,植物也会显示出疼痛的意识,对于阳光水分的生长需求,植物往往也能展示出竟然的向性生长,我们不得而知这究竟是潜意识的行为还是深意识的有意而为之但这已经会是中等生命体的特征了。再看动物,不仅仅有意识,更多的是有思想,语言已经发挥到了极致,捕猎和被捕的斗争,潜伏、围捕、个体配合,情绪,思考,沟通,甚至包括人类这个目前来讲最具智慧和思想的物种,这些就是高级生命体的意识。

人类的意识有多重要,在各种生命形式中,人类无异是最特殊的一种,最重要的就是,人类发明了文字,而文字作为载体,将意识最为长久的传递了下来。人来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和其它动物一样,不过很多人的精神通过口口相传,通过文字记载,一代一代的传递了下来,这种精神的延续一可以看做是生命的另一种延长,是一种本体意识之外的意识的传承,看到孔子,我们知道那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看到岳飞,我们知道那是忠君爱国的代表,这种精神的象征便是意识传递下来,从而产生了新的生命,源源不息,每当端午节,我们知道那是纪念屈原的,每当寒食节,我们知道那是纪念介子推的,就是这个道理。

或许我变了,我不再拥有之前去探究世界真谛的初心,或许我又没变,只不过我现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写上,而忽略了某些东西。是与不是,未置可否,但我希望,今天的我,能和昨日的我一起并肩努力,去创造出更好的未来的我。

我,和我,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我不禁怀疑的想着。

但是,神就意味着一切都是好的么?神和人一样,也会犯错误,这当然不是神的错,而是那个时候的认知问题,布鲁诺被“神”残忍的烧死,哥白尼、伽利略、爱迪生都受到过“神”的压迫,我们一切有悖于神的理念都被判为异教徒、异类。神把一切都规定为对和错,必须怎样,但是,这是否与我们的认知相违背?我们的认知是在不断进化的,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霍金的时间简史,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解读也在不断进化着,物竞天择,物种是不断进化着的,我们的思想和认知也在不断进化,但如果神不进化,神的理论和思想就会被时间无情的抛弃,人们会发现神的错的,所以神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追上人的认知。

今天突发奇想,看了看自己之前大学时候写的东西。有三篇叫做叫做意识论的小短文,让我很是惊异。下面是大学时候写的原文:

意识论(二)之进化

生命产生以来,个体的生存,种族的繁衍就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命题,那么他们最终的归宿是什么,那就是进化。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冷血动物到恒温动物,从低生态生物到高生态生物,从猿猴到古猿再到人类,整个生命史仿佛就是一场进化史。然而生命的进化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生理上的进化、形体上的进化,同时也是意识上的进化、思维上的进化。

意识论(三)之认知

我们的认知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外在的解读,包括世界,包括社会,另一个是对我们自我内心的解读,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神是时候放轻松了,收收手吧,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是人类随时间的进化的,神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甚是不会有思想的。或者说不会有思想进步的,外在咱们就不管了也罢,只管内心,教会了人们善恶也就够了。所以每个人的心中最好都有神,无论是耶稣还是释迦摩尼,甚至只是你自己,但是请不要忘记,神会告诉我们的一切,什么的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做好事,什么是做坏事,其实,神并不重要,但是神又重要的超出整个社会,多做好事,告诉给你自己心中的神,多做对自己对他人有益的事,我们的社会将一片和和睦睦!!!

这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一路进化而来,又将一路继续进化下去的好的认知!!!

这让我惊呆了,我已经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写下这样的东西了。仿佛那个曾经的我和我之间拥有那条鸿沟。我不知道那时候的我为什么会写这些东西,也不知道那时候的我为什么会思考这样的东西。但我知道,现在的我仿佛已经很久没有考虑过什么了,已经失去了当初写这种文章时候的热忱,尤其是一些偏向哲学方向的东西,我已逐渐失去了思考。过去的我就如同是另一个人一般,让现在来的我来看,是那么的陌生,和那么的莫名。

看过了纵向上的进化史,我们再来看一看现代这个横向上分布,除了人类,什么动物最聪明,有人说海豚,有人说黑猩猩,不管是什么,总体上来讲,智慧最高的应该是哺乳动物吧,接下来的是什么,鸟类啊、爬行动物啊、鱼类啊什么的,最低级的应该就是节肢动物跟昆虫了吧,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物种进化就是这么个顺序,有最简单的虫子,进化到鱼类,之后登上了陆地,形成了爬行动物,在之后经过漫长的恐龙时代再逐步发展进化出现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可以说,意识也就是这样子进化出来的。我们并不否定进化过程中生命生理上以及形态上的进化,但其实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意识的进化。

漫漫岁月无痕,一代更胜一代,这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的后代必将越来越聪明,或许现在很多我们不敢想象的事到时候都会成为现实,这靠的并不是生理上和形态上的进化,靠的只能是,意识上的进化。

很多哲学理念都强调了神的存在,尤其是教派,基本上世界上的神的逻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神论者,中国这个共产主义社会占了绝大多数的部分,第二类是有神论者的一神论,代表教派是基督教,他们之信仰耶稣耶稣这个唯一的神,而第三类就是有神论者里面的多神论,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佛教和道教都属于其中,那么,到底有没有神呢!笔者认为,都可以!有人说这可能就是个废话,其实不然,为什么?这就是每个人的认知,你认为怎样就是怎样,没有绝对的观点,因为认知这个本身就是一个主观上的东西,没有对与错,主观认知是什么都可以,有的只是好与坏,是否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良好的影响,亦或是不良的影响。

让我们看看,神究竟什么如何产生的吧。其实,神产生的本源就是两点,第一,就是对大自然的认知,很远的时候,人们看到刮风、打雷、下雨,你跟他说刮风是气流流体间的剧烈运动,有可能是冷热温差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物体剧烈运动带动周围气流流体运动?打雷时云朵间带有正负离子高能团,由于正负离子剧烈交换产生瞬间强大电流?下雨是气体物态变化以及温度冷热交替还有流体包裹托浮共同造成的?他们那个时候没人懂啊,就算有人懂,你跟他们也解释不清楚,更别提什么更高级的科学理论了。那么,人类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再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便产生了神灵的念头,有人说,那现在大家知识水平都提高了,是不是就可有都无神论者了,其实不然,且听神产生的本源的第二点。第二,就是,人们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作为一个群居动物,切群居范围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跟行事方法,就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自己的行为为别人带来好处,另一种是自己的行为为别人带来坏处,是的,正如前面所讲,认知没有对错,但是有好坏。好是什么,坏是什么,于是,神的出现解答了各位的疑问,神告诉大家,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甚至善有什么奖励,恶又有什么惩罚,这一切不能够由人来办得到的事情就有神来替普遍人们去完成,所以往往形成当时社会的一个道德规范,和正确引导。面对现在无神论社会的各种冷漠,无情,向利益勾心斗角,笔者发出呼唤,这个神还是有的好,来帮帮各位,约定一个面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取向吧。

进化是什么,就是种群更有力的去适应这个世界,完善自己,突出优势,抵消劣势,那么越来越聪明算不算一方面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逃避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本能了,更是一种生存技能,并且发展到了智慧的选择集体来依靠,智慧的选择地势地形来摆脱,这都是进化。狩猎也已经靠的不仅仅是尖牙厉爪和速度力量了,更多的是伏击啊,围剿啊,消耗啊等等狩猎战术,就连人类的很多战争战术不都也有着动物集体狩猎的战术的影子嘛。最主要的例子就是人类了,人类是靠着什么称谓的“万兽之王”、“生命至尊”的,还不是靠的是智慧。智慧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意识的高级形式,就是由意识进化而来的,意识进化成了思想,思想进化成了智慧,而生命的进化不也是有着意识的进化在其中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