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核动力都出来了,你说你本科生?》
核动力都出来了,你说你本科生?

第231章 已经完成了

这一项流程,苏川早就已经轻车熟路。

对于这一部分的程序设计,苏传也进行了一定优化。

毕竟太初量子系统,是苏川亲自设计的,在掌握数据上传的逻辑之后,这一点也不算困难。

哪怕有无数人在黑暗中,提着灯火前行。

可他们迈出的步伐,依旧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矿区实验室。

苏川从容的来到了一侧的550A量子计算机旁。

开始将能量防御屏障装置的数据进行上传!

在屏幕上很快也弹出了相关的提示。

四个大字格外瞩目“正在上传!”

同时在底下的百分比进度也在不断增长。

“正在上传关于能量转换基础原理!”

“正在上传关于能量以屏障状态存在的具体方式!”

“正在上传关于能源传递以及具现装置图纸!”

“……”

对于每一个详细的原理,还出现了明细。

比起以往,这个过程非常的迅速。

同时苏川简单在550A上输入了几个指令。

“战略级能量防御屏障装置!”

“……”

同样的在输入这些指令的同时,将周围的环境情况再次添加了进去。

屏幕上,弹出了“正在生成”的提示。

一侧的屏幕上,开始自动勾勒出各种线条。

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生成了一个极其简单的能量防御装置。

同时根据着能量供给、涉及面积,进行综合型的计算。

在图纸上,甚至还出现了周围建筑的透视轮廓。

战略级能量防御装置,也开始在屏幕中,矿区的位置开始生成。

看着这一幕,苏川目光微微闪烁。

550A量子计算机研发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了。

在这期间,苏川也设计出过scv-建筑工程机器人这样的作品。

同时在550A量子计算机也尝试使用过蜂巢思维这样的只能ai系统。

具体的表现效果几乎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的问题。

想要将纳米技术彻底掌握。

优化蜂巢网络,以及集群思维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纳米重组技术!

这其实是以无数个纳米机器人共同运行,将物质以纳米的方式进行重新构造。

如果没有彻底完成集群智能矩阵,哪怕是掌握了纳米技术。

苏川也没有方法同时指挥无数个纳米机器人!

这个纳米机器人的数量,至少是上万甚至是亿的存在!

仅仅是普通的思维方式,以及运行模式很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哪怕是量子机器人,恐怕也难以完成这么庞大的计算量。

目前在矿区,运行的scv-工程建筑机器人也不过只有几百。

苏川吐了一口气,心中已经出现了大致的想法。

如果将集群智能矩阵进行完善,那么此后550A的的计算生成将会变得更为大胆起来。

比如,在眼前量子计算机550A计算的途中。

外面宽阔的空地上,已经有相应的机器人开始进行建造工作?

当然,以目前的状况,机器人显然没有办法取代。

在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在现实进行动画辅助人类进行建筑,这一点还是能够实现的!

当然,在那个时候,550A量子计算机也要进行相应的升级。

在苏川思索的这段时间。

屏幕上,战略级能量防御屏障已经勾勒的无比的细致。

对比起苏川项链上的便捷式能量防御屏障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在体积上,有着大量的空间使用,那么自然是以方舟反应炉能够提供的最大的防御性能进行设计。

整体的防御装置,占据地面大约80平方左右。

顶部是一个半球形状的设计,在半球中,能够看到游走的能量粒子正在围绕进行顺时针的旋转。

在外部,仅仅还增加了一些便捷式能量屏障没有的装置。

比如能量扩张装置、能量中转装置以及能量缓冲区域等!

不得不说,将这些技术汇聚在一起。

550A生成出来的图纸,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至少在这么多次的运行中,一些比较基础的底层逻辑错误,都已经被纠正。

550A目前所拥有的数据库,已然可以算是正式版本了!

当然在这边做出改变的同时,南江的那一台550A系统同样会同步升级。

在短短的时间内,其他的参数也在一侧详细的出现结果。

能源供给:工业级方舟反应炉。

能量防御屏障彻底开启,笼罩高度500米,圆形半径1000米。

静默状态下每秒消耗能量约1亿焦耳。

触发状态下每秒消耗能量约20亿焦耳。

缓冲区域:约50米。

……

终于,在这些数据完整出现后,550A弹出了提示。

“战略级能量防御屏障装置生成完毕!”

苏川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目光落在了屏幕上,看到了提示的窗口,喃喃说道。

“已经完成了呢!”

苏川一连在里面度过了好几天。

在实验室中的灯光,甚至从未关闭过。

如果是在以前,这个流程或许还需要花费一点时间。

可550A研发出来都这么久了,这一项工作进行了无数次。

毕竟能量屏障最为核心的一点是能源!

科学技术的研究,永远没有尽头。

如果是其他人,他们甚至没有办法分清白天黑夜,度过了几天。

若不是苏川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恐怕也会如此。

能量屏障最终也分化为三个核心部件。

因此,这个便捷式能量屏障,算是正式研发成功了!

至于战略级别的防御屏障,也简单了起来。

核心技术已经研发出来,那么只需要将这些核心技术以及运行原理逻辑上传到550A,利用量子计算机绘制出一个战略级别的能量防御屏障也不算困难。

不仅解决了之前面临的问题,同时对于能量屏障装置的体积再次做出了优化。

至少,这种微型的能量屏障装置,已经如同吊坠一般,成为了苏川项链上的另一个装置了。

本身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就是恐怖的存在。

在摸清楚具体的逻辑后,关于一些核心技术以及与原理的上传,几乎都在一分钟以内。

散发能量,汇聚能量以及接收能量!

体积,大约也只有花生大小,成为了项链上的装饰。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对于能量屏障装置的设计最终还是确定了下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