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风起夜归人》
风起夜归人

第15章刑部研判疑点展开

“黑衣人尸身腰部利器伤,是在下与红衣女子对战时,用佩刀所至”

“奇怪的是黑衣人脖颈处,被利器划开的伤痕极深,透过喉骨一招致命,两具尸身并排摆放查看,脖颈处伤痕都在同一个位置,长短深浅一摸一样。”

“因该是在被要求排队训话时,毫无防备情况下,一字排开,被人用利器从侧面,突然割开喉骨后同时身亡”

沈、米二人多日明察暗访,正相约官驿米久山居处,商议案情。

沈峰刚到,还未就坐,门口一刑部衙役传话道:

“沈捕头、米协办,尚书大人有请”

“是的,因该是金蚕丝所至”米久山插话解释到

“金蚕丝是一种产至西域的蚕丝,吐丝的桑蚕,通体金黄,极为憾见,吐出的蚕丝也是金色。”

“所吐蚕丝极细而且坚韧,不易扯断,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丝线,不是铜、铁,却比铜铁坚韧,还能弯曲成卷,易于收藏”

“金蚕丝极其锋利,削铁如泥,粘肉身必伤,布置陷阱法阵,因为太细,还不易被发现,多用于封闭较窄路段,稍不留神,过往之人必是划断周身,立即毙命”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在弯曲收藏时,需要用特制的金缕手套和金缕编织的布袋进行弯曲收藏,使用者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催动极高的内劲方能掌控自如,能把此物作为武器使用,更是武功内劲极高”

米久山说道此处,沈峰接着说道:

“黑衣人一字排开被训话,那么杀他们的人因该有两人,一人召集训话,一人从侧杀之,而狼潭当天收尸之人刚好两人”

“能被召集训话的人,和黑衣人身上衣作上来看,

可以肯定,黑衣人是被人豢养有组织的死士,从黑衣人面相来看,皆是本土人氏”

沈峰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查验尸体后,第二天,我与米兄从狼潭沿曲水河往上游,行至约莫三、四里岸边,一小树林有所发现”

“此处小树林不慎开阔,但往来行人不多,河面不过三、四米宽,黑衣人是从对岸,东、西两处越河汇集而至,在河边被人截住,一字排开队伍,因该都还有人是站在水中”

“队伍前一双深陷河边泥沙里的脚印,与队伍黑衣人脚印相反,因该就是训话之人留下的。”

“岸边、河边石头上和小树林树上都有贱开的血迹,因该是金蚕丝杀人后,拨出时弹开的血迹”

“红衣女子操作金蚕丝越过一排队伍,缠住队伍前的树木,快速割开黑衣人的喉咙和喉骨。”

“黑衣人人数众多,想要保证能一招致命,内劲催动必然很大,金蚕丝杀死黑衣人后,又被快速拉出收回,因内劲催动大,使被杀的黑衣人全部腾空翻落在水中”

沈峰喃喃说道:

“曲水河虽然河面不宽,但水流较急,河里礁石较多,有礁石的地方水流更快,凭二人之力要截住落入河中的十数具尸体也有困难,只能沿河岸追寻,待到缓流处再收集尸体,消尸灭迹”

“却不曾想,在下游狼潭被一群小屁

孩和米兄撞见,刚好当天我与一班衙役也在狼潭附近经过,到狼潭较快,对方二人只能出手阻止”

周祯边听边不住发出“嗯、嗯、”之声,听沈峰述说到此,打断他话说道:

“二位可知,当天黑衣人所行目的为何??”

沈、米二人一脸懵逼,相互对望摇头。

“正是欲行刺称病告老,出城返乡修养的弘文馆大学士、诚意伯——刘基,刘大人”

沈峰惊讶道:“啊谁人如此大胆,居然敢行刺开国重臣??刘大人可好??”

米久山虽也惊讶,但却对刘基知之甚少。

“万幸,刘大人并无大碍,返乡归程所带人手较多,又离应天府城不是太远,刘大人为官清廉,功勋彪炳,忠勇倾佩之人较多,送行人中不乏有武功者送了又送,不久便把一众黑衣人杀退”

周祯转身捶桌说道:

“刘大人到是无碍,便是万幸,只是这行刺谋划之人,敢催人在官道埋伏,光天化日之下,委派死士行刺,恐怕不是一般人所敢为之”

米久山此时支吾的说道:“这刘基,刘大人是??”

周祯回眼看了一下米久山说道:

“米先生常居深山,不问世事,不知道刘基,刘伯温大人,也情有可原。”

“刘伯温??哦刘基大人就是刘伯温??有所耳闻,仅限于耳闻。”米久山不好意思的说:

“无碍”周祯继续说道:

“刘大人原名:刘基,字伯温,浙府青田武阳人。”

“元至顺年间,刘大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受太祖皇礼聘而至,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皇上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吴元年升至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太祖皇上即位后,奏请设立军卫法,请肃正纪纲,洪武三年赐封诚意伯,故又名刘诚意”

“刘大人刚正不阿,聪慧贤明,每每遇事敢于直谏,不留情面,朝堂之上异议之人颇多,太祖皇上对其又爱又恨,爱他刚正直谏而有方略,恨他不顾旁臣与己颜面、朝堂和谐,招人嫉恨。”

“朝堂多有庸官佞臣与之诋毁,以左丞相为首的一众人等,曾多次上奏太祖皇要削其官职,贬其返乡,太祖皇念其忠诚、博学,功勋彪炳,每每发后不议,导致庸官佞臣怀恨于心”

“刘大人行事磊落,常年担忧国事民生,难免身染重疾,也曾多次向皇上请辞归乡,佞臣暗中诋毁,皇上也有抗不住的时候,赐封诚意伯次年赐其归乡。”

“归居乡后,隐形韬迹,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又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今入京都谢罪重疾复发,胡惟庸又力荐刘大人之子刘琏同其返乡照顾养病。”

“刘大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与宋濂、高启并称“当朝诗文三大家”

“辅佐太祖皇上计平天下,划疆立定,人莫能测,太祖皇称其为“吾之子房”,民间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哎但终归是功高盖主,圣上猜忌,与人把柄,仕途凶险难测啊”

“原来如此”米久山惊叹中带着钦佩。

“近日,刑部暗探眼线,授意对朝中大臣多有关注,据探查得报,左丞相府邸常有异族人氏进出,且半夜三更有翻墙越脊的痕迹,但连日来,丞相府内却相安无事,异常平静。”

周祯感到不可思议的说:

“这段时间,每夜丞相府内,灯火通明,戒备森严,似有大事将要发生”

沈峰突然好似意会到了什么,轻声的说道:

“大人,下官有一妄想,不知是否成立,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祯闻听后,脸上稍露惊诧之意,滑过一丝轻微笑意

“此就我等三人,言不传四,不妨说来听听。”

“以大人聪慧,狼潭之事和侍郎府案件,会不会是。。。”

沈峰欲言又止,不知道怎么说更好。

观其脸色,周祯其实已经大概猜出沈峰欲说什么,碍于身份便没有言明。

“左丞相胡惟庸???”沈峰缓缓说道

“大人是否有过怀疑是丞相大人雇佣异族巫师预加害刘大人??”

周祯向门外抬眼看了一看,使眼色给沈峰,暗示其关门。

沈峰转身轻轻关闭了会客厅的大门,

周祯压低声音说道:“沈捕头慎言,妄议朝中大臣可是重罪。”

沈峰赶忙单膝跪地,回道:“属下知错,望尚书大人恕罪。”

周祯缓缓坐下,轻声说道:

“沈捕头请起,其实起初我也曾怀疑过丞相,只是朝堂内斗,兹事体大,未敢言明”

“经过数日暗访探查核实,案件多处疑点纷纷指向朝堂重臣,恐怕事情还不止我等意料的那般复杂,就怕此事会牵连到。。”

“圣上??”沈峰轻言道

周祯面露难色,双眼不停打量面前二人,没有再多说一句。

“我虽非朝堂中人,但从二位大人方才之言中也能听出,此事非同小可,其后如何探查,还望尚书大人明示。”米久山一脸沉重的说道:

沈峰在旁,脑中飞速旋转思考,手捏下巴一脸愁容。

会客厅内,一片肃静,气氛十分的凝重。

片刻,最终还是周祯打破了眼前的僵局,说道:

“如此,不如”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闻听尚书大人传召,沈峰放下刚端起的茶杯,回道:

“有劳兄弟,我们这就过去”

“米兄授命协办第二日,我二人便去了刑部停放尸体的殓房”

“经过查验,狼潭带回被肢解的尸身,经过米兄弟和刑部仵作仔细拼合,还算完整,周身除脖颈、腰部外,只有撞击伤痕,没有其它明显利器外伤。”

沈米二人惊诧万分,久久不敢反应。

数日后,官驿

衙役走后,沈峰和米久山带着小武生前往刑部。

几日下来,米久山和小武生与刑部衙役捕快多已熟识,小武生也在米久山的照顾之下面目一新。

周祯来不及就坐,随便应道:“嗯不必多礼”

周祯继续说道:“数日已过,你二人可有所发现??”

“启禀尚书大人,经过数日调查案件发生经过,我二人已基本查明”

沈峰抱拳施礼说道,周祯缓慢踱步到八仙桌前,面向墙壁仔细听二人汇报案情。

片刻,周祯匆匆至外进来。

二人抱拳施礼唤道:“尚书大人”

“但具当时现场清点,黑衣浮尸一共12具,10具被毁,一字排开的队伍因该较长,一般的刀枪剑戟,即使操作之人武功再高,也很难整齐的,同时割开同一位置上的喉骨致死”

“后经米兄回忆和甄别,因该是红衣女子的“金蚕丝”所至”

走到二人身边,开门见山得说道:

“经多方核实考证,本官对狼潭和侍郎府案件的担心终有结论,恐怕牵连甚广,以至皇室和诸多朝中大臣关联”

来到刑部大堂后院,小武生便与其它衙役玩耍去了,沈峰、米久山二人进到尚书会客厅等候。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