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一品奸商》
一品奸商

第35章画像

所以,要说谁最恨那帮劫匪,唐知县绝对能排进前三。

其实出事之后,唐知县的的反应不可谓不得力。三班衙役二百余人尽数撒了出去,并且对掌管治安的典史也放了狠话:一天之内找不出贼人的下落,教你屁股开花!

但在二位苦主眼里,唐知县这就是打亲儿子给外人看。说破大天去,顶多是挨一顿板子。可贼人那边若是出一点点差错,我家孩子可就小命不保了。

巷子的另一边,陈伯倒背着手悠闲地走了回来,神情很是轻松,还哼起了小曲。远远看到邓源的身影,吓了一跳:这小子什么时候偷偷练了轻功?

陈伯本想叫住他问问这么匆忙要去作甚,但因邓源跑得太快,扬了扬手,终究还是没有出声。咳,等他回来再问也是一样。

邓源到了归家门前,不顾礼数地狂拍大门。

当官的发起狠来,底下人做事便格外卖力。各房书手埋头苦干,毛笔挥舞熬飞起,不到一个时辰,第一批五十幅画像便送到了四门和各队衙役手里。

典史又对邓源问了一些现场细节,奈何邓源在事发的时候并未看到那大胡子,只是事后在照片里发现了端倪。现在又不便把手机拿出来给人家看,只得绞尽脑汁去回忆。

好在典史也是破案老手了,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便发现邓源所知不多,也怕邓源说岔了给破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作罢了。

归昌世和“哪吒”的父亲谢过了邓源,唐知县便打发邓源回家了——县衙里多一个人,县主老爷便多一分头疼。

回家之后,邓源一推门,院中传来慧儿的声音:“陈伯,相公回来了。”

陈伯从门房中露出头:“哥儿,找我何事?”

“有急事!”邓源见状,上前一把抓住陈伯的手:“雨宁被人抓走了,我需要商号帮我找人!”

“归家小姐怎么了?”陈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被绑架了!”邓源不知该怎么快速描述上午的混乱,焦急中想到了“绑架”这个词。

“谁干的?”

“不知道,据说是一伙乞丐!”

陈伯一怔,脱口而出:“他们连归家小姐都绑走了?”

“你知道他们是谁?”邓源敏锐地发现了陈伯话里的问题。

“呃···我哪里会知道,碰巧也听说鼓楼广场上的事了。先前只是听说有一伙歹人劫走了扮哪吒的童子,不知道归家小姐也被劫了。”

“官府已经在追查了,但我怕破案太慢,雨宁会受到伤害。咱们商号在地面上人头熟,我想也许能打听出来一些线索。”

“这个···这是自然···”陈伯有些犹豫。

“怎么,不方便动用商号里的人手么?”

“不不不,只是有些突然,我要想想怎生安排···”陈伯躲避着邓源的眼神,心不在焉地说道。原地转了几个圈,忽然一抬头:“我去找人,哥儿你在家等我的消息。”说完,急匆匆向外走去。

邓源定定地看着陈伯的背影,心头冒出一个不好的念头——这老头儿有问题!那伙绑人的乞丐,也许和他有勾连!

要是那样的话,邓鼎城知道吗?

对了前日陈伯说走了嘴,透漏出邓鼎城也在昆山,而且行踪有些鬼祟···

可要真是和他们有关,他们为甚要和归雨宁为难?

不对,今日归雨宁只是遭了池鱼之殃,正主儿应该是扮演哪吒的童子···

邓鼎城好歹是个正经商人。若说完全奉公守法,那是不太可能。但作为商人可以行贿、走私、偷税漏税,这都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他闲着没事劫一个小童子做什么?

这么看起来,还是陈伯私下所为的可能性大一些。

毕竟,陈伯这几十年可是什么都干过,路子野得很。

短短几息,邓源脑子一热,决定跟着陈伯,看他去哪儿、见什么人。

这回耳背的胡伯也很快听到了门响,开门后,邓源直接冲了进去,口中道:“归庄在么?”

归庄出现在廊下:“邓兄,有线索了?”

都是体面的读书人,即便万分激动,也不能扯头发拽袖子。该说的话,方才也都说完了。软话硬话好话狠话都有,中心思想不外乎“县主老爷若不能尽快破案,接下的前程就堪忧了”。接下来该如何做,就看县主老爷珍不珍惜自家前程了。

唐知县在昆山即将待满三年,官声不好也不坏,正是攒着劲儿想要高升一步的时候。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样的事,岂不是老天不长眼?

不一时画像画好,邓源拿起来观察一番,六七分相似。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难得的精准人像了。两人没敢耽搁,拿着画像向县衙去了。

邓源将手机揣到怀里,飞快地跑出了大门,奔归雨宁家去了。

邓源看了看房内:“伯父不在家?”

“去县衙了,我在家等消息。”

归庄抄起笔:“说吧。”

此时的县衙已经人仰马翻,个个忙得脚打后脑勺。

光天化日之下大抢活人,还一抢就是俩!酬神赛会本事露脸的时候,谁知道偏偏把屁股露出来了!

除了归雨宁,扮哪吒的小童家里也是有头有脸的。此刻两位老先生都坐在县衙二堂,对着唐知县一言不发。

归庄自然知道一个目击者的描述是多么珍贵,也激动起来:“我可以试试。”

两人来到书房,纸墨都是现成的。

因此唐知县再三劝他们回家等消息,二位就是不走,就在这里耗上了。

这个时候,归庄和邓源送来了嫌犯的画像,这对唐知县来说不啻是天上掉下来个金元宝。当下就扯着嗓子喊来了典史:“照着这幅图,找书手画出来一百——啊不,二百幅,大街小巷都贴上,城门口贴上,每队衙役手里也得有一幅!”

邓源将那大胡子的外貌特征一一描述下来,归庄边听边画。真不愧是大名流传几百年的书画家,虽然现在年纪还小,但画工依然十分纯熟。

归功于像素很高的手机,邓源将那人的外貌特征讲得很细致,就连额角的刀疤都没有落下。

“我想起现场有一个人,极其可疑,我记得他的长相。我描述,你能画出来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