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旧厂街走出的京海王》
从旧厂街走出的京海王

第9章 溜门撬锁,史诗级道具到手!

一想也是,在旧厂街这种地方的信访办,能碰见的估计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级单位不重视很正常,也难怪那录音笔都落灰了才被人发现。

仔细观察了一圈,李书文确定了这信访办就只有正门口有个监控摄像头,而黄翠翠放牛皮纸袋的那个信箱,还偏偏就不在监控范围内,甚至可以说是背面了。

再看那邮箱,也是破破旧旧的,油漆脱落了一大半,露出里面的铁皮还都挂着锈粉,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倒了一样。

不过大多数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什么街道办主任收了两桶油没有给盖章啊,市场管理部门胡乱收费啊,反正都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这些人来这里大多就是直接进去找工作人员开始诉苦,很少有人写什么信件的。

也是因此,邮箱并不是每天都清,而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清理一次的。

一想到那足以在京海市掀起滔天巨浪的录音笔,那史诗级道具,就在这么一个小破邮箱里放着,李书文就感觉现实的生活,还真是有够滑稽的。

确定了一下情况后,李书文心中也暗自做出了决定。

多做多错,有时候搞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反而会弄出马脚来,相反,该简单粗暴的时候,你就得简单粗暴,偏偏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就现在这邮箱和信访办的情况,李书文觉得自己晚上穿上一身黑,脸一蒙,带个小榔头,过来直接把锁砸了,把里面的东西胡乱搞一搞,顺手把黄翠翠的牛皮纸袋拿走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可能信访办的人察觉到了这情况,都懒得去报案。

“你的煎饼。”

“哎,多谢了。”

李书文接过煎饼,不再去看信访办的方向,转身就离开了这里,朝着家里店铺方向走去了。

夜长梦多,李书文在偶然发现了史诗级道具后,也没有多耽搁什么。

当天晚上,吃完了晚饭,在家里看了会儿电视之后,李书文就借口肚子有些积食了,想要出门转转,消消食,换了一身黑色运动服,就离开了家里。

过年这时候,虽说京海天气不是很冷,但到了晚上,气温还是有些低的,再加上旧厂区这信访办所在的位置也比较偏僻,周围还真就没什么人在。

李书文拿着一根从家里偷偷带来小撬棍,脸上蒙着平平无奇的厚毛巾,手上戴着劳保白手套,趁着夜色,很快就来到了那邮箱边上。

手中的撬棍往铜锁上一卡,上下一用力,吧嗒一声,这铜锁直接被别开了,正如李书文之前所推测的那样,这铜锁在外面风吹雨打的,早都已经不行了,随便撬一下就能开。

铜锁一开,李书文就迅速的将这邮箱门打开,往里面一看,好家伙,多余的信件是一个都没有,估计是前两天才清理过吧?里面就孤零零的放着一个牛皮纸袋,正是之前李书文看见的黄翠翠丢进去的那个!

伸手在牛皮纸袋上摸索了一下,果然,感觉里面除去几张纸外,还有个类似长方条一样的硬物,不出意外,这应该就是录音笔了。

没有耽搁什么,李书文直接将这牛皮纸袋塞进了怀里,手里捏着报废的铜锁,将邮箱的门一合,转身迅速的离开了。

这一切做完,并没有人发现什么问题。

后续一连两天,李书文白天的时候,都去这信访办附近晃悠晃悠,买点煎饼,买点水果什么的。

然后他就看这一切风平浪静,甚至头一天的时候,都没人发现那邮箱上的铜锁不见了,邮箱被人开过。

倒是第二天再去的时候,上面挂了一把新的小铁锁,别的事情,一概没有发生。

看来这信访办是真的懒得管这些事情,李书文也算是彻底把心放在了肚子里了。

录音笔这两天李书文已经检查过了,也听过了,确实就是黄翠翠跟何黎明的对话,涉及到了一些有颜色的东西,也涉及到了一些何黎明狂妄的言论。

其实简单的颜色录音,对何黎明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致命的威胁,后面他那些目无国法、不把党纪党章放在眼里,不把人民利益放在眼里的言论与说法,才是最致命的。

真不知道他当时喝了多少酒,还是平日里就这样肆无忌惮的嚣张惯了,才能跟一个风尘女,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黄翠翠的自白书,李书文也看了,大意就是自己命苦,一失足走到了如今这个道路上来,遇见了什么事,把疯驴子、徐江、白金瀚都给抖了一遍,但再细细思索,却又没有什么实锤的证据,错别字也很多,语序也是乱七八糟,李书文看过之后,就给烧了。

这东西,留着没什么用不说,还是个祸害,万一被什么知情人发现了,很快就能联想到录音笔这件事上去的。

日子还是平常一样过,李书文完全没有去打听过有关于黄翠翠的任何事情,就像是压根不知道旧厂街杂乱的老楼里还租住着这么一个人一样。

不过他偶尔也会观察一下店铺外人来人往的街道,确实,自从那天之后,他再也没有看见过黄翠翠出现在这街上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黄翠翠应该已经凉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李书文没有靠近过去,就站在原地,远远的看着黄翠翠,在大概过了五六分钟之后,黄翠翠才一咬牙一跺脚,将手里的牛皮纸袋给丢了进去。

估计那里面装着的,还有她的‘自白书’吧?

思考着这些,李书文也逐渐靠近到了那信访办附近,他也没有太过接近,在周围的煎饼摊上要了个煎饼,一边等,一边观察起了周围的情况。

这信访办的楼是老楼,破破旧旧的,与旧厂街的大体环境一致,看的出来,经费不充足,也并不受上级单位重视。

但等到了一定的高度后,这个自杀利器,就会转化为一张保命符,用这个玩意,甚至很有可能跟省里打通关系的,到时候赵立冬见了这玩意,也得跪下。

别看黄翠翠在这信访办前的邮箱附近晃来晃去的嘛,实际上,压根没什么人注意她,信访这个地方,每天来上访举报的人,说多不多,但说少也是不少的。

不过很显然,她的自白书从头到尾都没什么人感兴趣,真正厉害的,还是那个与自白书一起落入邮箱中的录音笔啊!

将牛皮纸袋丢入邮箱之中后,黄翠翠好像是放下了什么重担一样,松了口气,跟着左右看了看,发现确实是没什么人注意她,她就很快离开了那里。

首先,这个录音笔如果拿到了,那是肯定谁都不能告诉的。

想要拿下这个录音笔,风险肯定是有的,但仔细想想,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毕竟黄翠翠是真的到死也没说出过这个录音笔的下落,那只要能够提前截胡,并且自己嘴巴紧点别乱说,别炫耀,这个录音笔确实是谁也找不着的。

不过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把信访邮箱里的东西给拿出来呢?

找关系?托门路?这些只要是与外人有接触的,必然都会留下把柄与线索,因此李书文第一时间就排除了这种考虑,更何况,他也没有这关系与门路。

这录音笔一时半会儿的还不会被人发现,印象中,是等徐江都凉了,录音笔才被人发现,送到了赵立冬的手上去的。

李书文很快就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思路。

邮箱也是最老式的那种,没有什么厉害的保护机制,就一把老款铜锁挂在上面,估计再过几年,这铜锁都能成为文物了的感觉。

怎么看,怎么不安全,怎么看,怎么敷衍!

因为这个东西,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高度,才能算是大杀器,否则的话,就跟黄翠翠一样,是自杀用的东西了,透露出去,就是个死字,没有多余的解释。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录音笔都不可能派上什么用场的。

在黄翠翠消失在了自己的视野之后,李书文用卷起的报纸敲了敲自己的手掌,轻声呢喃道:“史诗级道具就放在那里,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才能把这东西拿到手呢?”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