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阴阳司超度那些年》
我在阴阳司超度那些年

第179章大家都在韬光隐晦

从他上台之后,就没有一天,大奉是安稳的。

最开始先是全国各个州府不停的小规模兵变,再后来好不容易平定之后,边关又出现纷争。

边关纷争还没有解决妥善的时候,白莲教又再次异军突起。

要知道这些人好歹是在边关杀过贼寇,保卫过大奉朝的忠君之士。

之所以愿意帮助靖王爷推翻安庆帝,纯粹是因为觉得这个皇帝不行,只是换个皇帝。

从没有一个人想过要彻底把大奉朝也给颠覆。

当年大秦朝的千古一帝,就是因为寿命太短,才没有完成真正的千秋霸业。

于是在他的概念里面,只要活得久,就能够真正始先千秋霸业,眼前的一切都不算障碍。

“庆王爷,我念你是长辈,一直对您很敬重,您要是在为老不尊的话,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靖王爷看着当面揭露他痛点的庆王爷,咬牙切齿的一字一句的说道。

“我就为老不尊了,你赶紧对我不客气吧!”

陈平安:???

这老家伙怎么能够在这么严肃的场合,说出这么不知羞耻的虎狼之辞。

“阿大,今天在场所有的人都暂时先不要放出去,一切等事后安定下来再说!”随着靖王爷一声令下,四周突然冒出上百个黑衣人,并且他自己已经退到黑衣人群之中。

“看来你这是早就准备已久啊!”

庆王爷则是不慌不忙再次踏步上前。

无数道狂躁暴乱的气息直接把眼前的三名黑衣人给斩杀!

四品武夫意境!

众人:!!!

好家伙,谁也没想到这个每天打盹,流连烟火之地的庆王爷竟然还是四品武道高手!

“怎么回事?不是查探到的消息,这老头就是普通一老头,没有什么战斗力,怎么会有四品武夫意境?”

在黑衣人保护之下,迅速撤离到包厢的靖王爷听着下面人的汇报皱眉道。

“王爷,当初我等探查的是庆王爷的确不会武功,至于为何突然短时间之内成为四品宗师,恐怕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这里面肯定有古怪,今天事情结束之后,我肯定要拿你们是问,但是在此之前,要确保今天会场不能出现意外。

除了庆王爷这个意外的高手之外,又出现了那些人?”

“王爷,现在好像怀阳公主带了两名三法司的四大名捕,然后还带了两位四品阵师!”

“回禀王爷,好像阴阳司楚河老祖也现身了,还有松阳书院王守义大儒也出现了!”

靖王爷:!!!

原本他是有预想过庆王爷和怀阳公主,敢这么光明正大杀到现场,肯定有后手,所以才会这么有恃无恐。

可是听到楚河和王守义的时候,他还是不自觉地脸色抽搐一下。

看来当初听从李明山的意见是对的,如果没有他得话,恐怕今天突然冒出这些超越宗师的存在还真的就要全盘皆属。

“老李,怎么样,你还能再陪我战斗吗?”

“王爷厚恩,我李明山愿意赴汤蹈火在陪王爷走一遭!”

“阴阳二老现在实力如何?”

“一品武神境,一品菩萨境!”

靖王爷嘴角微扬,幽幽笑道。

李明山:!!!

“没想到二老竟然进步如此神速,看来那些仙人凡躯对于他们的感悟和突破真的有用啊。”

一直坐在轮椅上,犹如风烛残年孤寡老人的李明山竟然缓缓站立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则是,他随意的在脸上一抹,竟然出现了一个年约二十岁的清秀男子面容出来。

“你也不差啊,你这个借尸还魂大法,如果没有这几年进入到阴阳司,恐怕还得颇费周折才能真正修练成功啊。”

原来最开始,李明山进入到阴阳司的真正目的,就是锤炼他自己的借尸还魂大法。

靖王爷看着眼前新的‘李明山’不由得称奇道。

“毕竟还是旁门左道而已,不过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想当初五百年前,你我兄弟二人作为妖族余孽,每天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现在终于苦难日子快要熬到头啦!”

李明山转了转脑袋,然后双手随意舒缓手指,四周得气息就开始不安分的躁动起来。

如果陈平安还在附近的话,肯定要被李明山和靖王爷两人身上的狂暴妖气所震惊。

......

当然从一开始,靖王爷和下面的文臣武将的理念虽有所不同,但是至少在杀安庆帝这一计划上大家还是同频。

白莲教的狼子野心,当然不能被这些忠君之士所容忍,双方不光谈判没成功,还火拼了几次。

最终安庆帝也是成功拿下皇帝宝座,他上台得第一间事情就是把所有太子党全部灭族。

可谓狠辣之际,当初也是因为此次灭族事件,让安庆帝获得昏庸皇帝称号。

当然他不能把自己的这份野心表现得太过明显,因为当时支持他得力量没有一个。

一心复仇的靖王爷对于白无声这些小心思不在意,但是不代表靖王爷一脉的那些文臣武将甘愿就范。

最终火拼结果对于双方来说没有真正的赢家。

青莲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并且通过尸身鉴赏买卖来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进入。

可是历史上能够成为皇帝的,又有哪个是蠢货呢?

相反他自己就投靠到了太子一党,以太子位挡箭牌斩杀许多竞争得兄弟。

等到他羽翼丰满得时候,他面前还剩下得就只有太子一脉。

可是在太子一脉,因为他从小得钻心经营,早有一大半暗中投靠于他。

安庆帝在调查完所有一切之后,决定先动手。

虽然外界一直传言这个皇帝只沉醉于修练长生之道,根本不会治理国家。

在连年旱灾和水灾之后,安庆帝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偏偏就是在这种时候,他还不自觉地沉迷上修炼长生之道。

大多数要么一直韬光隐晦,要么就是从小出类拔萃,但是最终都会依靠着智慧和狠辣站在王朝的权力之巅。

安庆帝就属于韬光隐晦的哪一类,从他记事开始,他就在为自己成为皇帝谋划一切。

靖王爷不管是跟白莲教,还是跟大奉朝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