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这个仙家有点猛》
这个仙家有点猛

第32章 草原汗王

瓢把子是盗墓这个盗墓行里的称呼,大型的盗墓队伍都有个当家的,负责踩点,人员联络,销赃分钱。

老猫哼了一声:“敢不敢?”

“不敢。”

她努了努嘴,什么也没说。

老猫继续说道:“这次是草原汗王墓,十死无生的地方,你敢去吗?”

“后勤准备,路线选择,装备运输,人员配备,逃亡路线,这些你准备好了吗?”

“晦气,还没出发,就说这个。”

我也没多说话,草原墓,别说挖了,找都找不着,草原没有厚葬之风。

国内四大墓。

秦皇陵,不敢挖。

武则天墓,挖不动。

成吉思汗陵,找不到。

沈万三的墓,在海里。

其中成吉思汗的墓穴,至今也没露出蛛丝马迹,草原人本就有隐藏墓穴的习俗,别说成吉思汗了,任何一个汗王墓都不好找。

牧民逐水草而居,草场又是一望无际,没什么标记物,埋葬一年后,待水草长出来,儿子都找不到亲爹埋在哪。

“爽爷,你去吗?”

“我必须去。”

“行,我跟着你。”

我脑子没有短路,只是不想包玉醉去冒险。

老猫轻蔑地嗯了一声道:“这小子还挺有尿的。”

我没有理会他的嘲讽:“队伍有多少人?”

“你是瓢把子,你问我呀。”老猫不屑地说。

我强忍着不发作,继续问道:“地方在哪,我研究研究。”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汗王墓在哪,你得自己找呀。”

娘的,还给我说上《藏经》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葬,就是藏起来,要葬的有利,藏的适宜,就要乘生气。

《藏经》老子可是会倒背的。

于是我完完整整地背了几大段,目的就是告诉他,别和我玩虚的,弄点实际的。

没想到老猫只是点了点头,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错,不错,随后转身就走了。

我看得云里雾里。

“爽爷,什么意思?”

“他应该是给主子传话的。”

“你不是知道要盗墓吗?”

“我也有我的眼线和渠道。”

我气得长叹了一口气。

“吴念,你准备带多少人,我这有些信得过的兄弟。”

“就咱俩。”

包玉醉睁大了眼睛问道:“咱俩,就咱俩。”

“俩人,足够了。”我平静地说。

两个人,连抬东西都不够,不过叫上更多的人,我就要面临更大的风险,不是怕坐牢,人心隔肚皮,能吃这碗饭的,绝非等闲之辈。

过去盗墓都是两个人,一个在上面把风,一个在下面摸金,很多人都是见财起意,等把宝贝拉上来之后,上面人直接把土填了,独享宝物。

渐渐的这行就变成了父子搭档,而且必须是儿子下去,老爹在上,因为发生过儿子埋老爹的事情。

我和包玉醉两个人,最起码不用防备其他人,关于包玉醉是敌是友我还在权衡,其他人只能是敌人。

“一点资料都没有,我上哪找汗王墓去呀。”我无奈地说。

“主子就是这样,只告诉咱们他需要什么,却不想着怎么去找。”

“最起码告诉我是哪位汗王,我也好找资料。”

“长生汗。”包玉醉说得很肯定。

我不禁怀疑,她究竟知道多少。

包玉醉说元朝刚建立时,深知异族难统中原,于是,忽必烈下令收罗天下金银玉器,秘密运往草原,以供后辈享用。

当时草原上有也有一位汗王,说是汗王,其实就是忽必烈留守草原看家的长生汗。

长生汗一边镇守北境,一边接纳中原运过来的宝物。

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长生汗及其部众竟然消失了。

据说,传国玉玺也被送到长山汗手中。

我有些疑惑:“爽爷,传国玉玺,忽必烈不自己留着?”

“草原人不在那些,他们只看中战马和弯刀。”

我点了点头,继续询问:“长生汗消失了,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叛逃,茫茫草原,躲起来,谁能找得到。”

“对呀,茫茫草原,咱们去哪找长生汗去呀,而且,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没时间了,真的没时间了。”

包玉醉莫名其妙地来了这一句。

“什么没时间了?”

“咱俩三天内要出发,要不然主子会怪罪。”

“去哪。”我疑惑地问。

“先离开京都,往草原去呗。”

“到那更懵逼了,最起码这边资料全一些,资源更丰富。”

包玉醉咬着嘴唇点了点头,十分为难的样子。

我更为难,莫名其妙地要去盗墓,一没手艺,二没人带,自己无能,仙家不帮。

能不能或者回来都是一回事。

算了,先找资料吧。

“呦呵,还明白点。”

“这样说来,你就是瓢把子了呗。”

“老神仙问你,你当瓢把子,行不行?”

“我当瓢把子?”我说得也不自信。

排除南宋这个偏安一隅的朝代,朱元璋是第一个没有传国玉玺的大一统皇帝。

我又对着包玉醉点了点头。

老猫发出丝丝的声音,看样子是被我激怒了。

我继续说道:“原来是想找传国玉玺呀。”

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帝之时,派遣大将徐达继续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回归草原,驰骋于万里北疆。

此后几百年,虽然市场有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但都是赝品。

“吴念。”

“啊?”我猛地回过神。

我心里暗骂,你们想要的不就是传国玉玺嘛,还跟我故弄玄虚,刚才我就是这么一说,因为包玉醉给我说过,传国玉玺和血沁玉钥匙的事,还有楼兰和罗布泊。

传国玉玺,哪有那么容易找,最后一次现身,还是在元朝的时候,距今已经七百多年了。

“有啥不敢的,你说说,我听听。”

“盗取国家文物的组织者,判的年头多。”我说得很认真。

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不过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朱元璋一朝,举国之力都在寻找传国玉玺,毫无线索。

老猫颤抖了一下:“小玉果然没有看错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