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活在天宝十四年》
活在天宝十四年

第98章公主吐了

而原先的那个楚里部,已经被李光弼挥军屠灭。

而女子手中的楚里部,则是由她去吸纳流浪的牧民和战败被俘的奚人重新建立起来的。

她看见了一个奚人大部族在这个男人的一声命令后被彻底夷灭。

契丹人的军队已经全面撤退,剩下的奚人,则是成群跪在地上,祈求着唐军宽恕。

唐军骑兵横穿过整片草原,将消息带到了中军大营。

“降了!”

从那以后,许多奚人的噩梦中,将会反复出现一个人的名字。

李光弼。

“你,还要再记住一个人。”

李光弼从案几上找出一封已经拆开看过的信,扔到了女子面前。

“那个人之前将你的性命还给了你,又给你自建部族的权力。”

“奴记得颜太守。”

女子低声道。

颜季明曾经的手段并不比李光弼仁慈多少。

生擒奚人王,屠灭一个万人部族。

但与李光弼想比,颜季明在她心里留下的烙印,却又多了一丝不清不楚的意味。

“他现在是节度使了。”

“节度?”

女子当然清楚这个名头的意味。

安禄山叛乱时,大唐才有几个节度?

安禄山一人就占了三个。

那个年轻俊朗的太守,竟然也坐到了这个位置么?

李光弼懒得去跟她解释河北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的区别。

在朝廷的公文中,魏博节度使还要受到河北节度使的节制,某种程度上算是下级。

“李宜奴。”

李光弼唤出女子的名字。

后者立刻跪伏在李光弼面前,答应一声。

“女儿在。”

“还记得颜节度对你有何要求吗?”

“他说,一年之内,奴的部族要能抽调出一千奚人骑兵,帮他作战,若是做不到,他会亲手解决奴和部族......”

“还少了一句。”

李光弼摇摇头。

李宜奴的身子微微颤抖,片刻后,她道:

“颜太守说,若做到了,奴就是新的奚人王。”

“你想做奚人王么?”

“...奴不敢。”

“选聪明的,选识时务的,都不如选一个听话的。”

李光弼缓缓道:

“聪明的人心思多,再识时务的人,不过是墙头草,难免会有看错的时候。只有听话的人,只要知道听话就行了。”

“此后,要知道听话,你便是奚人王。”

“奴和楚里部,一定会听大唐的话,听义父的话!”

“去吧。”

“是。”

李宜奴跪在地上磕了个头,才站起来,等她站起身的时候,李光弼又补充了一句。

“楚里部,出三千骑兵,赴常山郡候命。”

“你,亲自带兵。”

“颜节度准备带兵去哪?”

问话的,是一名宫女。

见颜季明微微挑眉看过来,宫女吓得身子都有些颤抖起来。

在他们不远处,堆积着上百具叛军士卒的尸首,正被大火焚烧着。

在小宫女的眼中,颜季明一开始是那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但这几日随军出发,她很快就发现了颜季明狠辣的一面。

叛军、盗贼、流匪。

关内道南部郡县早已经民不聊生。

“这是殿下想问的话。”

三郡主,在离开灵武的时候,被简单的册封为公主,封号为和政。

颜季明的第二个主意,则是解决朝廷的钱粮问题。

在他看来,如今李亨所提倡的节流办法并没有很大作用。

李亨身为天子,带头处处节俭,但这时候并非太平时节,你以身作则也没啥用。

就算从朝廷官员再到地方上的官吏将领人人勤俭节约,能从嘴里抠出供养整个朔方军的钱粮么?

颜季明主张开源。

其中,自然也有盐铁专营一项。

其实再过不久,李亨手下有个叫第五琦的人就能献上类似的计策,而且想出的主意比颜季明还要多一些。

这人算是李亨手下的理财好手,只可惜颜季明并没有能将其讨要过来。

反倒是这个和政公主自告奋勇,

要随大军一起去他的常山郡“实地考察”。

这事,说起来荒唐,但李亨竟也同意了,不知道打的是什么心思。

六郡主李淑也被封为公主,但这时候肯定是不能一起跟来的。

李亨跟颜季明保证过,等年底的时候,便会让两人完婚。

颜季明现在也懒得去考虑了。

唯一有些对不起的,就是李氏。

这次回去,他决定先想办法把李氏的亲事给搞定。

至于说什么驸马只能娶一个。

你还当现在是之前的大唐盛世么?

李亨以后靠着颜季明的日子还长着,不会因为一个女儿就跟颜季明翻脸。

至于这个和政公主...

颜季明虽然喜欢她的长相和性子,但也相当讨厌身边多一个朝廷的人。

整个天雄军上下现在都跟他颜季明一条心思,做什么事都是根据颜季明和整体天雄军的利益来判断,和政公主在这,就像是个硬插入饭局的陌生人。

颜季明做事有些放不开手脚。

好在和政公主除此之外也比较识相,她从不对颜季明的号令指手画脚,也并不提出任何建议和质疑。

就算是要问事情,她也只是指派个宫女过来询问,几乎不跟颜季明亲自照面。

“去告诉殿下,大军已经进入河东,因为郭公的号令,我军奉命南下协助河东军收复平阳郡北部三城。

若是殿下受不得鞍马辛苦,下官会令派一支队伍,将她先送到河北安顿。”

宫女点点头离开了。

颜季明摇摇头,转而又看见陈温朝这边跑过来。

“节度,将士们抓到了一些兔子,今天有兔肉吃。”

“烤的时候记得放盐。”

陈温想了想,又道:

“要给那位殿下送一些过去吗?”

“送呗。”

颜季明刚吃完烤兔肉,那个宫女就再次急匆匆跑过来。

“节度,殿下出事了!”

“她怎么了?”

颜季明皱起眉头。

“殿下刚才吃了几口肉,就全吐了出来,好像身子不大舒服...”

“吐了?”

颜季明看了一眼陈温,后者吓得连忙道:

“末将是处理干净又烤好了,事先也用刀割了些肉下来让人试了试,确定没事才敢送过去的。”

“不是不干净的事。”

颜季明咳嗽一声,看向远处。

“我过会带军中大夫去瞧瞧。”

“降了!”

营帐内外,顿时响起了欢呼声。

奚人原本有五大部族。

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

“坐下说话。”

辽阔的草原上,一场恶战刚刚结束。

李光弼神色始终平静,但眼里也浮现出一抹放松。

历经数月,他终于率军击溃了奚人和契丹人的主力,在饶乐都督府境内,筑起了一座京观,作为对外族的惩罚和警告。

营帐里除了他以外,还站着一名女子,侍立在李光弼身后。

女子答应了一声,跪在李光弼左手旁,露出恭敬之态。

“此战开始之前,就已经与你说好,战后俘虏的奚人,你可拿走一半。”

“多谢义父大恩,奴和楚里部,将会永远铭记义父恩德,永远归顺大唐!”

思绪至此,李光弼也不由叹息了一声。

若是国家强盛,这时候倒是一次极好的威慑机会,借这一拳实实在在打疼奚人和契丹人,至少可再保证北疆三十年太平。

随后,一名手中刀刃还在滴血的士卒来到她面前,将她从见证无数族人惨死的恐惧中惊醒。

李光弼要她这个奚人,带着重建后的楚里部,去修筑奚人的京观。

“恭贺义父大捷!”

李光弼没有抬头,只是淡淡道:

唯一可惜的是,因为后勤的过分短缺,就算眼下唐军获得了胜利,却也无力再一路北上夺取奚人王的牙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