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秦始皇秦风》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秦始皇秦风

第二百六十七章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

粮食一时间成了硬通货,对于以物易物的原始越人来说,便是货币一般的存在。

而大秦工坊中出产的金步摇、玉簪子等一系列珠宝首饰,更是成为了紧俏货。

爱美之心,无论在哪个族群,都是共通的

在设立闽中郡、象郡、南海郡,保证大秦对这片土地统治的同时,尊重百越文化习俗。

同时鼓励通婚、引入大秦的文化、习俗、农耕技术。

并且采用“先团结一批人”的策略,重用以吕嘉为首的,大量有才能的越人平民。

从珠江流域,跨越长江流域,尽可能的走水运,这样就省了很多人力。

当到达咸阳的时候,消耗不过两成。

无论什么朝代,只有百姓能够吃饱饭的时候,才会出现真正盛世的局面。

而一场变革,也在悄无声息的展开.......

今天的早饭很精致,新鲜的椰汁倒上牛奶,就变成了甜兮兮的椰奶。

还有昨晚黑牛捡回来的扇贝,铁柱挖回来的生蚝。

放在烤盘里那么一烤,滋滋作响,鲜香气息顿时飘满了整座大营。

黑牛、铁柱两个狗东西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美味。

两个人装作若无其事的路过,一个聊天分散秦风注意力,一个闪电般伸手,特么直接偷走了一整盘!

秦风气的差点心肌梗塞,这两个人加起来四百斤,特么得有三百九十九斤反骨啊!

等秦风再次烤好一盘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

可是看着空荡荡的中军大帐,秦风不由的微微皱眉。

平日里都是早起锻炼身体的嬴政,今日竟是睡懒觉了?

简直是难得一见呀!

想到这里,他把史官叫过来,好奇的问道:

“平日里陛下是不是一直都是早睡早起,勤政爱民啊?”

史官矜持的微微颔首道:

“陛下一直如此,如同天人一般,关心民间疾苦,实为历代帝王之楷模呀!”

秦风不由的撇撇嘴,撺掇道:

“马屁待会再放,你看今天陛下是不是没来?

快,快记下来呀!”

史官楞了一下,这时候他才发现,始皇帝似乎真的没来。

秦风兴奋道:

“这样难得一见的场景居然被你记录下来了,想想就兴奋呢。

说不得你就要青史留名了呀!到时候苟富贵,勿相忘呀!”

史官沉吟半晌,缓缓说道:

“青史留不留名我不知道,但小命肯定是会交代在这里了。”

就在此时,嬴政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秦风与史官窃窃私语,便下意识的握住了霜之哀伤。

秦风当即叫屈道:

“您干嘛呀陛下!跟我没关系呀!

是这个狗史官非要记录您今天起晚了!我怎么劝都没用啊!”

史官:“???”

我特么真是会谢谢你啊!

狗秦风啊!你特么是真狗啊!

刚刚还撺掇我记下来,现在就成我自己非要记了?

求求你做个人吧!

看着冷汗直流的史官,嬴政摆了摆手,他便如蒙大赦般快步离去。

同时心里下定决心,以后绝对不能跟秦风产生任何交集!

实在是太坑了呀!

秦风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坐下来的嬴政,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不愧是我啊哈哈哈!轻而易举的就嫁祸给了史官。】

可就在他暗自得意的时候,却发现嬴政居然再次举起了霜之哀伤......

“您早抽我,我不早就老实了吗?”

秦风一手捂着屁股,一手将烤好的生蚝递给嬴政。

可就在凑近的时候,秦风忍不住微微皱眉。

一股淡淡的幽香,竟是从嬴政的衣衫上传来。

秦风不由感叹道:

“终究是错付了呀陛下!”

嬴政尝了一口生蚝,顿时觉得鲜美无比。

但秦风的这句话让他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便疑惑问道:

“此话何解?”

“你身上有她的牛子味~”

“.......说人话。”

秦风看着嬴政再次举起来的神器,立刻便老实了下来,揶揄道:

“陛下,您昨晚受累了呀?怪不得今天起的这么晚呢?”

嬴政点点头:

“昨晚是挺累。”

秦风顿时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得到陛下的宠幸呀?

真是太荣幸了呀!大婚的时候别忘了通知微臣呀!”

嬴政微微皱眉,似乎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秦风在那里自顾自的说道:

“哦,不打算大婚呀?

其实也行,就是纳个妃子罢了。

又不是皇后,就没必要大婚了。”

嬴政:“.......”

秦风忍不住仰天长叹,悲怆道:

“就是苦了扶苏那孩子呀,找了个比自己岁数还小的后妈!

哎?陛下您拿霜之哀伤干嘛?别动手呀!

哎!有话好好说不行?哎呦.......”

(嘿嘿~第三更呀~)

没错,只能是越人平民!

对于越人贵族的态度,大秦一向是十分冷淡的。

这时候,秦福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大量的商队到来,他们用锅碗瓢盆,精致的瓷器,盐巴,乃至各种小手工艺品,开始大量兑换粮食。

那恐怖的产量,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很快半年时间过去了,在秦风的建议之下,始皇帝采纳了“和辑百越”的政策。

还是那句话,大秦没有贵族!更不能出现族阀!

嬴政不断的迁徙豪门大户前往咸阳,就是为了压制这种现象的产生。

当一家开始垄断一个县乃至一个郡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王朝开始落幕了。

而这仅仅是一熟而已。

即便这样利好的政策,将躲藏在深山老林中的小型部落吸引出来。

所有越人加起来,也不过百万,甚至消化不了这里粮食的十分之一。

如此才不会有土地兼并,不会有百姓流离失所。

大秦的统治,才会稳定!

这时候灵渠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海量的粮食,通过灵渠一路北上。

而大秦这一系列推动恢复生产的动作,极大调动了越人百姓的积极性。

仅仅是半年的时间里,加上三十万秦军就地屯田,整个南方水稻大丰收!

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大秦的政策,不受任何阻拦的推行下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