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12章猛攻

这些奴隶,只能拼死一搏往前冲去。

在阿哈试探出敌军虚实之后,八旗则开始驱动披甲人出战,披甲人被称为“死兵”,穿戴双重甲,骑双马冲前,人和马都身披厚重的棉甲,且人被固定在马上,就算阵亡,人亦往前冲去。

而后则是负责监督的旗丁,一般被称为“锐兵”。

三千打两万,还全是身经百战的镶红旗女真。

虽然是下五旗的军队,不过那也只是政治地位上的差别,镶红旗整体的军事实力可不比上三旗的低。

这就是在打仗时,清兵优秀的军事素质带给岳托的自信。

“那为啥那些包衣阿哈们不跑呢,直愣愣地往我们阵地冲,他们是不知道咱们有大炮吗?”

在向各级军官普八旗兵的战法的时候,针对这个问题,于得水举手提问。

“额,大概是因为他们背后也有大炮吧。”

赵文这么回答。

现在的清军主力屯兵于河对岸,河面已经结冰,不过赵文早已经带人把河面上的冰面给凿开,现在下河武装泅渡,那无异于是自杀,更别说河对岸还有明军的大炮瞄准着。

只要岳托还没有得老年痴呆,那么他是不会下这么愚蠢的命令的。

现在唯一的进攻道路就只有从桥面强攻,虽然伤亡比较大,但是这么多城楼寨子八旗兵都能打下来,难道还打不下来这么个小小的军寨吗?

于是,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归降清军的明军就遭罪了,他们被强行驱赶着进攻固若金汤的明军军寨。

在后面的八旗兵也用生硬的汉语说:

“这次谁能第一个攻破这小军寨,就连升三级,赏银五千,黄金三百,并且抬入镶红旗,赐满洲姓。”

这样的许诺对于这些失去了军人操守的明军来说,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个的士气倒是旺盛,就是身上穿的有点寒碜,有的人穿着半甲加件路上抢来的棉袄就嗷嗷乱叫,要攻破这个军寨。

于是,进攻开始了。

前方被当做炮灰的明军举着盾牌就冲,皈依者狂热在这一刻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眼前的这伙明军能回应他们之前的战友的,只有箭矢,铅弹和火药。

一队又一队的人,像是被风吹过的麦子,呼啦啦被扫到一大片。

而明军这边,赵文紧紧观察着战场态势,坐镇中央指挥,让这些没有经过太多魔鬼训练的新兵们不要慌张,同时对那些射击并有斩获的士卒,要求把总当场赐下赏银。

就这样,明军的士气也从被包围的低落,开始逐步升高,主要卡住桥口这个隘口,那清军是很难冲到军寨下面。

大队的清军集结想突破,明军就发炮来打,小队的清军偷偷摸过来,明军就用火铳和弓箭解决。

总之,只要不被近身到肉搏,那赵文的部队就不会崩溃。

要是清军已经大部分兵临城下,那赵文就得赶紧找条小路先润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老剃头曾国藩不也老被打得全军覆没?

这么想想,对于跑路这件事,赵文便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了。

于是他更是镇定自若地指挥,虽然指挥水平比较勉强,但是清军几乎每次冲锋都快冲过大桥,最后还是好险地守住。

赵文玩的就是心跳。

而赵文糟糕的指挥技术就给了岳托一种错觉,一种还差一点点就要冲过去的错觉,但是偏偏就差一点点。

就好像小时候偷看隔壁瓜尔佳氏寡妇洗澡,本来都要看到了,偏偏这瓜尔佳氏寡妇要挪一挪身子,自己的眼睛就差一点点就可以看到了。

然后就被寡妇发现,给自己的老爸代善告状,最后被代善给绳之以法。

现在岳托有一点点的上头。

他大手一挥:

“塞枯,你带两队骑兵冲一冲,务必要打开一个口子,把后续的部队送到河对岸去。”

“嗻!”

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领着岳托的军令去整理部队准备发动冲锋。

“这就是镶红旗带给我的自信。”

出自岳托在攻陷遵化城,覆灭赵率教的军队之后,意气风发地看着自己麾下镶红旗兵马强盛的军容。

然后各个分队在敌军阵地四面八方结阵,百步之外,弓箭齐发。

率先出动的基本是包衣阿哈或蒙古八旗的部队,消耗敌军体力以及寻找敌军阵法的突破点。

最终把萨尔浒之战打成了一场大清的立国之战。

毫无疑问,当营外的两万清军摆开阵势准备进攻营寨的时候,全军上下三千多人无不心惊胆战。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给这个羞辱他的小子一点点大清震撼了。

两万八旗劲旅已经开始做好了拔寨的准备。

而八旗之所以需要大量的马匹,其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要利用马匹快速机动的优势。

而在此刻的卢沟桥,岳托也打算使用八旗的传统战法。

以五十人为一队,前二十人披重甲,持戈矛等长柄武器。

后三十人披轻甲,使用弓箭等投射武器。遇到敌军,则先派出两名勇士,跃马而出,观察敌阵布置以及试探虚实。

八旗军虽然号称“齐射无双”,但是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主要依靠骑兵强大的冲击能力,也就是“骑”。

他们主要依靠的是“射”,不管是火炮还是长弓,清军对于中长距离武器的使用,在整体的战争中都很明显地高于明军。

一旦前方的阿哈和死兵敢往后退,锐兵就二话不说上去军法处置,砍下头颅杀鸡儆猴。

而只要阿哈和披甲人扰乱了敌方的阵法,锐兵就开始乘胜攻击,扩大战果。

出现在战场上的各个需要他们的地方,或是充当双层甲的突破部队,或是充当拿着刀子在后方督战的督战队。

萨尔浒之战明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准备不足,导致明军无法进行快速机动,被努尔哈赤抓住战机,各个击破。

和大多数人想的其实有点不太一样。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