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36章好消息

只不过杨嘉谟这时候反而开始卖起了关子。

“军队内部擅自交易粮食,这可是砍头的大罪,我没九条命,我可承受不起哦。”

这时候甘肃总兵杨嘉谟放下斧子,端起茶杯来轻抿一口难喝的茶水。

“总兵爷爷,我错了,我不要二十万两还不行吗,那我就要十万两就好了。”

听到十万两这个数字,杨嘉谟怒目圆睁,当即开始挥舞斧头,舞得那叫一个虎虎生风,水泼不进。

郭晓差点被吓得背过气了,两眼直抽抽。

郭晓自然是莫敢不从,点头如同小鸡啄米一般。

这才让杨嘉谟和其他两个总兵感到了满意,这才把郭晓给放了,为了帮助被吓得走不动路的郭晓去找杨嘉谟认识的米行掌柜,杨嘉谟还‘贴心’地找了一队亲兵护送他。

一行人全部都更换了便衣,但是脸上的杀气真是不敢叫人靠近。

一对人前后包夹着郭晓,好叫他不敢半路逃跑。

而郭晓在交易的时候,真是泪眼婆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米行的张掌柜说自己要三千两卖掉三万石粮草的时候。

张掌柜还以为这个一脸阳痿样,长得像老鼠的说错了,不敢置信地再问一遍:

“您,您说错啦?三千两卖三万石粮草?”

张展掌柜还特地重复一遍,真是杀人诛心啊!

张掌柜真是太出生了。

这就是郭晓现在的想法,但是碍于身后陕军精锐的压迫感,他又不得不点点头,用颤抖的双手签字画押。

而当他们交易完之后,身后一直跟着的一个杨嘉谟的亲兵走过来递了一块令牌给张掌柜看,张掌柜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杨嘉谟的意思。

于是马上又以三千两的价格交易了这三万石的粮食到杨嘉谟的军中。

亲兵心满意足地点点头,终于可以敞开了胃吃饭了,这几天藏的粮食可以拿来收起来,往其他需要粮食的友军那里卖一卖。

当然,绝不当面交易,多走一个流程害不死人,这是陕军的规矩,也是杨嘉谟立下的规矩。

郭晓这下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等到赵文随着袁崇焕一同在京师附近驻扎下来的时候,他马上哭哭啼啼地去找赵文哭诉。

在他看来,赵文现在可真是威风了,拳打镶红旗,脚踹正蓝旗,还杀了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和关宁军处得也很不错。

兴许他能帮自己出出头,或者等赵文升职加薪之后,狠狠参这个敲他竹杠的甘肃总兵杨嘉谟一本,还有其他两个总兵,延绥总兵和宁夏总兵宁夏。

自己被吓的时候竟然就在一边看笑话,你这叫我武定侯之子怎么混下去啊。

只不过他是不敢去找自己亲爹,也就是当代武定侯郭培民。

自己爹要是知道了自己做生意白亏了十几万两银子,是真的会拿鞭子抽死他这个败家子。

等到郭晓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赵文真是有点绷不住了。

你真是个不长脑子的,找谁卖不好,偏偏要去找陕军卖,陕军因为欠粮欠饷闹了多少次兵变你是一点都不知道是吧。

还想从陕军身上榨一笔,陕军能打确实是能打,在边军也是独树一帜的实力,但是他们都是些穷鬼啊,没油水可捞了。

你要真想捞油水咋不去浙军那边呢,浙军能够火器齐备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钱,南直隶肯花银子砸在浙军上。

为了再打造一支像是戚家军一般的部队,南直隶可真是舍得花银子,曾经在戚家军任职的老兵都被挖来了浙军中,只不过比起当年的戚家军,总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南直隶肯这么花银子重组戚家军,不仅仅是因为戚家军威名赫赫,对倭寇有着震慑作用,还因为组建戚家军的花费极大,他们也能从中捞取银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你说浙军能缺钱吗?

好声劝慰了郭晓,让他好好向前看,总算是把他给打发走了。

比起和郭晓一起赚银子,他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他的赫赫战功,兵部全都上报了内阁,现在就连皇上都听说了他的战绩,要召见这个年轻人。

赵文能不激动吗,当天就在京师口碑最好的衣服铺子里扯了布,让人连夜做了一身很有格调的衣服,穿着新衣服,带着自己的狗腿子们在京师里大摇大摆,真是意气风发!。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去,给我把他弄醒。”

杨嘉谟指使自己的亲兵把郭晓给弄醒,亲兵连忙上前去掐住郭晓的人中。

“那总兵大人看给多少钱合适,我都卖,我都卖。”

“别,我可不买你的粮食。”

否则只能得把郭晓这小子给说得当场自杀。

郭晓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当甘肃总兵杨嘉谟拿着一把斧头在那里晃悠,面目狰狞地看着郭晓的时候,他终于顶不住这样的压力。

给这小子给疼醒了,张嘴就是哇哇大哭:

“呜呜呜,求求你们了,我不要钱还不行吗?你们放了我吧。”

一个好赌,一个好嫖。

“哼,真是给你这小子脸了!”

“我有说不给钱吗,我杨嘉谟好歹也是甘肃总兵,公平公正做生意那也是合理的。”

郭晓这回真是一脚给踢到了铁板上,就算心里面全是负面情绪,他也只能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小心翼翼地哄着杨嘉谟:

论后台,杨嘉谟家世代为将,论朝堂的影响力真不一定比武定侯低,况且武定侯自己也是个怂包软蛋,天天泡在怡红院里,豪掷千金,家底都快被败光了。

可是儿子偏偏又是个游手好闲又好赌的,和他爹还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不过我认识一个米行的张掌柜,你可以先把粮食卖给他,我再从米行那里把粮食买回来。”

“虽然多走了一段流程,在程序上也挑不出来问题,不用担心闲的没事干的言官会弹劾你我,如何?”

在京城里,跟武定侯家有点关系的都说武定侯的家底估计就这么两代了,两代败家子就快把祖宗攒下来的家底给霍霍光了。

只不过杨嘉谟常年都远在边境作战,对朝堂局势不甚了解,也不了解勋戚的情况。

这下真是求爷爷告奶奶都没用了,论告状,皇帝不会偏向京营小千户,哪怕他是武定侯的长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