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39章问答

“可是申总兵出道首战就是满清大将多尔衮,申总兵才学不够,无奈战败,也是意料之中。”

而崇祯帝听到这话后显示微微一愣,随后便是莞尔一笑:

“你小子是个会说话的。”

缺乏休息的崇祯帝此刻也是疲惫至极,但是案牍上还有很多没有批复的奏折,赵文不禁啧啧称奇,当今皇帝真是太勤劳了。

虽然这种勤奋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还在老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就好像班上成绩上不去下不来的那些学生,虽然相当努力,但是成绩就是那个样,钻牛角尖还容易把自己给钻进去。

“回皇上,从战略上看,战场之上,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行军用兵不可裹足不前,消极防守,在运动之中主动出击,才可以掌握战场之主动权。”

“从战术上看,臣的部队大量配属优良火器,炮子和铅弹都充足,在远程火力的迅猛打击下,就已经能占据优势地位。

而进入近战之后,火枪兵配合袁督师的关宁军共同作战,也可杀退敌军。”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部队才能常打胜仗?”

“回皇上,要想部队常打常胜,就不能只依靠个人勇武之发挥。

需要全军上下都凝聚战斗力,有着必胜的信念,再加上充足的训练,优质的火器,那么就能赢下很多战斗。”

崇祯帝不可置否,虽然赵文说了很多,但是又感觉什么都没说。

没有营养的废话其实挺多的,但崇祯帝还是发现了赵文的重点。

火器犀利。

正是有着犀利的火器,这才让赵文部战无不胜,有着相当高的战斗力。

赵文还不知道崇祯帝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说完便毕恭毕敬站在一旁。

但是随后的提问,又让赵文的心里面警铃大作。

“那你对辽东战事有什么看法呢?”

这话可不是现在的赵文能回答的。

祸从口出,祸从口出。

不管怎么说,都会留下把柄。

好像是看出来了赵文的担忧,崇祯帝又特地补充道:

“无需多虑,不管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崇祯帝的话就如同一颗定心丸一般,让赵文心里面能安心一些。

“臣以为,击破辽东建奴易如反掌!”

好狂妄的小子!

崇祯帝微微皱眉,有些不悦,就连身边的不懂军事的亲随太监王承恩也觉得这小子不太靠谱。

果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么。

上方的几人还在暗自思考的时候,赵文又继续补充,

赵文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

“若要解决辽东顽症,还需从朝堂入手。”

“你继续说,王承恩都记下来。”

王承恩默默拿出纸笔,要把赵文的话给记下来。

“遵命,自辽东战事以来,我军几乎胜少败多,深究原因,实是出自朝堂之上。”

“辽东主帅频繁更换,新任总督尚不能熟悉各部,凝聚战斗力,建奴便会打过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自然组织混乱,会打败仗也不奇怪。”

“而工部下辖兵仗局,军器局所产兵甲火器质量越发不堪。”

“有的大炮还没炸到清军,就先自己爆炸,炸死了自己的火炮手,长此以往,自然让人不敢操刀火炮这样的利器。”

“兵甲本来就是国家利器,但是上了战场之后,清军的弓弩火炮便能破甲,视兵甲于无物。”

“萨尔浒之战后,我大明军便一蹶不振,很难再挑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实行远征,让满清有了发展时间,能够培养士卒,打造兵器。”

“而京营却疏于训练,军中不像军中,倒像是一个闹市。”

说到这里,赵文想起了自己在京营军中的所见所闻。

真是一个乌烟瘴气。

“况且,恐怕朝堂之上是有人不希望辽东战事结束这么快的。

目前辽东战事耗资颇大,辽饷更是年年加派,朝堂之上也不是个个都如同海忠介一般清廉。”

“上下其手,能够真正发到辽东士卒手里的十不存一,就这样,还是占用了陕军的粮饷。”

“若是长期这样,恐怕只能养出一群硕鼠,对辽东战事毫无帮助。”

赵文的分析算是比较全面的,他关于要解决辽东,就必须先搞定朝堂的思路简直是为崇祯帝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不仅仅是辽东战事,很多难办的事都可以套用这一套理论。

想到这里,崇祯帝也是恨得牙痒痒。

“朕在这里缩衣节食,倒是喂肥了一群贪官污吏!”

“那依照赵爱卿想法,应该如何解决呢?”

而睡眠不足,生活作息不规律,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在生理方面同样也给崇祯帝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刚愎自用和多疑易怒,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好好休息,不好好吃肉导致的。

想来想去,赵文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说辞,但是硬着头皮也得说:

“回皇上,臣以为......额......申总兵吧,是个有能力的,但是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假以时日,必能独当一面。”

“当初申甫信誓旦旦跟朕保证,他的车阵一定能抵挡建奴万人勐猛攻,但是在卢沟桥大营,七千人,被多尔衮三千人给冲垮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想来也是,赵文尚未从军的时候就听说当今皇上勤政爱民,每日批改奏折到深夜,早朝那更是勤奋,从不迟到早退。

饮食里缺乏了必要的肉类,确实会让人情绪不稳定。

从小长在帝王家,勾心斗角便是常事,性格多疑也是这样的环境下被迫练出来的。

“谢皇上。”

这问题看似很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赵文很明白,这是一道送命题。

要是说申甫是个无能没用的家伙,那不就是拐着弯骂皇上有眼无珠,不识人才吗?

可要是吹捧申甫,赵文心里面不舒服不说,他要真是个有能力的也不会被人多尔衮给干碎了,等会要是皇上问起来,为什么申甫这么有能力还是被击败了,自己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但是同样也掩盖不了自己因为处理政务而导致的疲惫。

“爱卿平身吧。”

“同样是京营新军,为什么你的部下就这么能打,反而申甫就不行了呢,按理说,你的兵力也不在优势,可为什么你就能斩获这么大的军功呢?”

赵文恭敬行礼回答道:

赵文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崇祯帝轻抿一口西湖龙井,随即颇有趣味地问道赵文:

崇祯帝看到赵文的时候,心情明显要好一些。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