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48章筹划军队教育

“这些小兔崽子们真是欠收拾,我才没有亲自抓操练几天,就这么不懂规矩了。”

赵文心里面颇有些不爽。

整个北洋军扩军的方式就是在原来两千多人老京营的基础上扩编,用老兵带新兵的方式,迅速凝结战斗力,提升组织度。

后来等设立了天津卫,卫所的部队便在此处训练。

嘉靖年间,天津卫武备废弛,卫所军也逐渐缩小规模,后来遭人弹劾,被迫搬出了这处校场。

主要是给后来新练的镇海营腾地方,而镇海营本身还有水师,压根用不上这一处校场,久而久之便荒废了。

“在全军中开展扫盲运动,所有的士兵都要读书认字,十二月还有十八天,一月份之前,每一个人都得认识一百个字,得会写自己的名字。”

“在开春出征之前,要认识二百个字。”

“这件事我会亲自监督,要是有一个士卒没有达到标准,那么整个营都得受惩罚!”

瞬间,底下马上默不作声,整个礼堂都陷入了死寂。

“刚才不是挺精神吗,现在怎么都成哑巴了?”

“于得水!”

赵文喊着于得水的名字,于得水马上站了起答道:

“到!”

“你和你的营是我的重点检查对象,到时候要是有一个字没学会,我就在你脸上拿墨笔把那个字写上去。”

“遵命。”就连一向最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于得水在这时候也失去了活力。

“读书认字有什么好难受的,学会认字给自己家里人写封信有什么不好的啊,明天我去买一批书籍回来,学会读书认字,就可以好好读读这些书。”

其实整个北洋军里能读书认字的那一部分人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在这个礼堂之中了。

包括于得水也是一样,他也是认识字的,但是就是懒,知道这个字怎么念,但是有时候会忘了怎么写。

古往今来,文化素质高的军队,战斗力往往都高于文化素质更低的部队的军队。

究其原因,还是其士兵和军官能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怎么发挥自己的作用战胜敌人,而不是呆滞地服从,这是很重要的。

军人并不只是需要呆滞地服从,那样的部队真是愚蠢到了极点。

对于指挥员来说,目光仅停留在‘胜利’这两个字上还是不够的,他还要进一步思考那一仗是怎么打胜的?

当初选择的那个方案是否就算最佳方案?如果换一种打法,会不会更圆满,会不会伤亡更小,歼敌更多,对整个战局影响更大?

军官们更要多动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认真研究事物的解决方法。

但是现在的北洋军军官素质还是颇为堪忧,看着他们阿巴阿巴的蠢样,赵文也是扶额无奈,但是没有办法,该办的教育还是得办。

“当然,给那些认字认得快的战士们准备一些小礼物,一支毛笔,一沓信纸,花不了几个银子,要是缺钱了,就管我要,这些银子我还是有的。”

赵文特地强调了要奖励那些认字认得快的士卒,这些小小的奖励设置都能够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只要能让他们自己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开始学习起来,那么自己的一番苦心也算是没有白费。

“并且,每个总旗都要设立一个书籍室,里面都要放一些书进去,让士卒们有书能看。”

赵文很相信办好军队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并且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有效举措。

“小王,你去京师和天津卫里面去把这些书都给我买来。”

王贺正是那个在李武出去办事之后,暂时顶替了李武的位置的人,得到了其他亲兵的羡慕嫉妒。

王贺能做亲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贺的文化素质相当之高,大家伙都只是认认字,而他是已经考上了秀才,当赵文问道王贺为什么不继续科举的时候。

王贺的眼神却黯淡了下来:

“赵总兵,我家里穷,实在是供不起我读书了,我只能出来找点事做,补贴一下家用,刚好就碰到了总兵大人正在招兵。”

“大人的声誉在民间相当不错,而且我听那些进去的士卒说大人您从不克扣军饷,每月都足额发放,卑职这才想来军队里碰碰运气。”

而赵文听到了这话之后,反而是若有所思:

“像你这般的学子多不多呢?”

“回总兵大人的话,像我这般的人在我家那边确实还有不少,大人的意思是?”

王贺小心翼翼地说道,心里面已经有了初步的揣摩。

“没错,我还真有一个好想法,且让我告诉你。”

然后这一处校场就便宜现在的赵文,只是简单翻新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了。

赵文喜欢这一处校场还有别的理由

“安静!”

听着场下的纷纷吵吵,赵文大吼一声。

等到全军百总及以上的军官落座之后,赵文也说出了今天主要的目的:

整个北洋军的校场都修的很好,能够容纳三万人的训练,这是当年Judy北征蒙元之时在天津临时设立的校场。

等到全军百总及以上的军官落座之后,

整个北洋军的校场都修的很好,能够容纳三万人的训练,这是当年Judy北征蒙元之时在天津临时设立的校场。

然后这一处校场就便宜现在的赵文,只是简单翻新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了。

“各位,现在正是隆冬腊月时节,虽说演武操练不可少,但是现在的天气条件确实恶劣,强行操练,对士卒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决定,往后像今天这样的大雪天气,可以休沐一天。”

场下顿时开始欢呼雀跃。

诸如爱兵如子之类的话语不断在场下响起,看起来能够休假大家伙都非常的开心。

嘉靖年间,天津卫武备废弛,卫所军也逐渐缩小规模,后来遭人弹劾,被迫搬出了这处校场。

主要是给后来新练的镇海营腾地方,而镇海营本身还有水师,压根用不上这一处校场,久而久之便荒废了。

但是这都操练了快半个月了,北洋军的军官都这么不懂规矩,那么手底下的小兵更是可想而知。

“今天叫你们来,不仅仅只是为了告诉你们休沐的消息,还有一件事,你们回去把自己手底下那些读过书认过字的兵都组织起来。”

赵文喜欢这一处校场还有别的理由,这里的校场为军官专门修建了一个大礼堂,还有军官办公处,不用整天睡在营帐里面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赵文正是让那个亲兵把军官们传唤来这个大礼堂之中。

后来等设立了天津卫,卫所的部队便在此处训练。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