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58章陕军和赵文的交情

蓝玉在战争中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最终才成为了名震华夏的骑兵将领。

而把骑军营参将的职位交给于得水,本身就象征着于得水得到了赵文的信任,而赵文同样愿意培养于得水。

于得水是个能听劝的,听得进别人说的话,也愿意好好动脑子,不管是在卢沟桥硬抗镶红旗还是在西郊的群山鏖战正蓝旗,于得水都没有临阵逃跑,而是苦战清军。

逆风仗不好打,顺风仗还不好打吗?

城防已破,城中似乎还发生了哗变,吸引了不少在城内的预备军的目光,让他们难以在第一时间支援到南门。

可是就算镶蓝旗支援到了南门,他们也没有能力将明军赶出城外。

北洋军在摸索一套属于自己的军制和体系,自然对各兵种的军官需求巨大。

天空传来一只鸣镝,这是于得水已经攻破了官府衙门的信号。

李武这才带着自己的步军营开始接管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遵化城。

杨嘉谟的陕军自然是冲入城内开始大发横财,赵文没有阻止,只是禁止自己的部队做一切的烧杀抢劫之事。

对于进城之后,陕军的发财之举,赵文和杨嘉谟自然是提前讨论过,杨嘉谟也是也可奈何:

“赵老弟,不是我不愿意约束军纪,可是,我把他们从陕西带出来,就是要发一笔财的,勤王没有奖赏就不说了,皇上还因为我们路途遥远,到达京师的时间较晚,想责罚于我们。”

“幸好有你找老弟从中为我们斡旋,我们自然是感激的。”

说道这里,杨嘉谟也是抱拳称谢,赵文在宫里同皇上讨论辽事衙门组建一事的时候,还顺便讨论了一下军国大事。

秉持着说多错多的原则,赵文自然是能不开口便不开口。

但是听说了皇上要把袁崇焕给一把撸掉然后砍头的时候,赵文终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皇上,与其就这么杀了袁督师,倒不如卸下他辽东总督督师一职,令其只许带领关宁军作战,将功补过,袁督师也是个有本事的,就这么杀了,未免有些可惜。”

对于赵文的建议,崇祯帝自然是愿意听进心里去。

满朝文武,都不过都是一些应声虫罢了,内阁的阁臣说什么,自己派系支持的大臣说什么,他们便是也跟着说什么。

赵文算是发现了,这个坐在天下最高权柄之位上的男人开始有一些愤青的模样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仅仅是袁崇焕把清军一路放到了京师的行为让崇祯帝失去了安全感,还有陕军。

陕军更是让崇祯帝感觉到不满,勤王的诏令早早便发向全国,而陕军居然等到了战事快结束才来。

这不是摆明了只想要赏赐,但是又不想为我朱由检效死力,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而且崇祯帝甚至不想付军饷和粮草给陕军。

他甚至觉得有些官员提出了让陕军今天驻城东,明天驻城南。

这样就可以卡《大明律》的bug,不用付军饷,也不用提供粮草了。

但是还是赵文耐心地,充分地解释了为什么陕军会来得这么晚。

还解释了陕军一直以来的贫穷情况,要是真的不给军饷,那可真是会闹哗变的。

这要是在京师底下闹了哗变,这可真是打崇祯帝自己的脸啊。

崇祯帝多么好面子的一个人呢,自然便不再考虑这个提议。

而陕军和袁崇焕都被赵文给保了下来。

他们和赵文的交情自然也是越发深厚,有酒一起吃酒,有肉一起吃肉。

虽然陕军穷穷的现况没有一点点的改变,但是收复永平四城的消息传来之后,不少将领士兵都摩拳擦掌,希望能打下一两个城池发一笔小财。

这也是为什么杨嘉谟愿意给兵部写下请战书,希望能一起收复永平四城。

而这也得到了崇祯帝的认可,于是陕军得以驻扎下来,等待着收复永平四城的时机。

如果陕军自成军以来,就能拿到足额的军饷,谁又会放纵自己的军队劫掠城池呢,赵文目前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于是也只能看着城内的陕军抢走财物。

不过也算是收敛了不少,没有做出很多命案,让城内的百姓还算是能够接受。

“报,总兵大人,我们骑军营抓到了城内哗变的汉人降军的头目!”

此时,一个北洋军的骑兵来报。

攻进城内的明军可不止陕军一家,还有赵文的北洋军步军营。

两节合力,很快便杀溃了零零散散前来支援的清军。

这和蓝玉所收到的磨练是完全分不开关系的。

能够得到朱元璋信任的骑兵将领不多,作为最重要的野战兵种之一,自然会用在战役最重要的地方,蓝玉需要充分发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当初的蓝玉同样只不过是淮西农村的穷小子,别说上过一年私塾了,他连私塾的门都没有进去过。

随着南门的告破,遵化城也是唾手可得,立志于建立功勋的明军自然是神勇无比。

张克武逮住两个汉人降将一问才知道,原来真是城内发生了哗变,这才让城门楼上的守军大幅减少。

而随着明军开始逐步清扫城内一切胆敢抵抗的清军,城内汉军哗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随着这几个月连绵不断的征战和训练,于得水也不再是那个京师街上的小混混,他已经变成了北洋军中的实权人物。

一个不识字的穷小子,但是能够成为14世纪最伟大的骑兵指挥官之一。

难道蓝玉一生下来就会带着骑兵冲锋吗?

还是说蓝玉在梦里就能成为一个骑兵将领?

只不过清军还来不及处决他们,就被远处骑马赶来的明军用三眼铳两枪打死。

而骑马赶来的明军正是北洋军的骑军营,于得水一马当先,一甩当初初入军队那时的青涩和胆怯。

这自然会让赵文愿意托付自己的信任。

培养出自己的骑兵军官也是建立强军的必经之路。

也是赵文的心腹大将之一,因为当初被关宁军骑兵冲锋所带来的巨大的破坏力和冲击力所震撼。

他自然也是颇为钟爱于骑兵,虽然于得水没有读过任何一本兵书,但是赵文还是放心让他带领自己稀少但是精锐的骑兵。

陈何为首的汉军还是没能打赢自己的洗白战。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