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62章千钧一发

镶黄旗,正黄旗,还有正白旗。

这三旗就算放在八旗中也是精锐,也就是这个年代精锐中的精锐,是最具有效率的杀人机器。

更何况,这一次出征,跟在后面的还有皇太极倾注了不少心血的大杀器。

这些尸体不只是陕军的,还有喜峰口的守军。

陕军倒下多少人,喜峰口守军也相应地会倒下多少人,这些陕军的兵丁都是沙场老兵,一命换一命已经是最好的战况了。

其他的兵丁更是连喜峰口的城墙都很难靠近,而现在这种元气大伤的打法也是为了全军上下所有人的安危。

因此,整个喜峰口早已经被清军给渗透成了筛子,哪个城墙上有什么火炮,哪里有射击的暗口,城中的守城器具有多少,哪里适合挖地道。

要拿下整个喜峰口对于清军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更何况,清军在己巳之变中,清军可没有付出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整个喜峰口。

现在的喜峰口守军,都是那些剃了头发变成了辫子兵的明军。

一想到这里,皇太极也是不免发笑。

明军在自己人防守的喜峰口之下碰得头破血流,最后就算能拿下来,也还有来自清军的进攻。

这一支陕军,已经是清军的囊中之物了。

“传我命令,放弃辎重,所有人全速前进,今天之内,必须赶到喜峰口!”

皇太极在马背上下达了军令。

“遵命!”

阿济格领了军令,向大军各级指挥官下达了指令。

随着各类重量的辎重被放在原地,每个人都只携带了三天的口粮。

大家不是傻子,指挥官都会出了这样的指令,那么接下来一定会打一场硬仗。

还是在长途跋涉之后。

没错,皇太极给自己的时间期限是两天。

今天一天用来赶路和侦查,剩下的两天全部用来料理陕军。

这四万人的精锐八旗从士气到军事素养,都远远超过了陕军。

对于这一仗,皇太极充满了自信。

而赵文也没有闲着。

留下了教育团整顿城防,等待京营接手,北洋军的主力已经全速前进,向着喜峰口金进发。

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任何会拖慢行军速度的行为,一律从重处罚!

在长期严苛的指令和军纪之下,北洋军的行军速度非常之快,虽然很多人都不满这般严苛,但是各级长官的鞭子已经让他们牢牢记住了一个事实:

恐惧大于死亡。

再加上赵文向来不克扣军饷,还为精锐提供了向上的渠道,因此,北洋军哪怕长期处于这样严苛的环境下也没有哗变,也确实是让各军的高层感到神奇。

所以北洋军也在全速前进,就像是一个无情的赶路机器。

但是距离喜峰口也还有两天的距离,赵文也吃不准杨嘉谟到底能不能坚持住。

而喜峰口也成为了凝聚各方关注的焦点。

但是杨嘉谟现在只感到了讽刺。

随着陕军的精锐本钱被投放到一线之后,喜峰口守军终于承受不住这般的压力,开始崩溃。

而越来越多的陕军涌进了城墙之上,尸体的分布,也从一半陕军,一本守军,变成了几乎全是守军的尸体。

有些人脱掉了甲胄,希望能装成被掳掠来的平民,但是这些小伎俩没能瞒过久经沙场的陕军精锐。

但是随着陕军在城内的冲杀,有一些人也开始感到了不对劲起来。

虽说这些个建奴拿下了喜峰口,这般重要的关隘肯定会留下一部分满八旗协助防守,但是说汉语的人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或者说,在喜峰口内,杨嘉谟根本就没有见到过来自建州的建奴。

“我问你,城内有多少的建奴!”

杨嘉谟恶狠狠地盯着抓来的降军佐领。

而这个佐领虽然心里害怕这个大汉会一刀砍了自己,但是话还是要讲的。

“回总兵的话,城内......城内没有八......建奴。”

这汉军佐领在杨嘉谟的巨大压迫之下,说出了喜峰口现在的状况。

“没有建奴!?”

杨嘉谟眉头一皱,抽出来腰间的雁翎刀,把刀架在这汉军佐领的脖子上。

“没有建奴那你们还打得这么费劲!?”

“不知道底下的明军吗?”

这佐领也是欲哭无泪:

“杨总兵,小人知道啊,小人心里真是装着一万个大明啊。”

“可是,我们总兵说了,建奴能给足额的饷银,小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里七八张嘴要吃饭啊。”

“我也想做大明人啊,可是,大明不给咱们饷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陕军必须在清军到来之前就攻下喜峰口,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一定得攻下喜峰口。

如果在喜峰口之下犹豫不决,双面受敌,只会把陕军送入无尽的深渊。

袁可立的辽军已经开始袭扰后方,虽说到目前为止,清军的后勤情况还没有到感到有压力。

但是喜峰口之战绝对不能拖长拖久,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皇太极带出来的,都是自己的麾下忠心耿耿的精锐。

作为将领很能打,作为朝廷官员又极其支持自己。

城墙上的尸体一层盖着一层,就好像是一层又一层沙袋摆放在了城墙之上。

陕军不是什么当世强军,杨嘉谟和李昌龄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只能梭哈一把,在皇太极派兵南下之前,一举攻破喜峰口。

再以喜峰口为屏障,等待赵文和袁崇焕的援军。

“回皇上,我们还有一天的路程。”

谁又会不喜欢一个能打又听话的将领呢?

这也是为什么阿济格能得到皇太极的恩宠,不仅仅因为阿济格是女真贵族之一,还是个极有本事的。

只不过现在的皇太极心里最挂念的还是喜峰口能不能顶住明军的猛攻。

“阿济格,我们距离喜峰口还有多久。”

望着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皇太极有些焦急地问着手下的大将阿济格。

哪怕明军打下了喜峰口,皇太极也完全不担心,喜峰口对于皇太极来说,真是比起皇宫后的花园还熟悉。

这些年所谋划的还不是为了能够从沈阳的皇宫搬到北京的皇宫。

阿济格是皇太极颇为信任的将领,他本人的军事素养同样让人信服,阿济格说是还有一天才回到,那么大军就是还有一天才能到。

早一日和晚一日的情况从来发生过,为人也是速来沉默寡言,不公开发表自己对于政局的意见。

或许陕军才会有一线生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