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明》
抗明

第65章活路

但是在喜峰口上的陕军只是用原来守军是老旧大炮发炮,根本没有一点震慑力。

因为炮子铅弹不会让阿济格停下脚步,也不会让八旗兵停下脚步。

这个时候,杨嘉谟也很犹豫,他完全可以说是于得水擅自出战,不服管教,这才导致了全军覆没。

哪怕是阿济格也不得不称赞这一部明军:

“明狗军队里还是有些愿意站着死的兵丁。”

但是这百来人的反冲锋对整个八旗骑兵所造成的影响还不如吹起来的大风让八旗兵有些眯眼。

一边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兵马,一边是自己的政治前途。

只不过杨嘉谟犹豫不决却惹恼另一个人。

“杨总兵,你还在犹豫什么!?”

说话的人正是李昌龄,李昌龄紧紧抓着杨嘉谟的手腕,杨嘉谟哪怕是隔着臂甲,也能感受到李昌龄的力度。

“喜峰口内可还有北洋的三千骑兵呢,咱们要是见死不救,这不是逼着这些骑兵哗变吗?”

“哪怕就是做做样子,救不回来又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还是先稳定这三千人的军心啊!”

李昌龄靠近杨嘉谟,压低了声音,说出来了里子。

很快又环顾四周,看了看众将,提高了音量说道:

“于参将身陷囫囵,我们当然要救援于参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可损失过多。”

于是喜峰口的关门打开,从中又冲出来一队骑兵,规模约莫五千余人,其中有三千多人都是北洋军的骑兵。

出关,是为了救援自己的参将和同袍,自己要为他们打开一道通往生的道路。

当然还有一些陕军的骑兵也在其中摸鱼,一旦情况恶劣,没有救出于得水的可能,那就立刻拍马回关,保存实力。

骑兵从八旗兵的侧面猛地冲杀过去,让镶白旗的骑兵队列猛地被截成两半。

而于得水看到了自己的部将拍马出关救援,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

他立刻向着身边的军官们下令:

“所有人,回关!”

“回关!回关!回关!”

众将狂呼酣战回关,虽然这次出战损失不小,但是只要能回到喜峰口,那么自己又能够活下来了。

原本几乎被包围的骑兵也调转马头,向着援军来的地方猛然冲击过去。

阿济格看着已经出城救援的骑兵,心里约莫估算一下伤亡和喜峰口内的守军情况,也不再过多纠缠,果断鸣金收兵。

鸣镝响起,伴随着巨大敲击铜锣的声音,清兵如同退潮一般退去。

劫后余生的明军纷纷相拥而泣,但是也不敢在外面久留,也纷纷回到喜峰口内,只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阿济格也随之回营,向皇太极汇报明军的情况。

“皇上,喜峰口内守军不到五万人,赵文的主力绝对不在喜峰口内。”

“守军火炮的数量和准度比起我们探查到的北洋军的炮兵相差太多。”

“窃以为,喜峰口就是一栋摇摇欲坠的房子,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踹上一脚。”

“这么看来,喜峰口会失守,不是依靠赵文的火炮吗?”

“西线明军是陕军和北洋军,看来遵化被迅速收复过后,有人头脑发热为了战功就跑到喜峰口来了。”

皇太极嘲讽了杨嘉谟,脱离了北洋军的火炮支持就来速攻喜峰口。

没想到喜峰口还真的被拿下了,不过这都在皇太极的意料之中。

“多铎,准备攻城吧。”

“臣领命。”

多铎人狠话不多,立刻着手准备攻城,昨晚到达喜峰口下,八旗可没有闲着,立马就开始打造了一晚上的攻城器械。

敲敲打打一晚上虽然打造得不多,但是全部摆出来,也是颇为吓人。

阿济格暂且领兵休息,休养生息,明军对镶白旗的造成的伤亡实在是少,但是皇太极体恤将领,还是让阿济格好生休息。

随着披甲人开始穿甲,以小队开始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城内的守军也明白,来自八旗的攻城要开始了。

许多陕军有些担忧,但是士气还是在线,和于得水一同出城的骑兵却士气低落,需要休息,回复士气。

这些骑兵也下了马,随时准备上城门楼上支援守城的官兵。

来自八旗精锐的攻城,哪怕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也让城墙上的陕军感到了吃力。

百来人反击的明军和那些正在苦战的骑兵迅速就被淹没在了镶白旗的骑兵洪流之中。

虽然被杀得人仰马翻,但是北洋军的骑兵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一秒,被迫发起反冲锋的百总人头被挂在一杆骑枪之上,用来震慑前方的明军。

只能希望杨嘉谟能够看在和赵文的交情上能够派兵接应一下。

或许这样才会有一线生机。

身为参将,于得水必须带着兵马冲出包围去。

百总大吼一声,明军的骑兵洪流当中分出了一小部分,拢共百来人,赫然调转方向,向着被陷入苦战的那一些骑兵们方向冲锋。

为了歼灭这些明军,这些八旗骑兵也确实花了一点功夫,被逼到死地的明军激发了自己的血性,属于是见人就咬,是一块颇为粘人的膏药。

而在前方的于得水也没有摆脱自己被八旗追击,迂回包围的命运。

八旗骑兵的主力还在持续追击。

于得水打的很吃力,但是阿济格偏偏游刃有余,好像是在骑马踏青,武装游行。

但是明军也并不是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于得水依然有机会。

当然,指望现在宛若惊弓之鸟骑兵那是没希望的。

在明清战争上,有这样想法的明军指挥官不在少数,八旗兵上的了一次两次当,还能上无数次当吗?

那真是把阿济格不放在眼里了。

但是对赵文的骑兵见死不救,以后少不得赵文会参他一本。

赵文偏偏又颇得皇帝宠信,如果是赵文的弹劾,皇帝可不会坐视不管。

于得水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带兵出来和清军碰一碰。

活着吧,于得水。

寄希望于一次小的反冲锋能够吸引八旗兵的注意,而让自己的主力能够突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