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千禧再创业》
重生千禧再创业

116高中刚毕业就给学校捐赠10万

王芳是什么书都留着,连笔记本,都给收拾了起来。

一本都没有落下。

马志远的书,也都拿着了。

龙华县城设立好几个考场。

王芳他们每天早上坐学校的班车去一中那边考试。

马志远和范文杰几个,就在本校考试。

对于考上志愿填报的学校,还是很有把握的。

这时候,都是在高考之前填报志愿。

留下所有的书,只是为了做一个纪念。

马志远又能怎么说呢。

上辈子,他也是这么干的。

书都拿回了二叔家里。

结果最后,都放着发霉了。

也没有再翻过一次。

王芳的书,也不用马志远操心。

她的父亲和哥哥来学校接她的。

有人帮忙扛回去。

马志远考完后,是直接去找到了陈一凡。

“校长,我现在也毕业了,想要为学校做点事情,愿意捐赠十万块,来资助学弟学妹们。”

“十万块?听说你现在的摊子铺开很大,拿这么多钱出来,不会影响吧?”陈一凡没有立马就同意他这一大笔捐赠。

马志远可以说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最为杰出的学生。

他的事情,陈一凡,也都一直在关注。

知道马志远在老家那边还有种植基地,还有药材市场,又开始参与投资汽车客运站和驾驶员培训中心。

这些都是只见投入,暂时都还见不到收益的。

学霸秘笈是赚钱,但是赚到的钱,也都大笔大笔的在州府那边请名师来编写新一版本的学霸秘笈了。

至美造型,也是赚钱,但是毕竟开业才那么长时间,能回本,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才一年的光景,就迈开那么大的步子。

陈一凡还真担心他现金流断裂了。

对马志远的打击和影响,会非常大。

“校长,你就放心吧,十万块钱,我还是拿的出来的。”马志远说起来十万块,比重生前,说起来两块钱都还要容易。

重生前,马志远去县城,都是走着去的,别说两块钱搭面的去,就是三轮车的一块钱都舍不得。

现在是十万块,说捐赠就捐赠了。

“那行,要不要弄一个捐赠仪式?”陈一凡提议道。

高中毕业,就给母校捐赠十万块。

这可是很有噱头的。

比出一个京城大学的学生,都要轰动。

可是能增加学校的影响力。

陈一凡也不想放过这么一个制造新闻热点的机会。

“校长,算了,真不用,我钱都带来了,就在这卡里,密码是六个六。”马志远直接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储蓄卡放在了陈一凡的桌上。

“别,这钱直接给我不行,还是和我一起去财务吧,当面入账。”陈一凡没有选择私下里接受捐赠。

马志远见陈一凡要求,也只好跟着他去了财务室。

当着众人的面,把十万块捐赠了出去。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陈一凡的用意。

马志远刚高考完,就给学校捐赠了十万块钱的事情,像风一样,传到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并向着四面八方扩散。

马志远是不知道了,他已经前往了州府。

李七天他们几个人,门店的事情,都大半年了,才开始搞定。

马志远也要去看一下。

以后,不管至美造型,还是将要开的米粉店。

州府才是大本营。

事业的重心,也开始要向州府转移。

在大学开学前,马志远要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此外,马志远也要在州府的驾校去看看,不是学驾照,而是看能不能挖几个人。

他在龙华已经注册成立了一家驾校,远方驾校。

这也是县城最早的两家驾校之一。

另外一家,就是刘长江他们的友谊驾校。

马志远需要从州府这边挖人去负责驾校的运转。

门店,看过后,马志远还是很满意的,装修基本上和当初设置的差不多。

米粉店,就在楚州大学不远处,也基本上按照他当初额设想来做的。

稍微提出来点意见,马志远就都交给他们来做了。

驾校的管理人员,挖的也很顺利。

反而是学霸秘笈,进展没有如马志远的意愿。

按照当初的设想,是在高考一结束,就要立马推出来全新的教辅书。

但是高考都结束好几天了,学霸秘笈还没有定下来。

没有一个给力的人来负责书的内容的缺陷,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

马志远没有办法,只能亲自上了。

好在这不是第一次出版了,他也有过经验,有他坐镇后,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工作,但一切都顺了。

在学霸秘笈正式在各书店铺开的时候。

高考成绩出来了。

马志远有大半年没怎么复习,应试能力是下降了很多,高考只考了六百三十五分。

王芳考的还不错,和马志远的分数也很像,五百六十三分,顺利考上了楚州师范大学,学的会计专业。

范文杰,刚考完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不错。

对考上本科,信心满满。

但结果却非常感人,和本科分数线,差了二十多分。

注定了只能再复习一年。

刘坚没有在楚州考试,而是去了隔壁州,分数和范文杰差不多,但是足够上一所比较好的本科院校。

肖成才是英语拉了后腿,只考了五十多分,但是数学考了一百四十八分,总分还不错,上了楚州理工大学,土木专业。

孙璐,选择了去楚州的一所大专,学酒店管理。

杨玉环,没考上本科,准备继续复读一年。

在本校考试,肯定是有优势的,也是所谓的地利,心态会更好,也能发挥地更出色。

马志远是不在乎的。

觉得对高考有帮助的,也不是留下来做纪念。

主要是担心王芳没考好,万一要复读,也能派上用场。

也没有后来者,去继承当初马志远的事业,没有一个学生来主动收废品。

在火热地七月,马志远和他的同学,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

他有保底的,考的好不好,都无所谓。

心态好到爆炸。

考完后,也没有去和人对答案什么的。

当然,现在学校是大头,学生不要的旧书,学校就有人收。

赚的钱,都作为环保助学金的资金。

马志远也赞助了一下,留下一些觉得对高考有帮助的书,其他的全部都捐赠给了学校收旧书的地方。

马志远自我感觉发挥不错。

会的都答了,不会的,好像没有,更是没有空着的。

看着像是没考好,但马志远问起,却说自己考的还行。

基本上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

收旧书,马志远是没有干了。

主要是那点钱,看不上了。

八号和九号两天考试,转眼就过去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