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森工子弟的火红年代》
重生:森工子弟的火红年代

第十一章 兄弟

要是你和你二哥都能考上大学,咱家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盛希平也给老三盛希康夹了点儿菜。

“这边的老师讲课怎么样?能听懂么?”

场里领导讨论,有的人就说盛希安他哥都进去了,这个影响不好,肯定不能让盛希安去上大学。

也有的人说,那是哥哥,又不是父母,不能这么算。

盛希安是前川林场这一年唯一考上大学的,整个儿松江河林业局考上的也没几个,这是林场的荣耀。

等着到了盛希安,林业局在曙光林场、漫江林场等处设立了中学,他就去曙光林场去念书了。

今年过完年,原本都应该回曙光上学的,结果曙光中学的学生宿舍失火,整个儿烧没了。

正好前川这边学生多,索性就在本场成立了中学,盛希安和盛希康全都回来念书了。

盛希康念书也不错,原本七八年高中毕业要参加高考的。

可是有二哥的例子在那儿摆着呢,盛希康知道,他能不能考上还两说,即便是真考上了,可能孙家也还会使坏。

要是考上了不能去念,反倒更糟心,莫不如不考了。

于是高中毕业后,盛希康待业在家等招工。

那时候只要是森工子弟、未婚的待业青年,是可以接父亲班的。

盛连成从事重体力劳动,可以提前退休,所以盛希康就接了班当了工人。

家里这两个弟弟,原本都是能考学念书的材料,却因为盛希平的缘故,最终都无缘高等学府。

虽然后来俩人过得也挺好,但盛希平总觉得愧对弟弟们。

不过弟弟们从来没埋怨过,盛希平后来能发展那么好,也少不了弟弟们的帮忙。

“我们老师是新分配过来的中专生,讲课挺好的。年纪不大,下课了还带着我们一起玩儿。”

盛希康比二哥开朗些,爱说爱笑,在学校人缘也特别好。

“哥你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的。”盛希康重重点头,应了声。

“大哥,你说以后政策会变?真的么?将来真能有机会考学念书?”

正闷头吃饭的盛希安,停下了筷子,抬起头,眼神中透着几分迷茫的看着哥哥。

盛希安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真的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会的,别灰心,坚持下去。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你不放弃学习,早晚都会有所收获。”

盛希平含笑的看着弟弟,温声道。

“嗯,哥,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学习。”

盛希安好像是看到了希望,眼神一下子坚定起来,他朝着哥哥笑了笑,低头继续吃饭。

老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可真是不假。

就像盛希安他们几个,都十几岁半大孩子,那胃一天天就跟无底洞似的,有多少饭都不够他们吃。

盛家每个月除了供应粮之外,还得偷摸花钱淘登粮票、买高价粮。

再不然就是把供应的细粮跟大碱场村那边换粗粮,这才能对付着够吃。

晚上焖了一盆高粱米饭,还有那些菜,等着众人都停下筷子时,已然是盆干碗净,啥都不剩了。

俩女孩赶紧动手收拾碗筷,张淑珍也跟着下地,打开了外屋厨房的电灯,重新烧水准备处理那只野鸡。

盛希平忽然想起来,他答应了要把野鸡尾羽留给周青岚,于是跟着去了厨房,动手拔毛。

“哥,你把这些毛也拔下来,我要留着。”

盛云芳指着野鸡后背靠近尾部的那些羽毛,说道。

“净给你哥找事儿,那野鸡都死了挺长时间,拔毛多费事啊?留几根长的就行了。”

那头,张淑珍听见了,就训闺女。

一般来说,鸡拔毛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刚死那会儿,身上还热乎的时候。

此时那野鸡早都凉透了,拔毛就费事点儿。

张淑珍心疼儿子干了一天活,还得费劲拔毛哄妹妹。

“你哥去铲树苗,山里干一天活累得够呛,还给你们打了只野鸡回来。

有肉吃就挺不错了,要那么多毛干啥?整的满屋子飞?”

“妈,没事儿的,就是几根鸡毛,我手劲儿大,一会儿就拔下来了。

你那锅里的水不是还没开么?

这些毛挺好看的,还挺长,留着扎鸡毛毽子给她俩玩儿,挺好。”

盛希平倒不觉得如何,自家亲妹妹不疼,还疼谁去?

“对,你就可劲儿惯着她们吧。”张淑珍其实也疼闺女,她就是随口说说而已。

盛希平笑笑,没再接话,只低头拔毛。

不多时,就把那几根野鸡尾羽拔下来了。

不能因为盛希安他哥的事儿,就影响了弟弟的前途。更何况,盛希平那件事本就存在问题。

场里争执不下,只能听从局里的意见。

后来还在集团公司中任职,日子过的不错。

“老三,你也得多努力才行,将来或许政策能变,备不住你们还有考学的机会。

盛希安眼看着上学无望,这边有孙家压着,估计招工也麻烦,莫不如去抚顺那边接班,好歹有个工作。

然而因为盛希平的事,盛希安的这个家庭审核就卡住了。

然而孙家此时在局里正红呢,两家既然结了死仇,孙家哪里能让盛家出来个大学生?

万一盛希安将来有点儿造化,平步青云,岂不是对孙家不利?

张守志家里没儿子,只有俩闺女,得知这边的情形后,就写信过来商议,把盛希安过继过去。

就这样,盛希安去了抚顺,接了大舅张守志的班,在煤矿当了工人。

盛希安有文化,又有舅舅的人脉,在那边发展的不错。

虽然抚顺的煤矿资源逐渐减少,九十年代末也经历了资产重组啥的,但盛希安那时候已经算是核心干部了,倒也没太大影响。

盛希安因为这一场打击,差点儿疯了,精神状态也不好。

盛希安的大舅张守志以前参军打过仗,后来受伤了复员在抚顺煤矿工作。

老三比老二小两岁,但他是腊月出生的,所以晚上学一年,目前在读初二。

前川以前没有中学,盛希平念初中那时候是去松江河。

然后他提前退休,让盛希安接班。

盛连成跟妻儿商议了一下,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于是盛希安的审核没能通过。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