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一品社稷》
一品社稷

第70章路与未来

陈存发放下那本泛黄的纸册子,脸上露出些许微笑

“这次多亏了那些后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想到还能剩下半两银子。”

村民们都愿意免费劳动,不过陈存发知道这种情况短时间还好,长了难免会有怨言。

泉神将落到泉中的树叶卷了出来, 让泉底那柔软沙面又恢复那洁净如初。

一旁啃着瓜果的张临舟点点头,几口将瓜果啃完说道

“是啊,从农忙后大家都忙着,不过这也是好事。”

不过许多户人家都捐了粮钱,倒让三两多银子的本钱还剩下个半两,看来大家对这修路迎商队之事都很认可。

虽然大家现在买不买得起是一回事,但有没有东西买卖又是一回事。

丰恩节前后大家都是尝过甜头的,许多东西他们以前要往返一日的时间去买,可上次就在家门买到,这多方便!

而且也能将东西卖出去,这价格也公道,不像那些黑心商人能压多低是多低。

他这一说那几个老者都是满脸笑意,在那谈论起这次修路的事情来,场面是一下子热闹了不少。

半响后见老伙计们说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说话

“那路明天应该就能修好了,我也已经让善河出去找地月商队的人,不过还是有个麻烦。”

这路修好了还有什么麻烦?于是有人问起来

“存发哥,你说的麻烦是?”

陈存发猛扇了几下扇子,说道

“你们看外面那些长期做买卖的都是商铺,总不能地月商队的人来了继续让他摆摊吧?”

这是个理,要是临时的倒还罢了,长期的可不行。

那伙计也要吃喝拉撒,也要遮风挡雨,还要存放些货物商品这些,这般算下来怕起码要一间屋子给到地月商会。

何况这个做商铺的要求还是有些。

可是村中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村民们茅屋破还不说,家家都是老少挤在一起,那还有什么房间空出来给别人做商铺?

见他们议论纷纷但也没给出答案,你一言我一嘴的,发现提到的都有不合适,陈存发也只好把自己想法说出来

“你们都说村中没有合适的,那村后怎么样?”

“这村后哪有什么房屋来给他们做商铺啊?”

陈存发笑了笑,继续说道

“在那块地上建个小屋子就行。”

这话一出大家都有些错愕,这建屋子的事可不是小事,村里最新房屋都是十几年前的。

哪怕就是一间小树屋,那这耗工耗料也不少,这可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情。

“存发哥,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陈存发听他们这么说哑然失笑,这才发现他们这是想岔了

“我是在问你们愿不愿拿出土地来,村后那块地是六七家人的。”

作为临时用大家倒都愿意,但在上面起屋子性质可就不一样,因此他才想问这些老伙计,基本上他们同意了那这事也就成了。

大伙左顾右盼一会,这地也不适合拿来做种植不然早就开垦了,这荒着也是荒着,建屋子修路也无所谓。

最后大家都答应了下来,要是商队愿意掏钱建房子,那他们也无所谓。

.......

转眼到了第二日下午,这时路已经差不多已经修好了,就差夯实几遍。

张临舟与泉神,陈德文也来到这最后一段,一道见证这一刻。

哄哄...

只听得一道沉闷声音在地下传来,一个三尺多宽,两尺厚的圆石中那圆孔用一根木头塞满,木头两侧用麻绳套着。

前头四个人用麻绳拖着,两侧也各有四个人扶着木头,正在吭哧吭哧地推着石碾前进。

这石有上千斤重,是千百年前一次山洪冲刷下来的,那表面的粗糙也早在岁月流淌中变得圆润。

“一二一,一二一。”

领头的人喊着号子,统一着大家的步伐与发力。

哄哄...

在人力拖动下石碾缓缓向前,碾着这新土,就像几百年前祖辈用它平整那打谷场一般。

如此反复碾了两三遍,新土都被压下去三分,这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欢呼,随后便是欢呼声四起。

这虽然是小小一段路,但对于村民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那些在这里挥洒过汗水的,此刻看到平整通畅的道路,都有种满满的成就感。

而处于这种兴奋和喜悦状态下的村民,又为张临舟带来一笔不少的香火收入!

随后更让他们高兴的是陈善河伴着落日与晚霞,把那地月商队的人带了回来,欢喜的人们簇拥上前去,欢呼声经久不息。

而张临舟则在接待着一道前来的白夕雨

“白掌柜,这修路的速度还不错吧?”

白夕雨望了眼直通村中的道路,此时都变得平整,能改掉的弯都改平了

“嗯,还不错,要是能把山路都修了就更好!”

张临舟对这话只是笑笑,现在大家都穷的叮当响,那有精力来修山路。

“白掌柜,想要他们有余裕把山路修好,还要靠你们商队呢。”

在这段时间白夕雨认真考虑过这事,跟张临舟说起来

“我这边销路不成问题,但七里村想纯靠山货想要发展起来,怕是有些难的。”

她商队倒无所谓,在这设点还可以跟精怪买卖,但村民们可不行。

对此张临舟也明白,一时间对于接下来如何发展也没多少头绪,不过信心还是有的

“这个自然晓得,你们进来后,产业我们自然也会有办法搞起来的。”

接下来可太多事要做了....

泉神将树叶卷到一旁,听到他这么说也是有些疑惑,暗道这家伙不是工作狂么?

“你是说好事?那份香火不要了?”

扑哧..扑哧...

扇子随着他手腕上下带来缕缕微风,旁边还坐着村中一些老人,都在等着他说话。

他们在这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山谷中蝉鸣声依旧,催得人犯困。

“最近祈愿的貌似少了许多呀。”

张临舟站起身来往向一片宁静的山村,不由得伸了个懒腰

“那是自然,这说明村民有余裕去自己解决许多问题,这样下去人心澄明,那人气会越加通畅,那我香火自然也会更多的。”

“田地十七亩,桃花林十一亩,算下来应该有三四十亩地大吧。”

这盛夏午时,即便是村民们也不敢冒着酷暑继续劳作,纷纷回家躲避这毒辣的太阳。

陈存发家中。

陈存发坐在椅子上,正在扇着扇子,在闷热天气中这是为数不多能带来凉意的东西。

泉神见他这么说哦了一声也不再纠结,把话题转向桃花源

“昨天我也去桃花源看了下,里面还真大,有几十亩地吧?”

村里的事情复杂得很,比如你家出两个人,别家出一个人,有些人家还没有人来,久了心里总会有些疙瘩。

于是他还是决定根据出工发钱发粮,这十几日的吃吃喝喝与各种开支也要七八两银子。

“要是那些稻谷和桃林能恢复过来就好了,这是一大笔收入。”

“应该是可以的,就是时间问题,满满来呗。”

香火存于人心,而人心又决定人气,这人气通畅那香火自然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