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望兰陵》
望兰陵

第337章 大周皇帝宇文毓

“妹妹,我广阳郡公府的那些钱财,就被皇帝没收完了?”

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元一仪,对着元一珉一笑。

自小就掌管广阳郡公府财富的她,早已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险气息。

郑环和郑珏,率领一对骁骑,举着郑氏大旗,一路向邺城的方向奔去,去接应他们的大哥,和未来的大嫂。

只是两人没有想到,郑珂速度是如此的快,已经找到了元一仪,并带着元一仪,向西汾州返回。

一对雄赳赳的骁骑,保护着元一仪,畅通无阻的向西汾州行进。

“妹妹把家里的钱转移到哪里去了?”

元一仪意得意的一笑,明亮的眼睛,灵动万分。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妹妹是说,我广阳郡公府的钱财,现在已到了西汾州?”

“嗯。”元一仪用力的点点头。

“在刺史府?”元一珉试探的问。

元一仪正要回答,突然想到那么多钱,每一个知道的人,都会承担知情的风险。

因为皇帝,都在觊觎那笔财富。

想到近年来,经常有莫名其妙的商人,以和她做生意的名义,窥探广阳郡公府的财富。

便摇头道:“兄长放心,家里的钱,妹妹保管得好好的。”

“妹妹,你这就不对了,家里的钱,就在我的面前,我都不知道在哪里,

作为广阳郡公府的继承,我有权利知道自家的钱财,到底有多少,在哪里。”

元一珉故作生气,不想元一仪道:

“妹妹受母亲身前的嘱托,家里的钱,由妹妹掌管,妹妹也有不告诉兄长的权利。”

“你………”

元一珉知道,元一仪不会独吞了那笔财富,但是,他要做大事,太需要那笔钱了。

元一仪见元一珉焦急的脸色,忙道:

“兄长别急,那比财富,你我兄妹二人,一辈子都用不完。

妹妹的嫁妆,已自己挣到,那些钱,只要兄长用到正道上,妹妹自当会拿出来。”

见元一仪死活不说出财富的下落,再追问下去,在聪明的妹妹面前,可能会露出马脚,引起怀疑。

元一珉遂笑道:“我只是随便问问,相信妹妹这么聪明,又这么善良,不会把哥哥的钱财侵吞。”

说完,元一珉自己笑起来。

“哼,还算你了解妹妹。”

…………………………

元一仪平安到了西汾州的消息,不久也传到了西汾州。

“四郎,我大哥的好事近了。”

知道消息的郑楚儿,高兴得对高长恭说。

高长恭:“陛下对岳父大人,很是倚重。”

郑楚儿:“四郎何出此言?”

高长恭:“元女郎作为元氏宗亲的嫡女,能顺利到达西汾州,陛下网开一面,也是存在的。”

“嗯。”郑楚儿点点头。

郑楚儿:“他杀不完的,元氏的血脉,总有留存下来的。”

两人同时想到了他们的滴母冯以公主,还有如今正得宠的兰陵长公主。

她们,不也是元氏宗亲吗?

高长恭:“看来,陛下并不像传言那样,癫狂得什么都不知。

他明白,一个广阳郡公府的嫡女,换得镇守边疆的岳父大人,一份赤诚报国忠心,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接连二三从邺城传来的消息,让高长恭和郑楚儿难以置信。

“国公,夫人,你们不知道,漳河的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丢在河里的死尸,绵延数里。”

传来的消息,打破了郑楚儿温馨舒适的生活。

郑楚儿看到高长恭的手,握得紧紧的。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一整日都不出来。

“我大齐,又要重蹈前世的覆辙了吗?”

书房里,高长恭眉头紧锁。

但接下来的消息,更让郑楚儿担心。

皇帝病了,病得只能咽水,吃不下东西。

“女郎,姑爷………”

陪着郑楚儿站在书房外的翠柳,也为自家女郎担心,因为姑爷心情不好,女郎的心情也就不好。

“大齐的皇帝,毕竟是他的亲叔叔,在他父亲死后,他的二叔,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和冯翊公主一起,抚养他长大。”

翠柳点点头,哽咽道:“姑爷是个重情的人。”

齐国皇帝病重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长安。

长安的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迅请求皇帝宇文毓,诏令驻守玉璧的韦孝宽,速达长安。

“齐国皇帝高洋,已病入膏肓,高洋滥杀无辜,丧心病狂,今齐国已人心涣散,军心不稳,正是我大周进攻关外的好时机。”

宇文护上首,一个外表文雅,身体瘦弱的年轻人,听了宇文护的话,没有如宇文护的期望,表示赞同。

此人看上去,只要二十五六岁,却眼神沉稳,目光清利,只是,身子似乎有点弱。

他就是已故文皇帝宇文泰的庶长子当今大周的皇帝宇文毓。

所过之地,那些郡守和刺史,皆装聋作哑,就像没有看到元一仪一样。

元一仪的祖父和父亲,当年也是驰骋疆场的大将。那些武将出生的郡守和刺史,也打心眼里钦佩两位曾经的王。

想要有所作为,没有钱财,是不可能的。

元一珉知道,以他妹妹的聪慧,广阳郡公府的钱财,不会因此次高洋的屠杀,而散失一尽。

回到亲人怀抱的元一仪,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连忙派自己的两个小儿子,率领一队亲卫,前去接应郑珂和元一仪。

既然广阳王的女儿,如今已是郑孝行的儿媳,皇帝也不会为再难为他镇守边疆的功臣。

当元一仪平安来到西汾州时,王令瑜亲自走出刺史府,在城门外迎接自己的侄女、未来的儿媳。

在王令瑜的搀扶下,元一仪坐上了刺史府的马车。

此时的元一珉,已是西汾州的长使。

作为心腹幕僚,参与西汾州的事物决策,能接触到西汾州的核心机密。

元一珉以他的聪明能干,如今已是郑孝行的得力助手。

见到王令瑜,元一仪一下子扑到姨母身上,泣不成声。

“孩子,没事了,没有人敢再欺负你了。”

“兄长,元家酒窖的收入,还有土地上的收成,及房屋租金,早已经转移出了邺城。”

元一珉听了,心里惊喜万分。

威武雄壮的西汾州城楼,旌旗飘扬,好像在欢迎元一仪这个孤苦的女孩一样。

元一珉奔下城楼,掀开了车帘,看到了马车上憔悴的妹妹,也不觉眼圈发红。

“姨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