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郡王:开局纳妾薛宝钗》
红楼郡王:开局纳妾薛宝钗

040 暴利产业,启程回京!

普通人家咬咬牙,也能买上一块!

这种明显是准备走量了。

但也说不上是“薄利多销”。

厂长搬出这段时间烧制的样品,开始介绍起来。

产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高档工艺品,包括十二生肖、龙凤龟麟、仙鹤瑞兽、神仙佛祖等等。

这可比提着脑袋贩卖私盐好挣多了!

就连李泽听了,都想大骂“奸商”。

不过想想,自己才是玻璃厂的老板,到底没骂出口。

“不错不错!有了这三样产品,高中低档市场全占了,一定能财源广进!”

李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陪同参观的李香君和卢象升,更是震惊的全程合不拢嘴。

对于李泽的财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玻璃厂开工已经一个多月,仓库里积攒了不少产品。

李泽命人全部装船,等他回京直接带走。

对外就说是“澳宋洋货”,他只是个代理人!

这门生意利润太大,一年百万两银子都打不住。

虽说以李泽的实力,普通人不敢打歪主意。

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有这一层掩护,能省不少麻烦。

就算太上皇和广隆帝厚着脸皮开口,他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净!

在蓬莱岛住了一宿。

李泽给这里也安排了一套领导班子,并留邓世昌、姜铁山二人在此坐镇。

他对蓬莱岛的定位,首先是贸易港。

蓬莱岛有强大的舰队。

不但能保证客商安全,还能将天南海北的货物运到此地。

不管是南方,北方,还是周边国家的商人,都能在这里买到想要的商品。

他还打算组建一支货运船队,专门提供运输服务!

除了作为贸易港。

李泽还准备将这里打造成文化和科技中心。

主要的科研单位、各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天文馆、报社、医院等等,都将修建在这里。

前期主要是内部使用。

等到条件成熟,比如李泽拥有了更多地盘、军队,甚至拿下半壁江山。

这些设施将会对外开放。

作为启迪民智、传播科学的一个窗口!

不过,这里毕竟是在岛上,自然禀赋有限。

不会大规模发展工业。

后期只会保留少量工厂,如蒸汽铸币厂、船舶修理厂、服装厂、食品加工厂等。

而像现在的水泥厂和玻璃厂,都会全部迁走,以保护岛上的环境。

不过这是一个长期规划。

估计要等很多年后才能全部实现!

第二天一早。

李泽带着李香君、卢象升等人离开蓬莱岛,来到了登州城。

登莱节度使孙元化收到消息,连忙亲自出迎。

“王爷此行,转战数千里,杀敌十万众,救社稷于危难,必能名垂青史!请受下官一拜!”

说着就要当街下跪。

李泽连忙上前两步,将他扶了起来。

还别说,被这么一位年高德劭的老臣如此吹捧,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哈哈,此战能够如此顺利,老大人也是功不可没,最近怕是要高升了吧?”

李泽笑着问道。

“托王爷的福,应该是要入阁了!”

孙元化也没拿李泽当外人,当即低声说道。

“恭喜恭喜,以后就要叫您孙阁老了!”

李泽闻言,十分高兴。

他和孙元化虽然不是同一个派系,但两人私交甚笃。

孙元化还曾受过李泽的大恩。

他能入阁,对李泽绝对是一件好事!

而且,他升官了,也能空出登莱节度使的职位,好让李泽运作!

两人手把手走进府衙。

稍作寒暄之后,李泽说起了正事。

一是要用三万亩良田换龙口海边十万亩荒地。

孙元化略作沉吟,便一口答应了!

他以为李泽是看中了龙口港。

那不过是一个小渔港罢了,地方偏僻,算不得什么大事。

大周以农立国,一向不重视海洋。

甚至在大部分官员眼中,海洋只会带来麻烦,而没有任何利益!

孙元化作为登莱节度使,深受倭寇之苦。

对海洋简直有些深恶痛绝!

别说区区一个渔港,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想将更多海边土地送给李泽。

那样再有倭寇过来,有李泽挡在前面,登州百姓就不用受苦了……

说完了换地之事。

李泽又拜托孙元化,让他帮忙举荐卢象升接任登莱节度使。

这不是人情,而是利益交换。

以后合适的时候,李泽也会出手帮他们一次!

孙元化立刻答应了下来。

只是看向卢象升的眼神,略微有些复杂。

他深知这个下属的本事,也曾尝试过招揽,结果都被拒绝了。

原本以为他生性耿介,不喜结党。

没想到,最终却是投入了东平王爷麾下!

李泽在登州停留了三天。

其间他亲自主持换地,将龙口港和附近十万亩海边荒地,划到了自己名下。

据廖老介绍。

龙口煤田面积极大,足有300多平方公里,储量达10亿吨以上!

李泽划定的范围内,有两处煤矿区,足够开采的了!

接下来,廖老会亲自选定采掘点,并主持煤矿初期工作。

李泽给他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和物资。

随后便带着李香君离开登州,启程回京……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每种造型只会生产几件,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

不过价格也相当“美丽”。

这种玻璃价格最低,一块三尺见方的透明玻璃板,只卖三两银子。

相当于普通伙计、力工两个月的收入。

“这些镜子也是为富裕之家准备的,不过不会卖的太贵,一面大穿衣镜也就二三百两,小点的镜子几十两就行,一些中等人家也能买得起!”

李泽等人来到玻璃厂。

最低都在千两银子以上,有些大件,甚至要上万两!

这些东西,是用来收割那些大富之家的。

厂长连忙道:“王爷说的是,我们这就准备!”

李泽点了点头。

厂长接续介绍起最后一类产品。

也就是普通的窗户玻璃!

李泽看得连连点头。

随即提醒道:“不光是大周内部,后金、鞑靼、高丽、倭国、安南、乌斯藏等国也不要漏掉!那里的贵族也很有钱,而且见识少,看到好东西更容易上头!”

因为玻璃的主要原料就是沙子、碳酸钙等等,成本极其低廉。

即便算上运费、损耗和其他支出,依然有十倍以上的利润!

随后是中档产品,主要是各种款式的穿衣镜。

相比起传统铜镜,乃至西洋人的镜子,这些玻璃镜都要好得太多了!

像大周的皇室、勋贵、重臣、豪商等等,都是目标群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