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快穿万人嫌逆袭:大佬都在火葬场》
快穿万人嫌逆袭:大佬都在火葬场

第1378章 年代白月光(24)

村里人哪有那个闲工夫。

他们已经关注到另外一件事了,那就是要选出新的老师。

按照大队长的安排,还是要再选出两位新老师来,但是呢,这一次就不从知青点那边选了。

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做什么,大队长竟然还找人监视着他们。

之前也没感觉到啊,他们还是我行我素。

谁能想到这就被抓到把柄了。

一听说不从知青点那边选人了,村里人开心极了。

他们真不喜欢那些人,每天眼睛好像长在头上似的,不用正眼看他们,还不好好给他们传授知识。

这种人当老师,那就是没有品德,他们被他们害了,那不是倒霉了。

慕建平直接表示会给全村人机会,开大会,大家一起选,只要小学以上的都可以报名。

他还特意强调最好是女同志。

工分实在是比较低,即使这个选老师的事,没有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引起多么大的震动来。

慕建平倒也不是说一点机会都不给知青们了,他不可能做那样的人,给人家留下画饼,还以为他们歧视知青呢。

他只是让知青们和村里的人一起参与选拔,选出是谁就是谁,谁爱报名谁报名。

知青们自然是读过小学的,连这种文化水平都没有,他们白在城里长这么大了。

但是一群人都兴致缺缺。

他们早就看出来了,村民们就不欢迎他们。

是,他们干活不行,还有时候总是给人家拖后腿,人家有理由看不起他们。

但是被人看不起的滋味,总还是有点难受的。

而且那工分实在是不算是什么太大的诱惑。

那两个乐意一起教书的,也不过是想偷懒。

只要不下地,他们做什么都行。

现在呢,大家对这个位置没有多大兴趣,讨论了一番以后就抛之脑后了。

别人都不觉得这个位置能选到他们,慕如月可并没有这么觉得。

这段日子慕如月可以说是头悬梁锥刺骨了。

能学习的时候倒不觉得,一旦她学习的机会被剥夺了,重新摸到书籍,慕如月甚至都要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了。

她想要当扫盲班的老师,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一定要全力以赴才行。

慕如月心里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段日子,这个大家庭的人对她的态度好了一点点。

没别的,就因为她搬出了慕宁的名头。

在别人眼里慕宁很刁蛮,但是在这一群把权势看的什么都重的人眼里,那慕宁的身份就珍贵了。

人家可是大队长的女儿,村子里就一个大队长,慕宁在古代就是土地主的千金大小姐。

慕如月能跟她搞好关系,家里的人也不敢对她有多大的抱怨了。

而且他们都很清楚慕宁那个妈有多么的泼辣难缠。

但是慕如月只说她干完活以后想读读书,并没有说出她要去竞争扫盲班老师这件事儿。

她要是说出来了,这一大家人是绝对不会让她去做的。

在这个家里面,慕如月就是任劳任怨的丫鬟,一天到晚都没有闲暇,家里人宁愿翘着脚唠嗑,也不愿意搭一把手。

慕如月恨不得被他们当成一头驴累死。www.youxs.org

可当扫盲班的老师,慕如月的闲暇时间就被占去了,而且一般大家上课的时间,正好就在饭点前后,每次那群去扫盲班的人回来,慕如月爷爷奶奶才让一家人吃饭。

如果慕如月去当老师了,晚饭谁来做?那么多口子人呢,做饭多累。

那一大家人怎么可能愿意?

料定他们不同意,慕如月连说都没说。

她一定要反抗命运,她不可能把自己活活累死在伺候这一家人上。

每个人都有尊严,慕如月不相信她会永远都困在一个小院子里,她要努力为自己争取。

她的想法一家人自然是不清楚的,他们还像看热闹一样讨论着扫盲班谁来当老师。

听着他们的讨论,慕如月非常聪明,一言不发。

只要她敢说别的话,她奶奶就敢用棍子抽她。

而到了第二天,准时开大会时,慕如月故意走在了后面,不跟那一大家人走在一起。

这家人也没看出什么不对劲来。

慕如月只有在干活的时候才有用,别的时候她死在外面,说不定这家人都不会管。

而且这种具体的时间的把柄,他们想耍赖都没办法,人家还专门带了个证人一起去看着呢。

这下好了,这两个知青再不想把老师这个位置让出去也不可能了。

一想起来村里人就对他们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那两个知青好像知道他们不讨喜,乖乖在知青点请了两天假没去上工,就怕被人家扔烂鸡蛋。

村子里的人一听,就跟冤情被澄清一样欢欣鼓舞。

那两个人毫不夸张的说,一时间腿都软了。

他们不好好教,人家也看在眼里了,要是还不主动离开滚远点儿,真说不定会怎么样。

再怎么说,他们跟这个村子里的人比,也还是外乡人。

对于这种浪费他精力和浪费工分的东西,他不想再说一句话,与其对他们教育,还不如快点去找新的老师。

之前呢,他们真不觉得这两个人有什么可恶的地方,毕竟他们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现在看这两个东西,真是哪里都可恶得很。

一点都不好好教,还占着位子不给别人机会,要不是大队长明察秋毫,说不定他们学习的脑子就被那两个知青给耽误了。

想了想,这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就老老实实不敢再继续就老师这个职位发表任何意见了。

看他们听话了,慕建平没说什么。

知青的素质没有提高上去,他不可能只给他们机会。

之前是觉得他们的文化水平高,愿意让他们去教书,现在看出他们的态度来了,要是还让他们去教,那还不知道是不是害人。

两个知青老师位置让出来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听说是大队长跟踪了一天,把他们两个人的行为都记录了下来,这才让他们两个灰溜溜的把位置让出来了。

要是人家半夜给他们套麻袋打一顿,那就太惨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