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1980:狩猎山水之间》
重生1980:狩猎山水之间

第2章拉帮结派

韩东方说道:“大山哥不能再偷东西了啊!我爸说我在偷鸡,就打折我腿。”

张明也附和说:“是的是的上次偷鸡、被我爹打的现在还疼。”

王大山一阵尴尬想起来了,以前一个月也见不到一顿肉,馋啊,馋怎么办,顺手牵羊呗!

前世狐朋狗友肯定不行,首先跟着你一起就要分钱,为人要正直老实,不然容易出矛盾。

王大山前世一直有两跟屁虫好兄弟,但是由于自己不务正业,这俩兄弟父母明令禁止,不许和王大山走的太近!

后来也经常偷偷找王大山玩,被发现后经历了多次的父母混合双打,逐渐的就不来往了!

张明连连摇头“大山哥那我们还是去顺手牵羊吧。”

老韩也说:“对的对的,还是顺手牵羊安全可靠!”

大山哥上个月邻村,上河村李龙兄弟两个带着五六条狗两把枪,遇到野猪群一死一残,这太特么吓人了,咱三这小身板还是别去了。

王大山一听,前世是有这么回事,将军难免阵前亡,打猎一个道理,既是猎人也是猎物,他们说得对,这座山里每年都得死十个八个人,这更加让王大山心里的想法坚定,组建狗群。

王大山把想法缓缓和二人说一遍,前世的各种画大饼,一顿忽悠,把他二人忽悠蒙了,一拍大腿干了!

张明站起来吼一声,大山哥走整只野猪去,韩东方也说:“走走走,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

王大山的眼角直抽搐,大饼画大了啊!拦下二人说,“咱们先收集资金买狗。”

王大山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计划与目标。

第一是飞龙(花尾榛鸡)下河村这旮瘩、称呼飞龙、体重半斤到一斤。

第二鹌鹑,个头虽然小,但是美味、用途广、好销售。

第三傻半斤(沙半鸡)这三种是小型飞禽,适合捕捉、种群特别大,在山里成群结队,每年都来祸害庄家,所以都是首选目标。

现在正是春夏季节交替,看不到脚印,不能下套子和地夹子,只能用最古老的办法,下诱饵、用网支起网罩扣。

王大山和二人说了想法,张明、韩东方都觉得可以,那么就用扣鸟网了。

网到是有很多,家家都有,和渔网差不多,一般都用来圈养家禽。但是要弄一个长三米,宽高一米的框架,就比较麻烦。

用木头制作一个,应该是最简单的方法。王大山看着张明二人,哪里能弄到四根三米以上的木杆,一米的要十多根,谁可以弄到?

韩东方、张明抓耳挠腮,一米的家里现在就有,四米那是大树了上哪弄去。

突然韩东方说道:“大山哥我知道哪有了,四福小学就有,他们准备很多四五米的竹竿,说是准备做国旗、咱们去借四根。”

王大山一听四福小学,这是我们附近四个村子,合力组建的小学就在这个山脚下。有四个村子,分别是上河村、和我们下河村、青山村、高山村。

说是四个村,其实每个村字距离就五六百米,跑步也就几分钟,但是说到借竹竿。

要是其他人去没问题,但是王大山几人经常偷鸡摸狗,去了得被校长赶出来。

那么只有顺手牵羊了,不对不对是借,用几天再悄悄还回去,决定好了,三兄弟就商量怎么不被校长、老师发现的情况下“借”。

韩东方说道:“大山哥、这个时辰小学放学了,咱们现在摸过去,跳墙进去,我知道竹竿放在哪了,这竹子不是啥珍贵物品,就放在学校大瓦房后院扔在大棚里。”

王大山一听果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就这么定了走起。

不到二十分钟王大山就到了四福小学,说起四福小学,我们四个村字也因此得名“四福村”,刚建立没几年在这十里八村,是很好的小学了,都是用的青砖白瓦。

学校一米多高的围墙,对王大山来说那就是如履平地,翻身而入那叫一个轻车熟路。

只看学校后院有个防雨大棚,是用来储存学校杂物的,连门都没有!放了一些桌椅板凳,粉笔黑板。

一进大棚就看边上有几十根的竹竿,不紧不慢的选了四根,婴儿手臂粗细的竹竿,每根都接近四米。

张明一人直接拿起四根就往外走,东西现在有了在哪制作,肯定不能回家,这要让王河知道少不得一顿揍。

在这个年代老爹就是一家之主,打个儿子那就是小菜一碟。

三人一合计,藏在村长家后院,村长陈来发家靠近大山,藏在这方便明早起来直接拿东西进山。

村长白天去村委会,保准没人发现,之三人又回家找了绳索还有网,一捆一米多的木棍。

至于饵料王大山三人明天,每人带一点就够,一切准备就绪,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安全”虽然王大山在大岭山外围,但是野猪经常下山来村里打秋风,这要是遇到那就嗝屁了。

防身要用枪,王大山家有一把老猎枪,打一枪装弹一次,但好歹是枪,接着就问张明、韩东方谁家有枪。

韩东方说我家有是有,但我不会打枪啊!王大山白了他一眼,这和没有有什么区别!

张明又说道:“我家有、我会开枪,明天偷偷带出来。”

王大山点头道:“那明天我和张明带猎枪,老韩你带一把刀,对了再带三五根钢钉,要长的到时我有用。”

韩东方说道:“没问题、韩东方的父亲是钢铁厂工人,家里刀具铁器不少,一切准备妥当。”

再约个时间集合,王河都是六点上工,王兰也会去田地。

这个时候已经是个体户了,土地都分配个人了!所以母亲会去自家地里、除草。

那就六点半村长家后院集合,躲着点人,王大山一边嘱咐二人一边往家走。

这二人张明性格憨厚直爽,说白了没心眼,再加上80年代人纯朴,每天就想着能吃饱饭就好了,哪有心思想那些歪门道。

韩东方虽然有些聪明,但是也一样,人不坏可深交,想着想着还是不放心。

王大山交代道:“回家可别说漏嘴,被发现别说上山了,大门都出不了。”

二人信誓旦旦的说:“大山哥你就放心吧,王大山点头咱们先瞒着,等咱们赚钱了家里就肯定不反对了。”

王大山刚进门,就闻到“香气四溢”,肯定就是大鲶鱼炖好了,但随之而来是一道充满“杀气”的目光。

就听一声暴喝,你个小王八羔子还敢回来,我特么一看你就来气,吓得王大山浑身一哆嗦,这是爹对儿子的绝对物理压制!

王兰听到喝骂声,赶紧出来救援,“王河有啥事吃完饭再说,大儿今天给你抓得鱼、说给他爹补补身子。”

王河高声道:“你就惯着他,你知不知道这个工作我花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钱才给他争取来,这个孽障没干两月就被开除了,我王河这老脸往哪放。”

王大山一听心里默默吐槽,感情不是我丢了工作您老生气,是您丢脸了才削我出气。

但是这次王河是真的生气了,以前犯错也就打一顿,绝对没有隔夜的仇,很少有第二天还发火。

在老妈王兰好说歹说的情况下,王河终于不说话了。转头就看到窗外二姐王美娜和弟弟王大江,赶着一只一百多斤和黑猪回来。

王兰赶紧说:“大山快去帮你姐姐弟弟把猪赶回猪圈,王大山也是松了口气!赶紧跑出去。”

二姐王美娜看了王大山一眼“三弟你回来了你这次可把爸气坏了!”

四弟王大江也说:“是的三哥,爸爸说了要把你腿打折,听得王大山一哆嗦,压力甚大啊!”

王大山赶紧打断话题,二姐四弟我今天抓了条大鲶鱼,咱们把猪赶进猪圈,去吃饭,姐弟二人一听吃鱼,馋的口水都流下来了,这都一个月没怎么吃肉了。

二人面黄肌瘦的,一看就营养不良,匆忙回屋,进屋王大江就大喊、妈妈好香啊!

王兰已经把饭菜端上炕桌,在这个年代东北农村都是四角炕桌,二姐、四弟迅速上炕坐下。

王大山斜眼瞟了下老爹,一看消气了应该,也迅速挨着王兰坐下。

主食玉米饼,东北大部分人的主食,玉米磨成粉,家家都自己种植、这样会节省花销。

大米白面那都是一个月吃两顿改善下,七八斤大鱼被一家五口人,吃的只剩下一根鱼刺,那叫一个干净,连鱼汤都粘着玉米饼吃了。

王大江吃的一直喊真香,其实这个时候山里河里猎物很多,但是大人都没时间打,各种工作农活多的是,哪有时间去打猎。

吃完饭王大山赶紧帮王兰收拾碗筷,其实是躲着王河怕他削我!

王河坐在炕上说:“王大山你最近多帮你妈干点活,再让我听说你偷鸡摸狗,看我不打死你。”

“工作的事等风声过了、来年我在想办法给你找。”

王大山赶紧答应:“知道了爸,同时心里松了一口气,王河这么说就是过关了!”

一个是自己对门的张明17岁,自己标准的小跟班,另一个距离自己家也没几分钟路程韩东方17岁。

王大山和张明,韩东方三人,十二三就辍学了。那是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随后兄弟三人沿着道路找个柴火垛(玉米杆),三人一头扎进去,找了个舒服姿势一坐。

王大山就开始说道:“有个赚钱的门路干不干,这俩傻冒还以为王大山要违法乱纪呢。”

张明说道:“一百九十斤。”

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己要是组建狗群,必须要有两个帮手,别的不说要是真遇到危险,也有人搭把手是不。

说找就找,王大山和老妈王兰说一声、我有事出去一趟。

就听王兰说道:“大山还有俩小时你爸下工就回来了,记得回来吃饭。”

张明应了一声:“好的。”

王大山一听,好家伙一米九,一百九十斤,一厘米一斤啊,张明这不是胖,是标准的东北壮汉。

随后二人相伴,去往韩东方家,也是在门外就喊!老韩老韩,不一会就见一个人,身高一米七左右非常消瘦,好像电线杆一样的人迎面走来。

韩东方说:“大山哥、张明你们来了快进屋,王大山直奔主题,今天有事找你,咱们找个地方聊聊。”

张明就在王大山家对门,来到对面,没进屋就在外面喊张明。不一会就见张明趴在窗户上大声回应“大山哥你咋来了,干啥去要去玩吗?”

王大山回道:“就知道玩跟哥走找韩东方我有事和你们商量。”

经常带着这哥俩去偷鸡,烤着吃,每次偷完都被对方找上家,爹妈赔钱又道歉,最后肯定免不了一顿鞋底子。

轻轻咳嗽一声缓解下尴尬,王大山对着韩东方、张明解释“这次不是偷,我们进山打猎,二人浑身一哆嗦,这比偷鸡都可怕!”

190的身高迎门而出,王大山也180身高,体重有七十公斤,但是和张明一比,就像孩童似的,这家伙健壮的不像人。

随口问了句,“张明你多重?”

答应一声、直奔张明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