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第2章风险投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做过赌徒的人都知道,想要单车变摩托,就要选择回报率最大的那支股票!

却说朱棣。

伴随着楚枭说完那番话,他半晌也没有作答。

“这你都不懂?意思就是,这人以后要当皇帝!”

“胡说八道,可别乱说,我什么都没听到啊!”

此刻,随着楚枭话音一落,围观的百姓都纷纷吓得脸色苍白。

但这就不对了,如果此人不认识他的话,那为何会说出这番话?

更重要的是,朱棣甚至有种被识破了的感觉,似乎眼前这青年从见面起就知道他的身份。

他到底是谁?

是他爹安插的探子,还是黄子澄他们派来的奸细?

“哼!”

“一派胡言!”

思前想后,朱棣只能冷哼一声并不接话。

不是他嘴笨,而是朱棣很清楚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纠缠的时间长了也更容易传出消息。

如今正式风雨飘摇的时刻。

皇宫内外对皇帝病入膏肓的讯息早已经戒严,而无论这青年到底是谁派来的,只要他今日稍有把柄被此人抓住,那都有可能会传到皇帝耳朵里。

话音一落,朱棣转身就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眼看朱棣已经被搅乱了内心,楚枭怎么会放任这个机会就这么从自己手中溜走。

“且慢!”

于是,就在朱棣转身欲走的瞬间,楚枭出言拦住对方道:“阁下可是不信在下的话?既如此,那在下便与你打个赌,若我输了随阁下处置如何?”

闻言,朱棣没有接话但却停下了脚步,而后楚枭见他虽不说话但却没走,就知道时机已到,便朗声开口道:“方才观阁下相貌,困龙之相下虽有鸿运之相,但隐约又透露血光之灾!”

“但此灾并不应在阁下身上,若在下没算错的话,不出今晚阁下家中必有至亲之人亡故,还望阁下珍重。”

嘶!

这番话楚枭说的很清楚,周围瞬间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没别的!

因为这条街上,但凡找楚枭算过卦的人都知道,他有好几次曾直接断定客人家中丧事。

并且,件件灵验。

不夸张的说,今早他说你家中有人亡故,下午你就得去准备后事,然而即使面对楚枭这几乎是在诅咒人的话,朱棣却片刻也没停留。

“阁下慢些,我再送你一句话!”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必要时想一想,或许能解燃眉之急!”而眼看朱棣就要远去,楚枭又送了他一句话。

“没什么好看的了,大家散了吧,散了吧!”眼看着朱高煦父子二人离去的背影,楚枭这才将桌上的银两收起来转身离去。

锦衣卫?

开玩笑,朱元璋能熬过今晚就不错,现在他最要紧的是整理出和朱棣下一次见面的话述。

一边想着,楚枭转身进了一家装潢不错的客栈,跟掌柜的吩咐一声后便直接上了天字一号房。

可刚关上门,楚枭便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浊气。

一时间,激动和紧张等复杂情绪充斥在他心头,让楚枭久久不能平静。

虽说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的心性不比朱棣差,但楚枭很清楚眼下时局不容乐观,想在这个时期逆流而上就必须站稳队伍。

朱棣是个不错的选择。

要知道,这几十年来大明在朱元璋手中,经历了战火、北伐蒙古,再到后来的休养生息,如今已经隐有盛世趋势。

然而手握朱元璋这如此夯实的遗产,朱允炆甚至都能让朱棣逆风翻盘,可想而知靖难的胜利是必然的。

常言道,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那既然顺势而为就能一飞冲天,这么好的机会他岂能错过?

想到这里,楚枭努力平复了内心的激动后,来到窗户前看着下方来往的行人再次思索了起来。

根据他的判断,朱棣应该已经乱了心神。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按照他对人心的把控和历史的记忆,那今晚朱元璋只要突然暴毙,朱棣就必然会起反心。

只要反心一起,那就无法熄灭了。

朱棣是什么人?

现在的朱棣,可以说是个为了能够完成霸业而绝不认输的人。

那既然如此,自己就必须在和朱棣再次见面之前,做好给他留下更深印象的准备。

想到这,楚枭便仔细思索了起来。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成为靖难第一功臣,并且还不用参与到靖难的战火当中呢?

一时间,楚枭思考的越发详细,然而他还不知道的是,朱棣回去后已经深深陷入了他制造的危机感当中。

对此,朱高煦反应过来后,连忙朝着四周围喊道:“大家别听他胡说八道,此人不过就是个江湖骗子,他的话不能信,也跟我们父子俩无关!”

一边说着,朱高煦还在用眼神示意朱棣。

朱元璋八成就在今晚暴毙!

所以,他要搏一搏!

最关键的是,虽然他也不能确定自己记忆中的历史内容是否准确,但方才说朱棣有困龙之相,是他用今天最后的机会查看了朱棣近期运势的缘故。

“足登天下?什么意思啊?”

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但论心机的话这么多兄弟里他也只佩服朱高炽而已。

所以他自然清楚,若刚才的话传到皇帝耳中绝对非同小可。

就是从这里开始,朱允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削藩新政。

更为重要的是,朱棣近期的运势中,有至亲之人离去的征兆。

并且,此兆已迫在眉睫。

根据他以往的经验来看,最多不过今晚就会发生。

他不用深想都能猜到,朱棣之所以满脸愁容肯定是因为朱元璋要传位的缘故。

根据历史记载,“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崩于应天乾清宫,下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同年,朱允炆灵前继位,次年改元建文,是为建文帝。”

不是他被楚枭“大逆不道”的话给吓住了,而是他心中在快速回忆有关楚枭的信息。

然而,搜肠刮肚一番后,他却根本对此人毫无记忆。

所以毫无疑问,朱元璋驾崩前夕就是朱棣当下最难熬的时间段,而作为藩王中最有实力的人,在朱元璋彻底对他放下心来前他的性命都有可能朝不保夕。

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楚枭才会故作高深的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

然而对于朱高煦的话朱棣却暂时没有回应,而在他观察楚枭的同时,楚枭也从始至终都在留意他一人的表情变化。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