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大明:开局三卦,朱棣拜我为军师

第14章九门皆降楚枭的第一道锦囊妙计

“先生,将士们已经都上船了!”而就在这时,一名将士忽然来报。

楚枭动用能力看着眼前的人,也立刻便知道他们都是早已经被朱棣训练好的人手,无论航行到任何地方他们都会忠于他和朱棣。

于是,楚枭默不作声的看了眼火光冲天的北平城,随后一挥手道:“杨帆,启航!”

顷刻间,各种嘈杂的喊声在燕王府各营房里回荡着,而、十几名传令兵在弄清楚了缘由后,立刻分八个方向直奔燕王府外。

这一刻,靖难的第一战打响了!

至于说朱棣为何有胆量以八百甲士起兵,这还要从他驻扎北平多年来的缘由说起。

...

靖难第一战仅仅经过一夜的时间,北平九门就已经被朱棣尽数占领!

此刻,朱棣站在北平城楼之上,俨然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北平真正的主人!

同时,除去战死者之外,如今北平九门归降的兵力已经直逼五万余人,而就在一炷香之前他已经将朝廷派来的官员斩杀祭旗,并派遣了使臣向朝廷宣布,即日起兵靖难!

当然,只有朱棣自己最清楚,他哪里是什么清君侧,靖国难?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从这一刻起他们每个人都和朱棣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必须拼尽全力的去打!

打不过就是株连九族,打不过就是身败名裂!

只有将皇位上的那个小皇帝拉下马,他们才能够从反贼而摇身一变成为开国功臣!

至于粮草?

他娘的!

老子都当反贼了,哪还缺粮草?

朱棣也很清楚,没有粮饷当然是去抢,如今他的军队其实就是一群土匪,而且是有纪律有组织的土匪!

大军过处寸草不生,这句话不是没来由的!

想到这里,朱棣更是忍不住激动地攥紧了怀中的三道锦囊!

没人知道,他昨夜为何会毫不犹豫的起兵造反,并打着靖难的旗号连夜夺下北平九门!

想到这里,朱棣忍不住再次打开了昨夜的那第一道锦囊,而入目处只见那锦囊里的密函上抬头便赫然写着一行大字——定下险计,坚守北平,大宁借兵!

再往下面看,密函上赫然写着许多蝇头小字!

“燕王手无调兵权利,若要靖国难唯有深夜起兵,趁乱占据北平九门,想必道衍大师已然想到借兵之法,待燕王占领北平九门后,朝廷必派李景隆出征伐燕,然燕王需即刻前往大宁借兵,而世子朱高炽可固守北平,待燕王即将抵达大宁时拆开第二道锦囊!”

没错!

这便是朱棣为何在看过锦囊中的计策后,会毫不犹豫的直接下令敲响点将鼓的原因。

因为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楚枭竟然会提前预判到他当前的情况,甚至还预知了道衍提前去安排了援军的情况!

如果说,在这之前他是绝不会相信的,可现在该怎么说?

道衍提前十天去大宁求了两万援军的事情都被猜到了,更别说楚枭的借兵之计更猜到了他心里去——坚守北平,大宁借兵!

半个时辰后!

中军大帐中,朱棣此刻眉头紧锁,而其他人看着锦囊中的计策也颇为震惊!

毕竟,他们前脚虽然占据了北平九门,但燕军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然而,锦囊中楚枭竟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将燕军面临的问题悉数算到。

不仅如此,还为他们想到了破局之法!

要知道,朱权手里可是有八万甲兵,麾下的“朵颜三卫”更多是由骁勇善战的蒙古人组成。

如果能从他手中“借兵”成功,那么此战就有了足够的本钱。然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北平的安全。

万一城破,燕军就失去了根据地,只能在各座城池之间游离。

没有粮草接济,兵败被灭只是时间问题。

但就在此时,却见一直没开口的朱高煦忽然站起身道:“爹!孩儿愿意留下,镇守北平!”

什么?!

瞬间,在场的人都诧异的看向了朱高炽。

朱高煦第一个跳出来喊道:“老大!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爹能留给你的军队只有不到一万,以一万兵力抵抗数十万大军,就算北平城易守难攻,你也不可能抵挡得住!”

“是啊大哥!”而这时,就连朱高燧也忍不住说道:“如果你被破城,咱们一家人就全完了!”

可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时,却见朱高炽摇了摇头道:“爹!您就信我这一次,我想军师既然这么写,肯定也有他的用意!况且,北平原本是元大都,城高池深,想要破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说朱棣只有领兵权,并无调兵权,其余镇守北平各地的兵马,还“牢牢把控”在行都指挥使司手上。然而,朱棣多次在北平痛击蒙古,九门各部的兵马多数早以将朱棣当做军魂!

更重要的是,道衍和尚不知是从何处借来来了两万兵马!

十五艘战船一字排开,简直霸道的不讲道理!

想到这楚枭兴奋了起来,要知道这些战船可都是以福船为雏形打造的,能良好适应远洋水深、浪大的特性,更能发挥出适航性、浮性、抗沉性、快速性和耐波性的要求。

届时,靖难之役才算真正打响!

一炷香的时间后,惊雷一般的鼓声在燕王府里炸开了。

在朱棣发动夜袭的一炷香时间后,北平九门就腹背受敌,眼看着就要被朱棣破门!

...

但这才说的过去!

想到这里,楚枭回头看向了眼前的战船。

这哪还是之前游湖用的花船,外面的装饰去掉后立刻露出了里面狰狞的铁甲。而且每艘都至少有三十多米长,加起来至少能容纳一千五百多人。

并且,每艘船上都配备了火铳手和不下两门火炮,在战船的末尾还加上了精铁打造的螺旋桨。

“怪不得,史书记载燕王能以八百甲士起兵,有道衍那个老和尚的布局,估计两天之内北平九门就要被占了吧?”而看了许久,楚枭终于忍不住松了口气。

此前他就看过了朱棣的运势,虽说早就怀疑道衍那老和尚的手段,但他也没想到竟然如此有效。

哗啦啦!

顿时,随着几十面巨大的黑帆升起,十五艘战船纷纷顺流而下,从运河直入码头河道!

朱棣镇守北平这么多年,再加上道衍那个老和尚的权谋,他们肯定一早就开始布局了。

照这样下去,不出意外朱棣必然能以燕王府为跳板,在短时间内迅速吞并北平九门的几万兵马!

与此同时,一位身穿蓑衣的青年,站在城外的战船上眺望着北平城里燃起的火光,目光中也满是亢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