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第63章巧遇

对于潘凤半开玩笑的询问,尹玉书没有丝毫在意,反而是颇为自得道

“哼,我跟你可不一样。我家虽然只是个经商的,但我自小就聪慧,被冀州有名的大儒乐隐收入门下,如今更是得举了察廉,今年晚些就要去雒阳赴任了。”

潘凤点点头,心中诧异,没想到这还是个‘举人’,同时心中也大致猜测到了是哪家保举的他。

中山相府占地极大,而且还位于卢奴城之中最繁华的核心地段。虽然面积比后来修成的孝王府少了一进,让出来中山国第一豪宅的位置。但和孝王府那股扑面而来的暴发户气质相比,相府中考究的园林景色以及其中万卷藏书,让其在中山国文人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而中山相府也并非张纯的私产,而是自从高祖时期便建立起的国产,每一任来到此地上任的中山相也只有使用权而不具备所有权。

帝国崇武,所以武人有每月一度的小比。而秋分时的赏月活动,便是文人一年之中难得的狂欢。

虽然察举最初的本意是乡中共同选举,但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每个科目却都基本上被当地大族垄断,而后诏举的出台更是意味着连同天子都默认了这个现状,天下豪族也因此有了世家与非世家的区别。

而只有手中掌握察举之权,能够保证家中权势稳定传承,才能被称为世家。

而中山国虽然人口过六十万,是天下有数的大郡,但因为一直是王爷的自留地,世家势力相对被压制,就连岁举四科都没有完全开设,只有孝廉、茂才和察廉三科,分别被刘、耿、游三氏瓜分。

“游氏赘婿啊。”潘凤点点头,继续玩笑道。

“我倒是想。”听到潘凤这话,原本还满脸得意的尹玉书却露出了苦涩之意“可游氏两位小姐,小的还未及笄,大的那位虽然美艳无双,但眼光却是挑剔异常,每年登门访亲者无数,却都被她刁难了回去。入赘游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潘凤此前根本就没有打听过这方面的消息,自然对此一无所知,此刻听着尹玉书的牢骚,也只能点头附和。

尹玉书一番长吁短叹,仿佛不能入赘游氏已然成为他人生当中最大的憾事。

“不对!”可随即又反应过来“我和你说这个干嘛!”

“快快快,别磨蹭了,让我送你出去。”

“一会国相来了就晚了,我听说他最近新收了一名心腹爱将,脾气暴虐的紧。若是被他发现有军士在此厮混的话,可没你的好果子吃。”

而就在尹玉书拉起潘凤的手,准备强行拉他出去的时候,众人的议论却突然停止,全场陷入死一般的静谧。

“国相驾到。”

所有人也都清楚,被孝王牢牢压制数年的国相张纯已然重新大权在握。过去一个月当中,中山国的官场也是一改过去数年的死水一潭,虽然未曾摆到明面之上,但在消息灵通的人士眼中却早已是乱流涌动,许多过去比较明显开罪了国相一脉的官员都整治,甚至就连一些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也在努力疏通关系,生怕自己也被这股变革浪潮席卷。

但这也意味着,官场空缺出了许多位置亟待分配。

而如今潘凤对于中山国官场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中并没有尹姓的高官,再加上玉书这个名字还是两个字,在这个时代属于贱名,便反问道:

“那尹兄你为何能在此?莫非是入赘到了某家?”

“我为什么不能来?”面对有些自来熟的尹玉书,潘凤不解反问道。

廿七日傍晚,华灯初上,中山国相府外车马如龙,来往宾客在府中管事的殷勤招待下进入囊括了半条街的相府之中,各种‘兄台’‘大人’的称呼接连响起。

而此次赏月之会,自然也就成了有心上位者绝佳的表现舞台,献宝、作赋甚至哪怕只是几句合宜的贴己话,在不少人心中都相信能够让自己得到张纯赏识。

暮色时分,潘凤身着一身全新的玄色军装抵达相府。

而潘凤刚在相府当中走了两步,就意外遇上了一位熟人。

“你一个小小的屯长,你说为什么?”尹玉书上下打量了一番潘凤“能来参加这次赏月大会的无一不是中山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要么就是他们的族中小辈,你一个兵头就算换上了一身新的军装也还是不够格。”

“听我一句劝,趁相府管家没发现以前,你怎么混进来的就怎么回去吧,实在不行我送你出去也行。”

潘凤有些诧异的看了尹玉书一眼,没想到这家伙不仅人傻钱多,竟然还意外的仗义。

和相府上前迎接的管事确认完身份之后,潘凤谢绝了引导,孤身向着相府中走去。

虽然众人将此次赏月之会看的很重,但理论上也只是个好友之间的聚会,并非什么正式的官府集会。所以许多卢奴城的大人物除了自己亲自到场外,也带来了自己看重的子女,既是助他们打通关系为日后打算,也有和同龄人交好,方便婚配的想法。因而这场赏月虽然隆重,并却显得没有那么肃穆死板。

汉代没有科举,官府选拔人才除了征辟这种BOSS直聘方式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察举制了,由地方考察选拔人才继而推荐到中央任选。自高祖首创直到武帝时成型,最初只有孝廉一科,随后科目不断增加,出现了考察品行的孝廉,考察才学的茂才,考察廉洁的察廉以及考察人综合能力的光禄四科,只要在郡国设立便每年都能选举一位,被称为岁举。

而除了这些常规科目之外,皇帝还会因为某奖赏功臣而在其家乡设立诏举,名称不一而同:孝廉方正、至孝、敦厚、明法科、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等……

“咦?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潘凤记得此人名叫尹玉书,还曾高价买走了他手中的猪首,不知道做什么用处。

对于隶书还写的歪歪扭扭的他而言,起初是并不想来参与这个属于文人墨客的赏月之会的,但没办法,作为打响消解孝王权势的第一人,潘凤已经被众人视为张纯的心腹爱将,张纯明显也有意拉拢绑定潘凤,所以即便是这种场合也专程压邀请了他来参与。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