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第17章槐里侯

曹操闻言,脸色大变,不解问道“不知潘兄所言何事,竟如此紧要,耽搁半日都不可吗?”

潘凤再次摇头,长叹一口气道

“曹公有所不知,昔日我为一小卒之时,黄巾肆虐,官兵只能勉强自保而无暇他顾。唯有皇甫将军挽狂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我就心向往之。

由于幼时太过顽劣,和家世出身问题,他在朝中的口碑一直都处于鄙视链下游。哪怕是靠着货真价实的军功,升任到如今这个西园典军校尉,也做出了杀威棒杖毙巨宦蹇硕叔父,以及随袁绍投到当朝大将军何进帐下等举动,可他在雒阳城中却依旧不受待见。

久而久之,曹操也已经有些习惯这样的风评,也习惯了利用常人对他的印象来实现不怒而自威的效果。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今日奉命来请一位新入京的孝廉,这个来自冀州的家伙却反倒如此懂事。一上来便是一声此前从未有人如此称呼过自己的‘曹公’,简直戳到了曹操的心窝中。

“正是,所以烦请曹公替我向那位大人物致歉。待到我今日拜会过皇甫将军之中,明日必定亲自上门赔罪。”潘凤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皇甫将军确是人杰,昔日我也随其征战,只是许久没有拜会过他老人家,不若待会我随你同往可好?”没有完成大将军交待的任务,虽说不会有什么责罚,但曹操总觉得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再加上和潘凤聊的如何投缘,当下也就动了同行的念头。

“好,曹公且等。”潘凤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转身交待马车当中的徐庶牵招两句,让他们先随着门人入住郎署当中。吩咐完毕之后,潘凤拱手向曹操示意,接着便与曹操向着槐里侯府上走去。

可是当二人提着礼盒来到气派的槐里侯府前时,却发现这座宏伟的侯府此时开着半扇大门,但却并没有门人执哨。院中草木也是十分萧条,与其所处的金贵地段显得十分违和。

虽然大门是开着的,但潘凤还是制止了曹操想要直接步入的想法,而是规规矩矩扣动闭合的那半扇大门上的门环,通知主人有客人拜访后,便老老实实的的待在门口。

全程没有越过门槛半步。

过了许久,才有一名中年男子来到门前,看着二人打扮和手中所持礼盒,眼中竟是闪过一抹疑惑之色,出声问道:

“二位公子此来何事,莫不是认错了大门?”

面对男子的询问,曹操整了整衣襟,朗声道“西园典军校尉曹操,与新晋孝廉潘凤,特来拜会皇甫老将军。”

由于此前是对方的属下,有这样的情分,再加上这座偌大的侯府实在显得有些蹊跷,曹操有意动用了炁力,声波很快就传遍了几乎整个侯府。

但让曹操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回音还在院中回荡时,一声明显带着不耐烦的轻声在自己耳边响起:

“滚,不见!”

“这就是受人尊敬的感觉吗?真好!”

潘凤不知道的是,自己不过下意识的一句的无心之语,就让曹操在心中已经将他引为知己。

二来,自己作为军功擢升,又出自冀州,虽然没有接受过皇甫嵩的直接管辖,但也可以勉强算得上的有些情分。自己拜在他门下,不至于显得太过唐突。而同为军方大佬,自己也有充足接近何进的缘由。

脸上真实的闪过一抹为难之色,潘凤沉吸一口气,毅然摇头到:“曹公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此来雒阳,除了报销朝廷之外,还有一件事是非做不可的,不若等到我了此心愿,再随曹公前往可好?”

潘凤可是记得很清楚,上次模拟当中那些京中名流得知自己首先去拜会了何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自己在京城当中的消息渠道也因此变得十分受限,最后被迫彻底绑上了何进的战车当中。

而潘凤这话落在曹操耳中,自然就被理解成了另一种含义。

“咳咳”

为了抑制嘴角想要翘起的想法,曹操清了清嗓子。随即正色看向潘凤,尽可能平静的说道:

大将军何进,朝中真正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大人物,来邀请他了。

而同时,由于牵招的师仇和毕岚的翻车渴乌,潘凤也必须在宦党那边发展一定的关系,找机会将这两件事调查清楚。确认是十常侍当中哪一位杀害的大儒乐隐,也摸清毕岚的底细,最好是能得到相关机关术的功法和人才。

而经过潘凤一路思索,所能想到最好的破局办法,唯有几乎是一己之力平定黄巾之乱,威震天下的皇甫嵩。

一来,其如今赋闲在家,又在朝中颇具美名,与如今朝局各方都没有太多利益瓜葛,是個不会得罪人的安全选择。相比起直接拜在何进门下,有了许多回转迂回的余地。

说完又想起自己原本的目的,又正色道“今日我此来,既是听闻了潘兄在冀州壮举,想要见识英雄样貌。同时也是替人传话,有位了不得的大人物相邀,希望潘兄能够随我同去。”

听着曹操所说,潘凤在纳闷这次曹操为何态度比起模拟当中好了许多的同时,心中也是一沉。

后来皇甫将军担任冀州牧期间,恢复生产,减免税赋,更是让我无比崇敬。只是没想到等到皇甫将军离退赋闲,我也未曾等到一次面见的机会。此番我到京城之中,便立誓首先要去拜会皇甫将军。”

“皇甫将军,可是昔年威震天下的皇甫嵩老将军?”曹操向潘凤确认道。

而自己若真想要从未来半年的太师动乱当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但若是此刻应允,首先拜会何进,那自己在满朝百官心中,就会牢牢打上外戚何进的烙印。虽然明面上依旧风光,但实际上却是几乎堵死了在文官和宦党那边发展的可能。

“潘兄此来雒阳,人生路不熟,难免有诸多不便。曹某不才,但对这京中事物还是略知一二,若是潘兄日后遇到什么麻烦,尽可找我便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