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宿命之崛起追源之阴山墓巢》
宿命之崛起追源之阴山墓巢

第13章天气使然

全班同学就是一愣,似乎都表示不知所以。

“你们老季没有说么?”

“没有呀?”众人齐声回答。

考古专业,历史课可是必修课,历史老师老卢曾在课上说:你们看电视剧,古代人打仗,很多场景是不是都是在沙漠地区,所以我们常常听到驰骋沙场,久战沙场,血染沙场,而辛弃疾也有一句“沙场秋点兵”说的便是咱们西北部或者是边疆一带。

西(Xi)安(An)可是十四朝古都,自然也是古代的修罗场。特别是陕西北部地区是一大片成片的沙漠群。春冬季节,通常是干旱少雨,加上气压影响,大风从北部往南,一时卷起沙土千层。

这不,才来西北大第二个月就正面刚上了一次特大沙尘暴。

接着马上就有人附和,然后一个一个默契地加入其中。“彭老师,彭老师”一下子,星星之火便燎了原!班级里回荡着起伏不定的声音“彭老师,彭老师,彭老师……

来自摄影师的照片

二百公里外的邢警大队,一个视频在屏幕上被点击播放。

画面的开头是一片漆黑的音频:“大家好,我是摄影师方州,这组照片是我今年11月8日去雁秋坪野拍的时候拍下的,起初我也没觉得什么只是普通的拍摄,可是后来我再处理照片时发现……”

说到这里,方州突然间沉默了,显然他的内心的波动巨大。声音的那端也传来他变得急促的呼吸声。只听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然后他用有些恐惧地声音说道:“我在处理照片的时候,看到……”

说道这里他再次停顿了下:“看到,落叶下居然隐藏着一辆车!!!”

这“一辆车”一字一顿的从那方州口中挤出来。在坐的警官心里听着都是一惊!仿佛自己听错了一般?野外树下藏着一辆车,你不是开玩笑吧。

此时音频结束,转而黑色的屏幕上慢慢出现一张张照片,大多都是一些选拍的树林。而照片上也出现了拍摄时间的水印,和方州说的是如出一辙,正是11月8日。

突然屏幕在一张照片中停止了。因为是录频。照片明显被鼠标点击了几下有些抖动,图片被一点点的放大。

画面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棵枫树。枫树旁的地面上布满红黄相间的枫叶落叶,一眼望去,叶影斑驳,层层叠叠,宛若一片红黄交错的海洋,让人看了是眼花缭乱。

此时,视频中传出了敲击声。那张照片快速被锐化,由模糊再到清楚,原本不被注意的照片角落,瞬间画质被提高。谁能想到,那原本不起眼的树旁的落叶堆里,居然真的露出了一半的汽车车灯!

“这是一周前我们大同区片警收到的来自摄影师方州的报警。接到报警后3个小时后一共有2名警员带一只猎犬出警。结果到了现场,同样的位置,警员找到了那棵枫树,但落叶堆里哪里还有那车灯的半分影子,甚至一点人到过那里痕迹都没有!”

讲述卷宗的是刑事调查科员,王松。王松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们的技术人员也再三确认了那张照片真假性,没有被人工p图的痕迹。同时也再次联系了摄影师方州”

“方州同意届时有空会来警局,做一次更为详细的笔录。”

“按道理这样的案件原本不属于我们刑事组的范畴,但是前不久有农民去雁秋坪挖笋,在距离枫树林大概2公里的地方居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铲子,带回村里被认出这居然是盗墓常用的洛阳铲!”

一个没有人烟的树林,发现隐藏车灯,还有洛阳铲,这意味着什么?这不言而喻,附近有人在从事盗墓活动。

“这个案子涉及国家文物财产安全,上局十分重视”此时站起来说话的刑事局局长刘川。

“目前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查询的,据出警的警员王远和吕宋反映,雁秋坪一带,到处布满树林,汽车只能开到树林边上,绝不可能开进那片林子。”

而两位警员勘察了照片出现车灯处两公里范围,没有丝毫碾压的痕迹,那么那辆隐藏却消失的汽车是如何开进这树林,又是怎么离开树林的呢?而他们把车子带入林子的目地又是什么?”

“按理说这汽车这么庞大的交通工具都能带入和离开这片树林,且不留痕迹,那个明显的洛阳铲的出现显然是个bug,这和小心翼翼的盗墓贼的形象有些出入?”

“所以这边加派人手对雁秋坪方圆5公里范围进行地毯式搜索。是人就会留下足迹,留下线索,哪怕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查出个所以然来!”

泥中骨

沙尘暴后往往还伴随着雨水,因为灰尘充当了水蒸气凝结的核心,使得水蒸气不断地往灰尘区聚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雨水便从天而降。

好不容易过了两天“吃土”的天气,真的是在学校内部活动去哪里都是一路风尘仆仆。结果好不容易送走了阴霾,却迎来了持续的暴雨。

曾广一个仰面长叹“苍天啊!人生疾苦,就不能给点阳光,灿烂一下吗?”

也不知道是老天爷听到了他的请求还是雨确实下得够多够久了,这天气下午居然破开雨雾阳光普照,仿佛大地回春。

我用力地呼吸着沙尘后的空气,感觉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第一次经历沙尘暴的天气,才知道平时阴晴圆缺常态的冷暖,本身的普通却那么让人依恋。果然免费的就是无价的。

我听着我的Sony收音机:“经过沙尘暴和连续一周的暴雨天气后,西安终于恢复了晴空万里,但部分地区因为暴雨,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请听众朋友尽量不去少去山区地带”。

“喂,是110吗?我要报案!”话筒的一端,是带着口音的老人的声音。

山区,一个叫做林森茂的老人下午见天空放晴,按照往常,出门遛狗,呼吸新鲜空气。

可是正走着,狗狗似乎嗅到什么,突然变得不安起来,它绕着牵引绳,不断地咆哮和旋转。

“顺子,小老儿,安静点,安静点”

这顺子是林森茂老人和老伴小翠养的一条老狗,已经13岁高龄啦,自从小翠去世后老人就以狗为伴,几乎每天都会像小翠还在时那样出来散散步。

平时这老狗小顺子很是安静顺从却不知今天是吃错药了还是怎么的。老人慌乱中定睛一看原来是前面出现了一处塌方,大量的山石泥土滚落,挡住了前面的大半条路。

老人俯下身子摸了摸这狗顺子“顺,小老儿,好样的”

正在这时老狗小顺子却一反常态,突然挣开牵引绳的束缚,径直往前方跑去。老人则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愣在了原地。

可当他镇定下来,这老狗顺子也回来了。只是它的嘴上多了块东西。老人俯下身子一看顿时是瞳孔放大。

那顺子嘴里叼着的东西居然是一块骨头,按理说狗的嘴里叼着骨头不算什么稀奇。可是老人一看便知,那不是什么动物的骨头,而是一块人的骨头!!!

从校外进去校内,前方一片迷蒙,漫天黄沙,笼罩在头顶,遮天蔽日。说到遮天蔽日,我只见过月蚀,而这大白天的,整个世界都是灰蒙蒙仿佛是末日降临,不能想象这风暴的中心会是怎样的肆虐?

我用衣袖赶紧将口鼻遮住,但也就是几秒时间的暴露,脸被风刮到的地方一阵咧咧生疼。

下课铃响起,我以为就会像平时一样普通的下课。却听到彭飞老师讲了令人激动人心的消息。

“同学们稍等,布置的通史的作业,你们等这个月末回来的时候再给我”

“那么夏墟就是夏朝曾经都城的遗址,那里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群。为我们后期的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奠定了基础,也是建筑考古学的同学们一定要深入了解的。”

沙尘暴

此时我的呼吸变得不通畅,气息也变得急促起来。感觉鼻腔里面吸进去厚厚的尘土,呼吸起来带着土腥味。我慌忙将两边的衣领向上一拉,将头整个埋入到其中,只留下一个能够看路的缝,赶忙加快了脚步。

终于来到了完全遮挡的教室楼,我如释重负般脱下了外套,随手便是一抖,才发现手上居是一个厚厚的黄色尘土。

这是彭飞老师的课,他讲的是《考古学通论》,主讲史前商周。彭飞老师讲的非常细致,特别是商之前不被国际承认的夏朝文明,他特地很用心的讲了洛阳二里头夏墟。

此时我的眼睛不自觉寻找学霸黄书书的身影,我看见他听的极为认真,一只手还搭在书桌上做着笔记。

不得不说彭飞老师讲的非常出彩,不时还穿插一些夏墟的建筑图纸和出土的文物,不知不觉,45分钟的课就结束了。

意外的通知

没想到这东北的汉子一点也不糙,我一句谢谢,手就往脸上鼻子就是一通狠擦,那本来白色的纸巾一下子就黄不溜秋了。

通论课

彭飞,润了润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下面由我,你们帅气的彭飞彭老师代表教务处宣布:两周后,按照教研部的教学计划,安排你们去郊区参加为期一周半的田园考古实训!”

众人一下子是欢呼雀跃,彭飞也是面带微笑。然后其中一个学生起了个头“彭老师”说着还打了个拍子。

“作为建筑考古系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墟”这个字吗?

“墟字左边为土,右边为虚,虚原指大丘也就是空旷的地方,空旷的地方大兴土木,也就成了住所的意思。现在人们墟的意思就是本来有人住的地方现在没人住了,我们把这个地方做‘墟’,废墟,废墟就是荒废的地方。”

此时一旁的武成兵递过来一张湿纸巾:“擦下鼻子,会舒服些!俺们那旮旯的也有沙尘暴,但我们通常会带口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