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宿命之崛起追源之阴山墓巢》
宿命之崛起追源之阴山墓巢

第15章是盗墓无疑

“外加油条一根,茶叶蛋一个,对了你说的药理分析报告一会也顺便拿过来看看。”

曲阳阳此时心里一乐,答应完就跑了出去。

很快,一份简单的早餐被放在法医科一楼张家明的专属桌子上。张家明清洗了本来就清洗过度而泛白的手。慢条斯理地徒手拿着油条,细嚼慢咽起来。

清早,刑侦科法医室实验间的大门,被研究生曲阳阳推开。原本应该昏暗一片的实验室居然是灯火通明。

曲阳阳这小妮子的第一反应是实验室里招贼了。她想起了张家明有特地交代她。

“小绵羊,我要去城郊出警,走的时候记得把实验室灯给关了,可别忘记啦,年轻人可要节能环保呀!”

要说这法医,绝对的脑力体力双力工作者。一个晚上不眠不休,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她了解张家明对实验室的环境有着绝对的洁癖,一个面包屑都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他待在实验里是不可能有宵夜的。

而经过了一晚上的折腾,他肯定是饥肠辘辘,此时食物就在面前还能保持如此斯文,就这一点就很张家明!

通宵做的三件事

早餐过后,曲阳阳小跟班似的跟在张家明屁股后面。两人一前一后,顺着走廊各自走着。

“教授,您昨天做什么实验,需要您老人家通宵达旦?”

“对两块骨头做C14衰变实验”

“C14测年法吗?这个我知道,是根据碳14的衰变程度来计算出样品的大概年代的一种测量方法”

“总的来说是动植物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当它们死亡后,对碳的交换便立即停止,此时其碳14含量开始减少,减少的速度由放射性衰变决定,通过样品中残留的碳14含量,可以推测出有机物死亡的时间范围。”

曲阳阳好不容易逮到机会在张家明面前能表现下自己,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

“看来了解不错,但实际一个晚上我也只是完成了C14测年法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教授,我没听错吧,什么准备工作需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

“你知道骨头被埋入土层是很容易受到污染的,任何影响骨头C14含量的含碳物质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比如微生物降解的有机酸,土层石灰石和其他化合物等,所以昨天我做了一大部分工作便是对骨头样品进行提纯”

此时曲阳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提纯工作这么耗时间不知教授是否有先做个DNA对比工作?你知道有两块骨头”曲阳阳的手比了个剪刀。

如果两块骨头是属于同一个人,那么相同的实验便可以少做一组。

曲阳阳能想到的张家明自然也想到了。其实这通宵一宿张家明可不止做了一件事,而是三件事。他首先对于骨头表层做了细致检测。然后便从两块骨头采样做了DNA分析,最后才是对样品分组进行提纯。

“你这丫头机灵啦,能想到这一点是非常不错。但实验讲究数据性。分析的样品越多,得出的结论就越准确。所以自然我对两块骨头分别分组做了提纯。”

扛把子

“小绵羊,我先去打个电话,实验室最近从美国采购了一台新的14-Ams也就是碳14加速器质谱仪,你在实验室等我”

时间是早上7点43分,杨启恭一夜未眠,此时已经开车从酒店赶往林森茂老人的案发地点。

突然他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张家明。他马上接听起来。

“杨队,是我家明,昨天我做了细致分析,从同一块骨头粘着的泥土分析看,不是近地面的土壤。而且两块骨头中的头骨部分有细小的皮肤纤维组织,我怀疑有人盗墓!可能在墓里摸过骨头,或者将骨头带出了墓室!我已经联系了各大科室,对比DNA看看有没有有前科记录的人和这个吻合!””

“干的漂亮,家明,从林老那边的笔录来看,我也有同感,只是没有证据,不过现在有了,正好你的实验验证了我的猜想,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DNA分析表明,两块骨头不属于同一个人,但都是男性!至于之前说的年龄……”说到这里张家明停顿了下。

“最快下午2点能出结果?目前我的想法是加大现场的搜查,特别注意一些狭小的洞口或者一些带有遮掩的灌木”

“好的,辛苦啦,家明,你可是我们法医室的扛把子,做完实验好好休息下”

“你也是,刑警队的扛把子!”两人隔着电话会心一笑。

明朝人

碳-14有半衰期,大约在5730年间,它的含量可以衰减一半.当古人刚死亡时,碳-14的所在的比例不变,经过约5730年后碳-14的质量就减少一半,只要用仪器测出人骨、兽骨等生物遗骸中现有的碳-14含量,再根据碳-14所在骨骼中质量的比例与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们在多少年前死亡,进而可以推断与它们共存的遗存(诸如建筑遗址、墓葬或其它遗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由于张家明的准备实验做的很充分,加上还有曲阳阳这只小绵羊在旁从中协助,果然在下午2点前。准确说是才一点34分就提前完成了任务。

张家明取了所有分组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在校准了BP年份后,(报告的放射性碳定年结果是未校准年BP,其中BP是指公元1950年。)实验的结果是这两块骨头的年代都是距离现在380-400年间,张家明查了一下手机,这个年份大概就是在公元1603~1612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比他预想的100年,也就是清朝晚期还要早300年!

张家明立马激动地打给杨启恭,此时的杨启恭正好和刑侦局的同事在吃便当。电话一响,他一激动一双筷子都掉到了地上,他全然不顾,径直就是接起电话。

“什么,明朝人?”旁边正在大口大口吃饭的邢警们听到了老大为数不多的惊叹,都纷纷停止了手上的筷子。

“好,好,我马上打给文物局!”

发现盗洞

西北大学,教学楼,考古建筑课,幻灯片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不时切换。

“尸骨在墓穴中,通过泥石流导致的山体滑坡从古墓中流出是及其常见的现象,这个和古人死后土葬的方位有很大的关系。”

“假设葬的地方刚好位于山的边沿或者是水土流失比较多的地方,那么土质此时比较松软,就有可能因为泥石流,带动整个墓穴随着泥浆冲出来。像我们西(xi)安(an)这种干旱地带,雨水集中在九月后,那么发生的几率就很大”

果不其然,在锁定搜索的方向的情况下,众人的热情又多了几分。之前遗落的地方,那些比较隐密的角落这次都仔细的搜查。小洞穴,小窟窿,杂草丛,灌木丛,都一一被清理。如果说昨天的搜索是挖地三尺的话,那今天的搜索可以用无孔不入来形容。

突然,一声大喊,震动山峦。“快来,这边有个大洞!”

就在距离发现第一块小腿腿骨的地点800米左右的灌木丛里发现了一个70厘米左右大小的地下洞穴。洞穴的表面被很多杂草覆盖,甚至上面还被用土层掩盖。如果不是仔细搜索很难发现。

聚拢过来的众人往其内丢了石子发现,这洞穴居然深不见底。

杨启恭叫众人不要轻举妄动,急忙拍摄了洞口照片发给文物局,并打电话给武警大队。

2个小时后,也就是下午4点半左右,文物局和武警大队的人陆续到齐。

其中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俯下身子,在洞口附近看了看,只听他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没错这是一个盗洞,一个打得非常专业的盗洞!!!”

“好的,那您今个晚上会回来吗?我做的人体解剖药理分析报告想让您帮我再参谋参谋!”

“这去城郊来回要三个小时左右,今天去时间比较晚了,估计最早也得明天下午才能回”

“教授,我看你大清早就穿着白大褂,通宵了一整晚肯定没吃早餐吧,我这就给您去买楼下买您爱吃的狗不理,配上新鲜出炉的皮蛋瘦肉粥,那味道杠杠的”

还别说张家明还就吃这一套,肚子是咕噜咕噜就叫了起来。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张家明立马就转了性了。

早餐的俘虏

扫地乌龙

张家明的交代,萦绕在曲阳阳的脑海里,所以当她离开实验室前,自己亲手关了灯,走的时候还不放心,特地回头确认了下,而张家明没回来这灯却亮着。曲阳阳一下就害怕起来。

她在门边顺手就操起了扫把,然后是小心翼翼地巴拉身子往前走。仿佛这货自己才是贼一般。

只听一句“小绵羊,你这窸窸窣窣,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呢?”

“您不是说去城郊不回来吗,怎么就这么快回来了?”

“少说这有的没的,给我转移视线,拿着扫把难不成是以为咱们实验室招贼了么?我们法医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少看些韩剧,多从现实找根据,别老是胡乱猜想?”

此时张家明一语中的,曲阳阳的内心顿时无处遁形,她只能厚着脸皮说道“没呢,我的好教授,我真的是扫地!”曲阳阳灵机一动,这张家明是个吃软怕硬的主,又马上附和道。

想到这里,她觉得自己多虑了,她抓扫把的手是立马松开了一些。但她突然想起看过的很多电影和电视剧里警察监守自盗的戏码,不由得脑补了一些画面,又把那扫把握得更加紧了。

她慢慢走着,灯光下她和扫把的影子被拉的很长。

相比之下一旁的曲阳阳则是一顿狼吞虎咽。如果有人看见一定会觉得这两人是拿错剧本了,曲阳阳才是通宵的那一个吧!

曲阳阳边吃边看着张家明,觉得这个男人骨子里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奇特?明明通宵了一个晚上,却不见他眼里的疲惫。而且衣着头发没有丝毫的凌乱。这就是留德7年养成的铁一般的变态整洁纪律吗?

这曲阳阳听罢就是一惊,这不是张教授的声音又会是谁呢?她慌忙将原本半举的扫把头调转方向,假装自顾自地扫起地来。

“呵呵,教授,我,我在扫地,这实验室的地板有些脏,我扫地!扫地!哈哈”此时曲阳阳笑着笑着脸部就扭曲了起来。

走几步她突然就意识到自己可是在刑侦科大楼,试问有哪个贼敢在抓贼的警察这个太岁头上动土呢?更何况这可是太岁他的主庙,这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么?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