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儒圣养成系统》
儒圣养成系统

第9章四书六经

听着许守云询问,王靖直接回答。

“君子、正气、圣言、天理,此为四书。”

许守云认真聆听,前世的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许守云内心格外的震惊,不止是他,学堂内其他学子也纷纷露出惊色与向往之色。

呼风唤雨,上达天听,言出法随,这是何等的超凡啊。

“先生,那您入品了吗?”

中庸则是人生修养境界的道德哲学之作,名言名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论语为孔圣人与弟子对话交流,蕴含无数道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孟子则是,孟圣人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这当中也有诸多经典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些言论都出自于孟子。

许守云对四书的理解一般般,粗浅看过,记不住太多。

毕竟是前世看过的东西,过目不忘也是前几天得到的,记不清楚倒也正常。

所以他很好奇这个世界的四书代表着什么。

“敢问先生,四书所写何意?”

许守云好奇问道。

听着许守云询问,王靖没有一丝不耐烦,反而眼中更加充满赞赏,门生好学,是件好事。

“四书之首君子,便是教导读书人如何成为一名君子。”

“正气,则是指出读书人如何凝聚出天地正气。”

“圣言,则记载圣人言论,科举之题,大多出自于此处。”

“天理,则是如何教我辈读书人,如何压制心中欲望,寻找天理之道。”

王靖给予回答,将四书全部作答。

这个回答让许守云有些惊讶,这个世界的四书竟然与前世四书相差无几。

除了最后的天理有些区别,大部分毫无差别。

就是叫法不一样。

“那六经呢?”

许守云继续问道。

“礼、乐、武、御、书、数。”

后者回答。

“君子六艺?”许守云瞬间知道这是什么,不过少了一个射,改成了武。

这还有稀奇,读书人还要练武的吗?

只是不等许守云说什么,王靖则先开口:“这六经暂时不用看,这其中涉及到了儒家境界神通之说,所以六经你们往后可以看看,但不会出现在科举之上。”

“想要养气入品,亦或者科举高中,只需要熟读四书,外加上大儒注经即可。”

王靖开口,让人更加好奇了,前世六经可都是科举必考题。

却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六经,竟与儒家神通牵扯上了关系,让人好奇啊。

“大伯的书屋内,没有四书的痕迹。”

许守云稍稍闭眼,借助过目不忘的天赋,翻阅脑中书籍,发现没有四书痕迹,让人有些郁闷。

“行了,话有些扯远,继续识字吧。”

王靖轻声开口,让众人安静下来,紧接着开始继续识字。

但此时此刻的许守云确确实实没有心思继续识字了。

了解这个世界竟有如此不同之处,许守云现在满脑子都是儒家境界。

都不用王靖说,许守云都能猜到,若能儒家入品,胜过高中举人。

说实话,在不了解这件事情之前,许守云对科举充满着敬畏心,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穿越者,故而漫不经心。

可得知儒家境界后,许守云当真有些想法。

自己前世为了做好历史科普这一块,经常会去查询很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其中就有不少读书人。

譬如王阳明,朱熹,曾国藩,而这些人物都是儒家的代表性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许守云自然而然会去翻阅一些书籍,比如四书五经就是朱熹定下来的。

所以许守云莫名有一种自信,借助前世的儒家经义,自己入个品不难吧?

不敢说华夏几千年的儒家瑰宝在这个世界乱杀,但让自己入品成为儒家修士,许守云还是有这个自信。

而且通过大伯书房中的一些书籍。

许守云倒也知道,这个世界的儒家历史并不长,诞生时间很长,可真正中兴起来也不过两千年左右。

与前世相差不是很大,所以比不过是有可能的,但太差也是不可能的。

如此,许守云略有些心不在焉,一直到学课结束。

“多谢先生授业。”

所有学子站起身来,朝着王靖一拜,讲台上的王靖点了点头,但目光落在许守云身上。

“守云小友,老夫不太识得刘家,你带老夫走一走,不知可否?”

王靖的声音响起,惹来学堂众人有些好奇。

年龄小的还好,并不在乎,一些十三四岁的少年们,却内心有些嫉妒,长得帅了不起吗?

许守云也没想到王靖会喊自己,不过他没有迟疑,连忙走来。

“学生乐意。”

许守云回答,后者点了点头,便示意许守云带路。

当下两人前行,许守云走在前面,表现的很恭敬,授课之师,当以敬重,无关其他任何。

刘家宅子确实蛮大,毕竟一县豪绅,若没点底气也说不过去。

穿过走廊,来到小院,一路上许守云没有询问烦扰王靖,而是领着王靖熟悉刘家。

“守云小友,是否早已识过字了?”

半响,王靖的声音打破二人宁静,听着这话,许守云有些惊讶,但他没有否认。

“回先生,确实识过,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你于学堂当中,虽认真听学,可并无牢记之样,反倒是附和点头,老夫便猜到你已识字明书,尤其是后半段时间,更是无心听学,让人如何猜不到?”

王靖出声,让许守云恍然大悟。

“请先生恕罪,学生并非有意,只是心神全部落在四书之中,儒家境界之内。”

许守云连忙告罪,同时也产生一些愧疚,人家认认真真给自己上课,自己开小差,这就是过错。

“无妨。”

“老夫也能理解,毕竟守云小友寄人篱下,心有志气,也是合理。”

王靖摆了摆手,同时看穿许守云现在的处境与状态。

此言一出,许守云只能苦笑一声。

“先生当真深明大义。”

确实,自己如今寄人篱下,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不赶紧想出一条出路,未来日子更不好过了。

“小友莫急。”

“老夫见小友实乃璞玉一块,也有心雕琢,只是儒家境界一事,小友急不得,否则心急则乱,但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倒也不难。”

王靖出声,他确实看中许守云,无论是许守云的品性还是相貌,包括谈吐,都算是上上之佳。

悉心栽培一番,不会有错。

许守云听得出王靖弦外之音,当下作礼,有些喜悦:“学生愿拜先生为师,还请先生收学生为徒。”

他没有任何犹豫,自己现在的局势与环境,确实很不好,若能拜王靖为师,这对自己来说是件大好事。

只是王靖摆了摆手,面容温和:“守云小友,拜师之事,事关重大,老夫是很满意你,但为人师也,不得在其僵时,需正心诚意。”

“等过些日子,你当真愿意拜我为师时,再去谈论。”

王靖拒绝了许守云的拜师,倒不是对许守云不满意。

只是他不希望许守云因为困局而拜自己为师,他更希望的是许守云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真心实意来拜师。

此等境界,让许守云心中更加敬佩。

“待会去老夫书房,老夫此番前来,也带了不少书籍,你拿去认真观看,用心读书,以你的天赋,不会太差。”

王靖开口,说出单独喊他出来的原因。

“多谢先生。”

院内,许守云真心实意感谢对方,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书籍。

入品是一个目标,但最现实的目标,还是去参加县试。

如王靖所言,科举确实是自己目前最好的出路。

不过感谢过后,许守云忍不住询问另一件事:“敢问先生,何时县试?”

许守云出声提问,这件事情对他而言,还蛮重要。

“县试?”

“七日后。”

后者给予回答,却让许守云神色微微一变。

有人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听到这话,王靖苦笑一声。

“敢问先生,何为四书六经?”

许守云出声提问,他对这个特别感兴趣,说不定对自己有巨大的帮助。

对于寻常人来说,都知道四书五经,可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会知道。

刘家学堂。

“儒家九境,有三道天关,前三为学者知学关,中三为儒者行路关,后三为圣人问心关。”

“若破其一,则可入门,为师虽有些读书天赋,可终究悟不透四书六经,也悟不透圣人先贤学问,至今还未入品。”

但许守云却敏锐的抓住一个关键词。

在此之前应该是四书六经,但因《乐经》遗失在历史之中,所以才称之为四书五经。

太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竟然也会有这个东西。

四书六经,是无数读书人绕不开的经书啊,想要科举,必须要看四书五经。

听这话的意思,许守云大概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三境一个关卡,入了就好说多了,没入很有可能就一直卡着。

粗浅来说,大学讲的就是如何成为君子,大人之道,故而名为大学。

其中有名的言论,很多人都听闻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六经。

这个词汇许守云不可能不敏感。

王靖也没有觉得丢人,没有入品就是没有,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