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那个炮灰我穿过》
那个炮灰我穿过

第862章 我把种田文副本刷成武侠大片(2)

而几个儿子对老太太言听计从,不叫做孝顺,那叫妈宝男,叫愚孝。

要不是老太太这么狠毒,在上面压榨儿子和儿媳妇,崔氏怎么会铤而走险把女儿说成是儿子?

她可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怎么可能会听从一个自私老太太的摆布?

就算再穷也要生。

于是原身继续生。

到宋老四和宋老五这对双胞胎出生的时候,宋秀才还一下就死了,只剩下了孤儿寡母。

但原身不服这口气,依旧要供养儿子。

供养的钱,就是其余几个儿子孝敬来的。

这在女主看来也是不可饶恕的,

凭什么我赚的钱要拿去供养你儿子?

就不给你!

于是分家时说好的每个月给的养老钱,她一分都没有给原身,却骗宋老二给了。

原身去闹了几次,女主就伶牙俐齿颠倒黑白,死不承认自己没给,就说是原身贪心,明明给了还想要更多。

原身被讨伐,连宋老二也觉得这个母亲越来越过分了。

于是关系继续恶化,直到宋老二被亲娘和兄弟们寒了心,彻底不管这些亲人,直接搬去了县城里。

顾陌,“……”

所以女主实质上根本没履行原宋宜该履行的义务,对长辈毫无付出,最后却还占了个大孝的名头。

真的是人家孙女身体让她占了,她得了便宜还卖乖。

顾陌都搞不懂女主脑子在想什么。

这个时代普遍重男轻女,原身自然也有这样的思想。

她希望儿媳妇们能多生儿子,但也没有说生了孙女就像别家一样放粪缸里溺死。

生了孙女下来,依旧是好好养大了,平时也就做些家务活儿。

这个家的资源,原身也都是先紧着下面的孩子们,也正因为这样,下面的儿孙们对原身也是毫无怨言。

宋宜被崔氏女扮男装的事,跟原身更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崔氏生宋宜的时候是难产,大夫都说这胎生下来,她以后很难再怀孕了。

大房就只有三个闺女,一直被人看不起。

她要是也只有两个闺女,也要像杨氏一样被人看不起、或者还有可能被休……

于是她瞒着所有人说宋宜是个男孩。

就连宋老二也不知道。

原来的宋宜因为女扮男装,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这份压力,不是崔氏给的吗?怎么倒是原身这个当奶奶的对不起宋宜了?

而且道德并不是万世不移的,三观是随着时代在改变的。

女主用后世的个体观念来衡量古代的家族观念,这不是在搞笑吗?

而现在,剧情就正好发展到整本的一个高潮点——分家。

此刻,外面吵吵闹闹的,就是因为原身那个滑头的三儿子被人下套赌钱,在外面欠了债,人家现在来要债了。

原身被气晕了过去,所以才躺在屋里

而接下来的剧情,就是那群要债的要不到钱,砸了宋家,还要砍掉宋老三一只手。

结果宋宜为了把大房拉到自己的阵营,以达成分家的目的,暗示宋老三可以卖大房的闺女。

宋老三也是丧心病狂,居然真的要把宋老大家大女儿宋大妞卖给要债的抵债。

要债的答应了,大房死活不肯,宋老大媳妇哭的晕过去好几次,宋老三各种求大哥救命,还说自己家是没闺女,不然肯定是卖自己闺女。

宋老大是个经不起别人求的老实人,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也严重,于是一咬牙,真的把大闺女给卖了。

这件事成为了宋家分家的导火线。

然而没人知道,宋家分家,就是女主宋宜导演的一场戏。

是她知道宋老三喜欢偷原身的钱去摸牌,就故意找了人给宋老三下套引去赌博欠下赌债。

要债的这些人来之前,她就把自己父亲宋老二支了出去,然后跑去村里喊宋家要卖孙女。

但谁都没想到宋老二会跑去山里,最后被野猪撞成了重伤。

正好,宋宜连自己亲爹都利用上了,骗宋老二,说他现在残废了,以后都站不起来了,让他赶紧分家,不要拖累了一家人。

宋老二信以为真,提出分家。

,

为了养活一家子,原身只得硬着头皮去找曾经的主家打秋风。

主家是个和善的,给了她一笔钱。

穿越而来的女主是不会明白这种家族概念的,她只觉得全家累死累活去养一个宋老四,简直就是疯了。

分明就是老太太偏心小儿子,什么都想要给小儿子,所以就压榨其他几个儿子。

但这个家的总目标是没改变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家出一个能读书做官的人,对这个家意味着什么。

但古代嘛,就喜欢多子多福,并且因为医疗条件等原因,生了还不一定养得活,所以一般都是能生多少就生多少。

原身在主家本身也是跟在小姐身边认过字,自然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要不然她就不会选了个秀才当丈夫了。

现在家里有了这笔钱,她迅速做了规划,决定要培养一个读书人出来,给宋家改换门庭,绝不能让宋家一直都是泥腿子。

在古代极其讲究家族概念,通常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宋老四也没有让一家子失望,第一次考试就过了县试成了童生,之后又考上了秀才。

这下子,宋家更是认定了宋老四是宋家的希望,更加努力起来。

这种全家齐心协力把劲儿往一处使的氛围,直到女主穿来,就戛然而止了。

老三年纪倒是小,但是让他读个书,跟要了他老命似的,成天只知道出去野,原身根本管不住。

最后,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刚出生不久的宋老四身上了。

于是,她利用宋家几兄弟的性格缺陷在其中故意激化宋家几房的矛盾,宋家被她搞得鸡飞狗跳,每天都用负面新闻在村里刷屏。

尤其是分家后,人心彻底散了。

因此原身跟几个儿子商量过后,几个儿子也都同意了,决定全家努力起来,一起供养宋老四读书。

就算后来三个儿子分别成了亲,也开始有自己的小九九,妯娌间也明枪暗箭的,家里时有小矛盾。

当时老大老二已经十几岁了,再读书也不切实际。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