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第8章 鸣冤书上!

怎么就好奇心害死猫,自己跑来这里,又干什么?

听到了此撩痛骂陛下的话,这陛下玩意问起来,自己等人又该如何回答?

毫无疑问!

苏怀这番话刚刚说出口。

顿时之间。

前方的蒋瓛就被吓得六神无主,面色惨白!

不是抬棺找死啊……

几位尚书左看右看,均是有些恼火。

而很快!

蒋瓛也反应过来。

自己必须尽快将此事上报,但陛下交给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当即。

他阴冷无比的看向苏怀,就像是看着一个死人。

“你有勇气敲响登闻鼓,陛下本有饶恕你的意思。”

“可你不知死活!”

“今日陛下给你最后一个机会。”

“苏家和蓝玉的密信,到底写了什么?你尽快从实招来!”

说着。

蒋瓛冲着旁边使了一个眼色。

顿时,那原本已经被吓得呆傻在地上的小太监,连忙反应过来。

将笔墨纸砚放在苏怀身前。

苏怀低头,看向这笔墨纸砚。

蒋瓛则冷冷说道:“写!”

“陛下真能看到?”

苏怀第一时间并没有动手,而是看向蒋瓛。

他在酝酿!

在融合海瑞模板之后。

他的整个思绪,已经性格、包括行为处事,都在无形的向他靠拢。

而在苏怀的记忆里。

要说海瑞留给历史,最为浓重一笔。

当属《治安疏》!

在后世的评价上,这份海瑞写给嘉靖的奏疏,被称为:天下第一疏!

苏怀当然看过。

其中除了百姓口口相传的“骂皇帝”之外

有很多,更是希望嘉靖从自身、从国家考虑,为大明百姓、为大明天下谋求一份真正的福祉!

其用心可谓良苦。

要不然。

如何能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疏的名号?

而今天。

苏怀看着下方的笔墨纸砚。

不知为何。

他心中有股冲动,而且,随着越发清楚,洪武皇帝朱元璋对《蓝玉案》的真正用意,以及自己一家将要卷入这个旋涡后。

这个冲动就越发的明显,越发的剧烈!

他再一次想到,大明很有可能,就因为这个蓝玉案……

才导致了朱允炆上位之后,靖难之役的发生!

在此时,苏怀的心里。

他只是一个百姓。

他不想去卷入这什么皇家的纷争、削藩之中。

他只是代入海瑞,想着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好不容易从元末战乱之中恢复过来,又再次卷入战乱的大明百姓!

战时百姓不如狗!

百姓何辜?

“写!陛下让你写,自然要看。”

此时,蒋瓛打断苏怀的思绪,将他从沉思中惊醒。

得到回应。

苏怀顿时放心。

而刚才的情绪上涌,导致此时的苏怀,仿佛真的融入“海瑞”角色模板之中。

他当即盘坐而下。

拿起毛笔。

他虽然出生在军户之家,但从小就读了私塾。

父亲除了不让自己考科举之外,基本上能学的也都学了。

字也写得不差。

这一刻!

苏怀心中情绪和历史中的海瑞,似乎无限接近。

在拿着毛笔润墨之后。

心中关于要写的“名字”已经定了下来。

《鸣冤书》!

既然要符合人物特性,苏怀所写的,也并非只是鸣冤,还有进谏!

当即,第一句话就已经落下。

“因蓝玉案案发,苏家无端卷入案中,为求一家清白,以正明律,使天下无冤,民苏怀进谏鸣冤!”

“陛下、乃是天下万物臣民之主,因其为君主,天下万物之事,莫不求陛下做主。故,陛下之一言一行,关乎社稷天下,黎民百姓!”

“大明自元末建立,从南宋亡国百年后,陛下再度收复汉土、驱除外贼,降服内乱,收复从唐末之后近乎有五百年没有纳入汉土的河西走廊、燕云十六州!”

“陛下再塑汉魂,以日月朗照天下之势,让大明之光辉万古永存!”

“陛下再造大明之功,于后世史书评价,定可直追汉武秦皇,当为千古一帝。”

写完这些。

蒋瓛其实一直在暗自打量。

看到这满是“赞扬”的话,他的眼神中刚才的怒火也不由得消弭了一点儿。

暗道这小子虽然年轻气盛,但还是有眼色的。

起码写出来的这些,皇爷看到一定会笑的合不拢嘴。

毕竟。

百姓所夸奖的含义……

和臣子的恭维!

在陛下的眼里,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但接下来,蒋瓛忽然脸色一变。

因为苏怀提笔蘸墨,已经另提一行。

“然!陛下虽有万世不盖之功绩,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主又有过错,秦皇汉武亦有大错!”

“秦皇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使得数百年纷争不断的战国终于成为过去,百姓本应安居乐业,耕田做工,以使得天下太平,永不受那战乱之苦!”

“可大秦刑罚严苛,徭役繁重、天下百姓深受其苦,民怨升腾,使得大秦民心,早已分崩离析,故而,大秦虽得天下,却失了人心!”

“秦皇驾崩,秦二世上位,再度加重徭役,赋役于百姓而言,已经是比战乱还要可怕的洪水猛兽!苛捐杂税如同豺狼,逼得百姓再无生路。故而,才有陈胜吴广的一声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以:大秦因严苛刑法、繁重赋役,失了民心,亡了大秦!”

看到这段,蒋瓛忽然心脏一停,这……这是开始引经据典了?

苏怀的笔未停。

“至于汉初,高祖刘邦吸取大秦教训,是以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文景两帝,休养生息!”

“纵然有匈奴环伺,七王之乱,大汉亦能有惊无险,传承有序!”

“直至汉武,一雪前耻,杀退匈奴,推恩令出,以让天下俱服,一统思想,天下百姓皆为汉民!”

“大汉声威,就此扬名万世,以至如今,华夏儿郎犹自以汉民自居!”

蒋瓛看得心神一震!

如果说刚才,他对这少年满是恶意。

但现在,其实已经有些佩服了。

但就最后一句,就无形的拉近了彼此的联系。

谁知,苏怀笔锋一转。

“然!汉武亦有过错,晚年大兴兵戈、崇信长生,迷信巫蛊,以至杀子逼妻,大汉传承差点中断!”

“纵然晚年悔悟,罪己诏出,然大错已成,太子之命岂能还魂乎?”

此时此刻。

苏怀越写。

越是心神澎湃,他这封鸣冤书一出,虽然半点也比不得海瑞的《治安疏》。

但才华比不上。

苏怀自认为,也是直抒胸臆之作!

接下来,便是这位洪武皇帝!

“再言陛下,大明开国,建元洪武,陛下清扫外贼,治理域内,以让天下太平,纵观历代帝王功绩,陛下也在前列!”

“然……陛下也有错!”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吃了熊心豹子胆!

一定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甚至在四周,围拢的一众百官也听到了。

众人只觉得遍体生寒,突兀涌现出一种“后悔”的感觉。

陛下是什么性格?如若刚才那番话传到陛下的耳朵里,此子怕是死上十次都不够!

“大胆!”

此时。

蒋瓛的内心中发出一阵阵咆哮。

骂其无法无天,带着私情去制造冤案,谋杀功臣!

蒋瓛甚至觉得,自己都可能受到波及。

而这时。

不仅仅是他有这种想法。

那最后一句话……

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皇上!

凭借洪武皇帝的“耳目”,这番话,肯定是会传到陛下的耳朵里的。

抬棺鸣冤!

当今皇上,可不是什么能容忍臣子指着鼻子骂的唐太宗、宋仁宗!

大明,也不需要魏征和包拯!

他在锦衣卫多年,见惯了不少王公大臣,但从来没有今天,有一个人能像眼前这少年这么胆大包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