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神圣米线》
神圣米线

第2章米线馆危机

这个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饮食习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蒙自人,蒙自也是官方认定的“过桥米线之乡”,过桥米线则成为了YN省的一张美食名片。

在蒙自,很多人不吃早餐,不吃午餐,而是介于早晨和中午之间去吃一大碗浓香四溢的米线,然后下午五点到七点才会进入正常的晚饭。

所以,不管其他饮食再多,对于蒙自人来说,米线都是必须的,一段时间不吃就会很难受那种。

童英眼睛一瞪,狭长的双眼立起来,胖胖的脸一抖,有种不怒自威的架势:“前两天不是和小黑蛋说好了吗?怎么又不送?”

跑来的年轻人委屈道:“阿孃,我也认不得呐,就是小老八过来说今天没得米线了……”

“鸡枞喽,这个小黑蛋,胆子太小了!”

童英也不是例外!

她家的童氏米线馆也是来源于爷爷辈,那个时候只是支在路边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铺子,后来爷爷参军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她奶奶就把他爹拉扯大。

几经迁移,最初小小的两张桌子的铺子,也变成了一间公路边的商铺,又变成菜市场的商铺,现在则是居民区商铺。

她爹妈走得也早,一个因为肺癌,一个因为去长桥海玩而落水溺死,好在她虽然是独生,但是也成年了,还有余阿叔帮衬着,日子也一天天过去。

只不过,最近两年米线行业发展太过迅速,一些米线巨头也应运而生,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在开过桥米线店。

在本地,米线巨头也在蚕食、收购一些比较有名望的老店。

童氏米线馆也在其中,被作为收购的对象。

当然了,童英根本没同意。

不知道是因为电视剧看多了,还是因为手机看多了,总之她不同意的原因不是因为书读的多而权衡利弊,她根本不认字。

原因要么是情怀,要么是感情,要么是念想,反正意思都差不多,当然了也有价格因素。

不过不管怎样的原因驱使着,反正她总觉得吧,虽然自己这家店很小,但是她也要把它传承下去。

其实在内心深处,童英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店的问题。

而是为了她传承自父亲,父亲传承自爷爷的米线手艺!

这手艺在往前,她就不知道爷爷传承于谁了,不过她只知道,她做的米线是特殊的、是好吃的、是有独特风味和口感的!

这种技艺,不仅仅是做米线的,还有汤的、佐料的,都是如此。

这种好手艺,她不想卖给那些只为了钱的资本家,那些资本家都是坏家伙!

至少她知道,资本家根本不是在乎她的手艺,而是在乎根据她的手艺能制作出新品种的米线,然后凭借这种米线赚钱!

赚钱之后呢?

不是去资助贫困做善事。

不是去修桥铺路搞基建。

更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去拼搏和奋斗。

而是用那些钱去割韭菜,赚更多的钱,然后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甚至还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逃税漏税。

新闻里可多着呢!

童英这个时代的人,最知道资本之恶。

想到这里,她和老伴已经来到了童氏米线馆的门前。

正值中午,童氏米线馆前的顾客络绎不绝,大厅里,三个端盘子的阿姨忙得不可开交,前台的年轻人也忙着收钱记账。

这店面算上厨房、餐厅和仓库等地方,大概有两百平,算是米线馆里不错的了。

早些年,童英和家里人在这里度过了幸福而充实的时光,后面也和余阿叔一起度过幸福而充实的时光。

不过余阿叔和童英可不是来怀旧的。

看见童英眼神的变化,余阿叔内心温柔了一下,然后用胳膊戳了戳童英:“喂,童孃,我们从后厨进去。”

不用看都知道,以这种生意之火爆的程度,后厨估计都要乱成一锅粥了。

因为米线肯定要不够了!

每天,童氏米线馆都会买很多米线,这些都是订购的。

但是余阿叔拉着童英去好多米线厂考察过,最后就选定了一家米线厂,厂主就是他们口中的小黑蛋。

这家米线的添加剂最少,制作过程里人工程序比机器程序多,做出来的米线味道最好,也最像童英一脉传下来的制作手艺。

然而,后面估计那些企图吞并童氏米线馆的家伙要看童英软硬不吃,就把魔爪伸向了米线供应方——小黑蛋。

于是,当童英和余阿叔来到后厨时,就看到后厨的阿姨们都急得不得了。

看到童英和余阿叔进来,一个个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迅速围了上来。

“阿英!米线要没得了!顶多还有十斤就完了!”

“这些还是我们克1羊肉米线馆那里买来呢!其他米线店也不卖给我们,他们巴之不得我们倒闭嘿!”

“怎么办?要不我们现在关门?大中午关门也不太好啊……”

阿姨们急得团团转,只留下两个在窗口处的阿姨依旧在把米线一碗碗制作好抬出去。

而在窗口处,米线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着。

“怕哪样2!用大米!用料理机!”童英眼睛一竖,声音尖锐,一下子压下了众多的声音:

“我家爹就是做米线呢,怕个球!今天我教你们做米线!我还不信我怕了那些小烂施3!”

……

注:1克,音译,在云南方言中代表“去”,“克哪尼”意为“去哪里”。

2怕哪样,意为:怕什么。

3小烂施,云南方言,骂人的话,具体意思作者也不清楚。

童英嘴里骂骂咧咧的。

“鸡枞”这个词,就是云南特有的一种山珍,菌类美食之一,被云南人拿来当作骂人的话,喻义为很少见、很稀有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五花八门,其中横扫一切的霸主还是米线!

过桥米线、野生菌米线、铜锅臭豆腐米线、羊肉米线、土罐兔肉米线、团山牛肉米线等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

……

“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人,太少见了!

语义有点类似于“奇葩”。

“不影响,不影响。”余阿叔摆了摆手:“熏了一辈子,还能这两天出问题?”

得益于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蒙自一年比一年发展得更好。

这种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越来越宽阔的车道、越来越繁华的商圈,还体现在日益变得五花八门的饮食业上。

炸鸡汉堡这些舶来品就不说了,长沙臭豆腐、铁板炸鱿鱼、煎饼果子、重庆小面等等,开满了大街小巷。

“好嘞!那我先回去!阿叔阿孃你们走路慢点噶!”年轻人答应一声,又小跑着出了小区。

“阿叔,要不你回去歇着?那边烟大,熏着你的肺。”童英轻拉了一下余阿叔的胳膊:“我去就行了。”

蒙自不能在早午之间失去米线,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对于蒙自人来说,米线就是神圣的!

童英见状正欲多说,见余阿叔逐步坚定的眼神,话在嘴边也只好停住:“懒得管你,熏进医院算球,身体难在的又不是我。”

于是乎,两人一起一边斗嘴,一边快步走向小区外。

“童孃,忘记了噶?少说脏话,别给小娃丢脸啊!”此时余阿叔顺了顺气,脸色好了很多,他看向那个年轻人:“走,我们回店里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