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大学教师开始》
从大学教师开始

第六十六章 战斗力

这时候一定要赶紧拿,好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犹如一现之昙花,过隙之白马。

所以,该出手时要出手,关键时刻切不可心慈手软,贻误战机。

第五,要细嚼慢咽,循序渐进。

只是吃了没多少他就饱了。

无论是吃蟹钳还是刺身,抑或喝红酒,他仍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这叫活的精致。

在以前的时候,沈光林想过单手开拉法漂移过弯,另一只手仍然可以稳稳的端一杯红酒。

水果打底,先吃油腻的,再吃清淡的,多吃烤的,少吃炸的。

李莉窸窸窣窣的吃,沈光林巴拉巴拉的讲。

原来,吃一顿自助餐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呢。

乱拳可以打死老师傅。

即使没有这些攻略,交流团的同事们一样表现出了非常不俗的战斗力。

饭后,不少人都撑得走不动道了,只能慢慢挪着走。

这个状态,虽然没有扶着墙进来,但是距离扶着墙出去已经不远了。

就这样,都不耽误刘副校长召集大家开会,说是要布置一下明天的安排。

沈光林搬走之后,刘副校长就一个人享受大单间了,也是蛮舒服的哈。

不过,就这点事还有啥好安排的。

会议行程单早就已经发放了,只有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课题进了安排表。

沈光林就排在最后一天。

中间的这两天是比较灵活的,一些学者可以自己主动申请课题演讲。

只要把自己演讲的题目上交到组委会,组委会觉得不错,就可以安排了。

当然,听众能够有多少就不知道了,自己的同事们总是能捧场的吧。

有一些教授还真的动了这个心思,尤其是英语还不错的老师。

当然,大家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出去转转。

比如,去好莱坞走一走星光大道,去红灯区看一看脱衣舞女郎。

刘副校长叨逼叨叨逼叨在那里讲述了大半天。

等他讲完,沈光林都感觉自己又饿了,可以去吃宵夜了。

末了,沈光林也说了一句,他提醒大家,在花旗国,晚上最好不要外出,这里不禁枪,治安真的并不太好。

领事馆的同志明天会过来看望大家,这是刘副校长交代的最后一件事。

说完就撤呗.

他们互相登记了每个房间的内线号码,以方便联系。

其实,他们这一层四个房间是两两相对的,只有沈光林不住这一层。

针对性不要太强。

酒店房间很快就到了。

孤男寡女,独处一室,是不是应该发生点什么。

李莉说要会看电视,沈老师自然作陪。

花旗国有名的电视台还是蛮多的,比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Showtime电视台、CW电视台等等,当然,他们也有一些成人频道,可惜是收费的,还分了等级,怕带坏小朋友。

这个年代的脱口秀节目也是很有趣的,他们讽刺的对象大多数是CCCP,几乎不会提到中国,而且,提到中国也是他们的新朋友怎么怎么了,基本没有仇视的态度。

总之,人们要么漠不关心,要么是充满好奇的看待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脱口秀节目还是蛮好看的,两个人看着看着就忘记了他们还有一些体力活要干,然后电话铃就又响了。

是白冰打来的,她还没有逃跑呢。

原来,刘副校长和另外一位老师水土不服,拉肚子了。

估计是得了急性肠胃炎,他们询问沈老师该怎么办,毕竟,沈老师是英语老师,而且听说他有出国的经验。

留下李莉在房间,他自己下去看看吧。

标准间和商务套房不在同一楼层,不过有电梯倒是方便。

其他人还好,胡教授和刘副校长已经快拉虚脱了。

尤其刘校长,更是上吐下泻,晚饭似乎白吃了,没消化就全部倒出来了。

胡教授他状态好些,只是拉肚子,没吐。

“我这里有食母生和庆大霉素,大家要不要吃一点。”

沈光林留学生出身,每次出国的时候妈妈都给他准备一堆药品,尤其上次去羊城和香江,返程路上大病一场之后,沈光林积极吸取教训。

这次再出门,他什么药都准备了,甚至连纱布和绷带都有。

这年代可没有健胃消食片,不过有“食母生”也是一样的。

食母生也叫酵母片,在后世已经见不到这种药了,在这个年代却是治疗消化不良的主力。

当然,这个年代,消化不良不是因为吃的东西太好,而是因为吃的东西太差,消化不动。

“庆大霉素”是另一种药,它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广谱抗生素。

它是在1969年底推出的,取名“庆大霉素”是为了庆祝“九大”成功召开以及庆祝工人阶级的伟大。

胡教授和其他的几个老师都吃了药,然后准备休息去了。

刘副校长却坚持为胡教授“着想”,他一力坚持还是叫个救护车吧。

沈光林当然懂他的意思,不过还是劝道:“救护车可贵呢,这个费用要有思想准备。”

老师们的经费已经分发下去了,刘副校长手里的钱都未必够叫一趟车的,也不是真的小看他。

“叫一趟救护车那得多少钱?”

刘副校长特别怕死,他觉得国内的药品药效不行,还是买点美国药更靠谱。

沈光林很诚实的回答:“怎么也得一两千吧。”

“美元?”

“嗯。”

“沈老师,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让医生来看一看,不吃药不打针,怎么可能那么贵。”

刘副校长感受到了自己的虚弱,救护车是一定要叫的,万一死在这里了怎么办。

说话之间,他已经又去了一趟厕所,不过肚子已经空了,只有一些泡沫。

灯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刘副校长转行政岗之前也是学物理的,他知道光线折射的原理。

沈光林感受到了自己不受待见,那你们还叫我下来:

“刘校长,那你自己打电话吧,房间里电话就可以叫,号码是911,你自己决定。”

沈光林回去了,不过他留下了一些药,毕竟不能见死不救。

关于救护车的收费标准,沈光林印象中是有收费规定的,不过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似乎是不得超过1776美元还是1900美元来着。

因为自己没叫过这玩意,寻常小事也不敢叫。

得嘞,自己回去吧。

不得不说,发达国家,响应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沈光林刚上楼,也就几分钟时间,救护车已经呼啸着过来了。

因为是五星豪华酒店,他们来的还是高级护理救护车。

刘副校长也是厉害,明明虚弱的不行了,还是坚持上了担架。

懂英语的老师一边问价格,一边跟着走。

对方给出的价格果然很亲民:“晚上急诊,大约4000。”

老师差点没摔倒,“刘校长,咱们去医院的话,要准备4000美金呢。”

“多少?”刘校长声音都高亢起来。

“4000!”

“不去了!”,他骨碌一下爬起来,整个人的状态回来了,病都好了一大半。

这叫格调。

可惜,他只有一辆保时捷,连法拉利都没有,更别说拉法了。

对于成本高昂的主菜来讲,向来是不会供过于求的。

通常,每隔一段时间才会上来一盘好菜。

如果眼前出现了小星星也别怕,死不了的,这样微醺的状态刚刚好。

沈光林一直标榜自己是个吃货,但是他的真实饭量其实并不算大,也没有那么馋。

吃饭之前他就想到了,李莉同学的战斗力应该不会太低。

结果也果然没有令他失望,他早就吃饱了,妹妹还在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

传说中,吃自助餐也是有一套程序的。

第三,开场之后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坐错了位置。

选择的座位一定要靠近主菜,这是整个自助餐厅的精华所在,也能看到昂贵菜品的更新时间。

第四,要注重战略战术,基本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快拿慢吃。

比如剥开蟹钳并蘸了生抽然后送进她嘴里,帮她拿水果递纸巾递饮料,还在跟她讲故事。

生活不能没有仪式感。

通常情况下,越是狼吞虎咽,吃得反而越少;细嚼慢咽,塞得才能更多。

而且吃东西也是要有先后顺序的。

首先,三天之内不能沾荤腥,最好是天天清水煮白菜;

其次,发起决战当日可以少量进食一些酸黄瓜,山楂片之类,只喝水,不进主食。

沈光林坐在一旁帮助李莉做一些辅助性质的工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