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疾风狂飙》
疾风狂飙

147、刺刀见红

再快一分,就算隔离墙不碎裂,他的机车也会在强大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出隔离墙。

至此,高下立判,谢飞也不得不采取别的方式。

他从隔离墙跑下来,看着宋帕的驾驶姿势,心里有了别的想法。

思路清晰的同时,驾驶机车的手段也要高过别人好几个台阶。

譬如佛顶峰的山路,那些坑洼和细沙,任谁都不敢招惹。

否则也不会进阶出爬上隔离墙和‘兔子跳’的跑法。

既然宋帕的跑法超越了自己,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学着他的方法?

难道自己不信任胯下的机车?难道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水平?

谢飞暗自摇了摇头,对此不屑一顾。

大改师父何许人也,他就算不信任自己,也该信任他攒出来的机车。

所以,他要学,学习宋帕的跑法,跟着他的脚步,模仿、超越!!

谢飞的心获得了短暂的平静,像个水湾,既可以翻出滔天巨浪、也可以静如明镜。

“冲!”

他俯下身子,将油门逼到极限。

眼睛死死盯着宋帕,模仿他每一个入弯、出弯的动作。

聂宇A星的骑行服也提供着极大的助力,特殊的材质降低着风阻,十分有效的压榨出更加极限的速度。

转眼间,他的速度也来到了180。

两台机车呼啸的奔跑在充满坑洼和细沙的道路上,犹如鬼魅,冲向前方索取别人的灵魂。

但,谢飞终究不是宋帕,他的技术也没有宋帕那般扎实。

尤其在后刹车的处理上,更是糟糕的一批。

后刹车的作用有许多,除了制动这一个主要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收线。

理论上,机车在驶入弯道的过程中,需要稳住油门,利用发动机的牵引力、利用机车独特的结构设计,自行过弯。

这其中,给油或者松油都不合适,这两种操作方法,都会破坏机车本身的平衡。

所以,驾驶者在操控机车的时候,只能小范围的,控制松放油门,达到对机车的控制。

但这种控制并不精准,也并不可靠。

举个例子,跑山的时候,你并不熟悉面前的弯道,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倾角和什么样的速度去攻克。

一不小心,速度快了,即使压到最低的倾角,机车还是会冲出弯道,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

松油门?

这是一个选择,但在那种情况下,松油门必定会破坏机车的平衡,直接酿成摔车的惨剧。

捏前刹降速?

这确实也是一个选择,但前提是,你能控制得好前刹的力度,否则就算前轮不抱死,人也会向着龙头与行进方向的夹角飞出。

捏离合空当滑行?

宋帕曾经在盘龙岭山路上展示过这样的技巧,有多危险也不必叙述。

所以,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后刹的重要性,在弯道中收线功能。

他是一种辅助,更是一种必要的过弯修正。

还是速度过快,这个时候控制油门,已经不能降低速度的情况下,可以轻点后刹进一步对车辆进行控制。

既不损失牵引力,也不损失抓地力,在配备abs的情况下,后刹也不会轻易抱死,进而发生侧滑。

而谢飞跟宋帕的差距,就在于踩后刹的这门技术。

他发现,自己在弯道的控制,看起来很顺,实际上却是一滩烂泥。

这东西需要练,日积月累的去驾驶去感受。

可惜,纵使谢飞天纵奇才,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之中,磨练出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掌握的东西。

所以,他只能换一种方式,用自己熟悉的,滑胎过弯的方法,去追赶那台rs660。

该说不说,用正规路子的确不是谢飞的性格。

这种张牙舞爪,充满观赏性的驾驶方式,对他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随着后轮摩擦生烟,胯下的那台机车也迸发出高昂的嘶吼。

瞬息之间,动力提升,以接近200的速度,似游龙一般,飞驰在佛顶峰的山路上。

这种跑法比宋帕更玩命,更骇人。

他将发动机的转速瘪死,锁定在一万两千转,纯靠重心移动绕过沟沟坎坎。

宋帕猛地回头,看到谢飞那种方式,懵了一下。

心说,这孩子咋这么牛批。

但,即使速度较快,路程上,也是宋帕较短。

如此一来,两人谁也没比谁快,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距离。

连聂明都是这般认为,趋吉避凶,换一条路选个更优解。

但宋帕却反其道而行之,你不是花里胡哨吗,我就这么稳扎稳打,就这么工工整整的跑,看你怎么追上我。

没过半分钟,宋帕的速度已经攀升到190。

而谢飞呢,还在150上下晃悠。

刹车太缓控制不住车速,让车辆失去稳定性,一样是甩飞出去的结局。

该说不说,宋帕的实力是很强的,要不也不可能在高手如林的王朝车队里,坐上第一梯队的位置。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宋帕所想的那样,在地面上跑的速度要快过那两种方式很多。

尤其rs660的速度和功率,就像一把手术刀般插入佛顶峰的高速弯道。

车把时时刻刻的晃动,本身就昭示着一种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死亡摇摆的危险。

所以他需要一面调整车辆的姿态,一面对抗这条山路,可他的速度却没有分毫减弱的痕迹,反而隐隐有一种加速的势头。

不得不说,这种跑法很优雅,也是一个有着职业技术的车手应该有的跑法。

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相信自己的机车,用人车合一的境界去征服赛道上的难点。

轮胎打滑不说,光是对抗坑洼所造成的车头摇摆,就让他苦不堪言。

别看他驾驶的风生水起,心里面却万分小心翼翼,手上更是不敢有一分一毫的大动作。

他在追求极限的速度,也在玩命的作死。

更快、更刺激的速度不断刺激着他的神经,麻痹着他的大脑,让他能够短暂的忘却头上绿油油的事实。

而后轮若有似无得摆动也时刻触碰着他的神经。

刹车太急,则可能甩飞出去。

但风险和机遇并存,他这一路飞驰也并不顺利。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