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七零大杂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厂长》
七零大杂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厂长

第205章 在大集上摆摊

小姑父一家人都去上工了,苏秀芬四个儿子中,除了蛋蛋跟她在家外,其余三个儿子都和大人一块下地了。

孩子们跟在大人后面,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一天下来,多的能拿四个工分,少得也能拿两个工分。

苏秀芬去年和苏舸一块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现在家里日子挺宽裕。

生孩子才是考验婆家人的重要时刻,好些家庭矛盾都是在这时候爆发的。

上午几个小时过去,中午下班,苏舸也不在食堂吃饭,蹬上自行车回了家。

进了家门她先给卓卓喂奶,等喂好奶,盛奶奶也把饭摆上了桌。

苏舸上门时,家里只有苏秀芬和蛋蛋两个。

见苏舸来了,苏秀芬赶忙给她迎了进去。

隔壁王彩桂一早就等在了家里,听到动静,也麻溜地过来了。

三人聚在一起清点货物,付清货款。

把到手的一百多块货款收好,苏舸笑着对王彩桂道:“彩桂姐,你家什么时候杀猪,我还想买点猪肉。”

王彩桂道:“得年底了,跟去年差不多。杀猪的时候我给你留几块好肉,到时让你家小盛来取就行。”

苏舸听了,没跟她客气,“那敢情好,先谢谢彩桂姐了。”

王彩桂摆手,“跟我客气啥,咱们这关系谁跟谁。对了,鸡蛋你收不收,我这里攒了两百多个,天热放不住,你要是收,我便宜点给你。”

苏舸心里一动,问道:“我要是全要了,能多少钱一个给我?”

王彩桂没想到她打算全要,心头一喜,想了想道:“你要是全都要,就按一个两分钱,怎么样?”

王彩桂确实着急,这些鸡蛋本来是公社那边有人要的,结果她把鸡蛋攒起来,人家又说不要了。

这么热的天,不赶紧卖出去,鸡蛋眼看就要坏在手里,到时候一分钱都拿不到。

苏舸寻思着,鸡蛋市面价是五分钱一个,黑市能卖八分到一毛钱。

王彩桂给两分,的确是很低的价格。

两百多个鸡蛋,自己把零头留下来吃,剩下的两百个拿到黑市上卖,按八分钱一个算,扣除成本能赚十二块钱。

十二块对于现在的苏舸来说,还真是不怎么看得上眼。

她去一趟黑市,或者来乡下一趟,都能赚一百多块。

想了想,她决定还是把这些鸡蛋买下来,放在空间里。

空间有保鲜功能,放多久都不会坏,始终保持在放进去的那个状态。

苏舸打算把鸡蛋放进空间,时不时的拿出来,给一家人补充营养。

到市面上想买这么多鸡蛋可不容易,而且也拿不到这么实惠的价格。

“行,两分一个,我全要了。”

苏舸痛快,王彩桂也不含糊。

她最后只收了苏舸两百个鸡蛋的钱,剩下零头算是送给了她。

两百个鸡蛋可不少,整整装了一背篓都没有装下,车筐里还装了一兜子。

苏秀芬担心,“这么多鸡蛋,在路上颠坏了太可惜,要不我去问问村里拖拉机啥时候进城,到时让你小姑父给你送家里去吧。”

苏舸笑道:“这不算什么,小姑你放心吧,坏不了的,我骑车技术好着呢。”

实际情况是,只要一出村子,鸡蛋就能收进空间里,一个都坏不了。

苏舸不打算多待,还得回去给卓卓喂奶。

她要走,王彩桂把她叫住了。

“小苏,最近上面管得越来越宽松,公社那边又开始恢复大集,好些人都去集市上卖东西。我和你小姑商量,寻思着也在大集上摆个摊,就卖咱们这些货品。”

苏舸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她们现在的生意只局限在村子里,顶多延展到隔壁村。

而大集上可是汇聚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客流量绝对可观。

只是,如果小姑和王彩桂在大集上摆摊,出货量肯定是现在的好几倍,那就不能靠自己一个人送货了。

根本送不过来。

得好好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能在大集上摆摊当然是好事,你们已经看好摆摊位置了吗?”

苏秀芬道:“我们去看过两次,位置还没定下来,寻思等着你来了,和你商量过后再说。”

对于摆摊的事,苏秀芬也是跃跃欲试,满怀期待。

苏舸思忖片刻,“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肯定全力支持。就是货源这块,我得回去多找找进货渠道。”

她故意说给苏秀芬和王彩桂听,不能让她们觉得自己这里要多少货有多少货,这样时间长了,苏秀芬还好说,王彩桂那么精明的一个人,肯定会起疑心。

“小苏,这事你多费心了。要是能办成,咱们赚的至少比现在多五六倍。”

王彩桂道。

吃完午饭,苏舸还能休息半个小时,之后回厂接着上班。

这段时间,学习上她一点没放松,盛启晖以前用过的高中课本,她拿出来翻看了一遍。

苏舸继续一路骑进田家村。

这地方她来过好几趟,已经是轻车熟路,很快骑到苏秀芬家门口。

到了大兴公社,两人需要前往不同的方向。

杜秋梅点点头,徒弟没嫁错人家。

还借着有些地方看不懂的理由,让盛启晖给她讲了一遍。

盛启晖底子很扎实,不管苏舸问哪里,他都能随口作答,一点不含糊。

没过几天,苏秀芬托人给苏舸捎来了货品清单。

盛启晖把自行车留给苏舸,自己步行去杨安村。

苏舸骑着车,快要骑到田家村时,看看路上没人,这才从空间里把货物装进背篓。

先前还空荡荡,只有几包零食的背篓,立马被填满,沉甸甸的。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八月份。

苏舸抽空给苏秀芬捎了口信过去,乡下的生意可以继续了。

即便如此,她依旧让三个儿子下地干活去了。

得让孩子们去地里吃吃苦,方能知道好日子的来之不易。

等到周日,苏舸再次背上背篓,骑车去了乡下。

正好杨安村进入农忙时节,拖拉机坏了需要盛启晖过去修,两人一块去了乡下。

讲完后,盛启晖还会给苏舸出几道题,让她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