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都修仙了,非让当皇帝?》
大明:我都修仙了,非让当皇帝?

第二十一章:玻璃研究失败了!

不过玻璃的用处还是相当广泛的,能弄出来最好,弄不出也要继续研究,相信迟早能成功。

倒是另一件事,或许可以尝试一番。

“吴大人,问你个事?”

朱瞻塘走了过去,看见吴中坐在椅子上,正摇头晃脑的品茶。

一张老脸密布笑容,想必是对研究成果非常满意。

“吴大人,说说情况如何?”

“……大家主要使用的,还是雕版与活章的方式,不过通常负责大批量印刷的是司礼监和国子监,老臣的工部虽也有涉猎,但模板不如他们齐全,敢问殿下,需要改进吗?”

吴中将知道的信息如实禀告,心里在期盼着,最好再获得几个叫人耳目一新的概念。

先前尝到了甜头,武王所吩咐的三种事物里,除了玻璃感觉作用不大以外,其它的水泥跟精盐让他惊叹不已,暗地里怀疑其很有可能是来自仙界的技术!

民间不都在盛传武王殿下乃是神仙转世么?

这就说得通了,从描绘时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样子可以得出结论,分明就是‘见过却没深入研究过’的状态!

若再透露一些非凡理论就好了!

“雕版么?足够了!”幸亏朱瞻塘不清楚他的猜想。

不然得扇他两耳光,真当劳资是万能的呀?直接给你变一台彩色激光打印机要不要?

“那你从司礼监或者国子监取用模板,就说是我的命令,然后安排人先在应天府建立几座报刊亭,售卖报纸!”

喝了口茶水,朱瞻塘接着讲解道:“报纸用宽大厚实点的纸张,正反面印刷,正面内容负责宣传朝廷的政令,以及歌颂皇帝或某位大臣的功绩,背面内容去找一些编写杂记小传的人来,发布有意思的各类故事即可,五天一更换吧!”

“哦对了,大明百姓识字的不多,可以聘请些说书先生在各处帮忙读报。”

“......这,这个官员经商,恐怕会惹来弹劾啊!”吴中一听便大致明白,只是略微有些顾忌。

毕竟报纸这类东西,早在宋朝年间就有了,还专门开办了一个进奏院,让邸吏抄发公报,只不过不像武王讲述的这般详细。

此事难度并不高,影响却非常恶劣!

很容易催生出无良小报,宋徽宗和宋高宗屡禁不止。

最后只能整个行业一锅端了,大家都别玩!

并且颁布处罚:杖刑、徒刑,以及死刑。

臣子从商?与民争利?非议朝政?传播秘闻?

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督察院那些御史言官数落以上罪名,烦之又烦!

吴中把这些顾虑依次道出,哪知武王的方式却让他冷汗直冒!

“莫怕,工部统一监管,不服者就让锦衣卫去抄家灭族,出了事我帮你撑腰!”朱瞻塘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放心大胆的去干吧!吴大人,我相信你!”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回禀武王,按照你交代的步骤,水泥和精盐都弄出来了,特别是这个水泥,哈哈哈,效果堪称神物啊!”吴中的语气兴奋。

“确实可以用来修桥铺路,还能建房筑堤,关键是原材料随处可寻,老臣替大明百姓谢过殿下恩德!恩赐苍生,德佑万民!”

如何依照科学的方式提升温度,朱瞻塘不懂。

他只会刻画符箓,或者施展灵力来制造高温,但此类非常规的手段,显然不适合普通人。

这话说得含蓄了些,真实情形是已经失败了!

刚回到太子府,便有太监汇报,说工部尚书吴大人在候客厅等待。

说着他就起身纳头跪拜,尽显诚恳。

依大明朝的规矩,非重大事件,臣见君,民见官,皆拱手作揖,或者弯腰施礼即可,是不用行跪拜之礼的,当然,太监宫女等奴仆不算在此条例内。

后世满清入关,更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中原,强令汉人下跪,以示臣服和恭顺,还丧心病狂的发展出跪拜标准,一跪三叩头,二跪六叩头,三跪九叩头,额头磕得越响则表示越忠心,简直离了个大谱!

实验了无数次,不管再怎么融炼细沙,煅烧出来的成品总感觉非常怪异,内在全是杂物和气泡,没有半点透明的样子。

索性就不再耗费人力物力,让工匠们都去支援另外两项,反正感觉玻璃这玩意儿没啥价值,相较水泥跟精盐可是差远了!

“嗯,那你们继续研究,不急。”

只有外族统治期间,才会设计那么多破规矩。

比如蒙元,以征服者的身份要求汉臣一律下跪奏事,并且不准抬头。

“殿下请讲。”

朱瞻塘提壶掺茶,顺带还给吴中斟了杯:“如今的印刷技术怎么样?”

“吴大人不必在意,我做这些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道心顺畅。”朱瞻塘挥了挥手,又问道:“那玻璃呢?”

“……玻璃,还没有做出来完全透明的,老臣猜测,可能是温度还不够高的缘故。”说到玻璃,吴中尴尬了。

其实也不能说是大明朝,几乎在所有的汉人皇朝中,都是这般作风,讲究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