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第一百七十五章 红颜祸水(求追订月票)

虽然每次看似损失不大,但是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损失。

半个月的时间里,沙·贾汗的部队已经被李自成“零敲碎打”搞掉了七八千人。

更可气的是这该死的山地,使得他们根本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李自成进行围剿。

一条是走帕米尔高原。

由于华夏帝国已经占据了整个葱岭,处于绝对的俯视状态,所以他们只能走帕米尔高原的边缘地带。

这里道路曲折,异常难行,补给运输相当不便,而且易守难攻。

莫卧儿的军队在一阵高歌猛进之后,终于进入了李自成预设的战场。

这里位于喀布尔南面30里的一处河谷。

是沙·贾汗北上喀布尔的必经之路。

相对宽阔的谷地给双方预留了一定的施展空间,使得他们可以布阵。

当沙·贾汗率军赶到的时候,李自成的人马已经严阵以待了。

他看到敌军已经排列成了方阵挡在了自己的前方。

最前方是手持盾牌的大盾兵,盾兵的身后则是长矛手,他们的身后是大顺最后的火枪手了同弓箭手了。

尽管此番随行的人马足有6万人,但是这个河谷一次只能容纳一万人。

即便是他的兵力再多,也无法在正面战斗中发挥出兵多的优势。

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他们只能每次投入万余人硬冲了。

随着沙·贾汗的一声令下,低沉的号角声响起了!

那一万尼泊尔雇佣军,率先手持着长矛冲向了对方。

这些雇佣军虽然装备一般,但是常年在高原作战,异常勇猛。

可以说是沙·贾汗手中的一张王牌,雇佣他们可没有少花代价。

看着这些身穿简陋装备的尼泊尔人,李自成的眼角中露出了一丝蔑视。

勇气固然重要,但是他们的护甲如此单薄,怎么可能抵挡的住自己的火器。

李自成深知同这些蛮族比起来,自己的火铳有着绝对优势的,所以尽管他的人马很多时候使用的是冷兵器,但火铳却是随身放在马匹上的。

哪怕是他们如今已经成了“丧家之犬”,依旧拥有着近千杆火铳。

冲在队伍最前头的是千余名最强壮的尼泊尔战士。

很快他们就冲到了百余步的距离,在他们的认知之中此时弓箭还无法射中他们。

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有举起随手携带的圆盾,用来阻挡弓箭。

随着李自成的令旗缓缓落下,后排的火铳手开始射击了。

“砰、砰、砰”

伴随着一阵白烟升起,越来越多的尼泊尔勇士被火铳击倒。

他们吃惊的望着自己身上的血洞,然后倒在地上痛苦的哀嚎着。

痛苦的呼喊声在河谷中不断回荡着。

莫卧儿帝国也是有火铳的,不过他们的火铳是只有几十步射程的土铳,威力不大,实战中远不如弓箭好使。

在沙·贾汗的印象中这些火铳只有西洋人才有,没想到李自成居然也有。

这时国相巴巴克提醒道:“陛下其实这样的火铳我们也有,您忘了同华夏签订条约时,华夏帝国曾经送给了我们一批火铳.”

欧洲的列强自然是不可能将好的火铳卖给莫卧儿帝国,不然这些欧洲人还如何奴役莫卧儿帝国?他们只是高价卖给沙·贾汗一些劣质的“土铳”。

所以沙·贾汗在心里觉得华夏人送的这些应该也是一路货色,就没有当回事。

好在国相巴巴克还是派人试射了这批火铳发现威力惊人,射程很远。

于是便带上了这批火铳一同出征!

此时河谷内也已经进入了短兵相接的环节。

尽管这批火铳的射程很远,但是装填时间还是比较长的,这也给了尼泊尔人机会。

之后大顺军的弓箭对他们来说就好应付多了。

这些尼泊尔人一边高举手盾抵挡弓箭,一面向大顺的阵中投掷长矛。

很快大顺军也出现了伤亡。

而尼泊尔人也利用这个机会冲到了阵前。

不过面对大顺军前排的钢盾同铁甲,他们依旧败退了下来。

而大顺的队伍则是趁机前压,想追赶败兵一举冲垮莫卧儿人的防线。

“砰、砰、砰”

就在此时莫卧儿人的火铳手开火了。

这突如其来的火铳声吓了李自成一跳,不因为其他,实在是这个声音太过熟悉了。

是华夏人的鲁密铳。

此时的李自成问候了一遍李献忠的祖先。

骂归骂,但他却无力阻止自己的手下被火铳击倒。

尽管发起冲锋的尼泊尔人伤亡惨重,但莫卧儿帝国也成功的稳住了自己的阵型。

并没有出现李自成希望看到的一边倒的情况。

这一仗莫卧儿帝国损失了12000多人,而李自成的人马也战死了将近4000。

尽管莫卧儿军队的伤亡要大的多,但是沙·贾汗的人马要比大顺多的多,他依旧可以喊出那句:“老子的人马三倍于李自成,优势在我!”

李自成手头的人马不多,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战。

不过好在他早就做了两手准备。

尽管宋献策已经背叛了李自成,不过他的绝招“水淹”还是被牛金星继承了下来。

前几日的暴雨使得河谷中的积水暴涨,他早就令人在上游筑起了堤坝。

原本想着可以从正面击溃莫卧儿的军队,看来此时也只能利用水攻了。

入夜后,牛金星便派人决堤放水。

随着几处堤坝被人掘开,几处水流汇聚在一起,使得之前还平稳的河流一下便暴躁起来。

汹涌的河水漫过河床,沿着河谷向着下游的莫卧儿大营呼啸而去!

还在睡梦中的沙·贾汗被手下喊醒,赶紧掩护他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而他们原本的大营则是被漫出河道的洪水给冲垮了,整个营地乱做一团。

更不幸的是李自成率领大军顺流而下,趁势杀向了他们。

此时的莫卧儿大军群龙无首,各部只能各自为战,形不成有效的抵抗。

喊杀声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河谷中到处都是莫卧儿人的尸体。

莫卧儿帝国可谓是溃不成军,最后沙·贾汗仅仅率领三千多人逃到了木尔坦。

原本他留在木尔坦的三万各部联军,一看莫卧儿帝国大败,赶紧连夜撤军。

仅仅一天的功夫,就全部做了鸟兽散。

这让试图重新整顿兵马的沙·贾汗大失所望。

木尔坦附近的部族原本是拥护李自成的,只是摄于莫卧儿的大军到来,才又重新依附于沙·贾汗。

如今他们正在密谋将沙·贾汗抓起来献给李自成。

好在国相巴巴克及时发现了这帮人的图谋,带着沙·贾汗连夜逃出了木尔坦,才避免了这场悲剧。

他们好不容易带领残兵败将逃回了德里城。

回到德里的沙·贾汗惊魂未定。

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对莫卧儿帝国失去了控制力。

他的这场惨败影响太大了。

原本那些南方的王国还只是偷偷摸摸的同英国人勾搭。

如今随着他的惨败,这些王国全都公开独立了。

即便是这个德里城,原本与世无争的锡克教徒,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开始在德里号召锡克教徒反对沙·贾汗。

如今支持沙·贾汗的莫卧儿高层大多死于乱军之中,他根本就无法控制德里的局面。

李自成称雄帝国的西北,那些欧洲人到处窜捣南方的王国独立,如今锡克教又趁机作乱。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沙·贾汗只得求助于华夏帝国了。

虽然华夏人也对莫卧儿虎视眈眈,但他们只要莫卧儿的地和钱,并不要自己的命。

其他的几方势力恨不得将自己杀之而后快!

尽管知道自己是与虎谋皮,但沙·贾汗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但如何说动华夏帮助自己,又让莫卧儿帝国犯难了。

整个印度东海岸已经全部割让给华夏了,总不能将西海岸也全部割让给华夏?

印度西海岸同东海岸可不一样。

印度西海岸孟买,第乌,果阿这些城市早就被葡萄牙和英国拿下了,他们已经控制了长达数百年的时间。

除了修建了港口外,还造了炮台,棱堡等防御设施,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最终他们还是想到了最古老的办法,和亲!

沙·贾汗的第二任妻子泰姬·玛哈尔是一位绝世佳人。

阿姬曼·芭奴,这个来自波斯的女子,美丽聪慧,多才多艺,玛哈尔嫁给沙·贾汗的20多年里,两人形影不离,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贾汗的荣辱征战。

沙·贾汗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论中外,自古红颜多薄命。

1622年泰姬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时年仅38岁。死讯传来,沙·贾汗悲痛欲绝,竟然一夜白头。

她的最后愿望就是长眠在一座美丽的陵墓中。

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沙·贾汗亲自设计,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动用了几万工人,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

就是后世著名的泰姬陵,当然此时这座陵寝尚未完工。

也正是泰姬陵的修建使得莫卧儿帝国的财政不堪重负。

但是“泰姬·玛哈尔”还是为沙·贾汗留下了几个美丽的公主。

其中他最宠爱的小公主玛哈尔今年才13岁,她完美的继承了自己母亲的美貌,也是沙·贾汗的心头肉。

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但是为了莫卧儿帝国能够延续,为了“泰姬陵”能够继续修建下去,此时沙·贾汗也只有献出自己的小女儿了。

他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抵挡的住玛哈尔的容貌。

很快国相巴巴克就去加尔各答找到了李定国。

和亲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他一个缅甸总督可以做主的。

于是他又派人一路护送他们前往华夏在西域的首府伊犁。

当李献忠看到玛哈尔的时候,几乎都要惊呆了。

这是典型的一个异域美人,皮肤白皙,身材婀娜。

波斯血统使得玛哈尔的五官轮廓更加分明。

可以说她是李献忠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比年轻时的哈齐娅同自己的其他嫔妃都要美艳。

此时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了“妲己”、“褒姒”等几个名字,这女人绝对是“红颜祸水”级别的。

好在李献忠如今已经不是一个毛头小伙了,不然非得沦陷了不可。

但是年方十五,血气方刚的李世祖就没有这样的定力了。

他的目光几乎没有从玛哈尔的身上移开过。

直到李献忠干咳了几声,他才恋恋不舍的看向了自己。

亏得是平时自己的家教甚严,不然这小子此时估计已经跪在地上请求自己赐婚了。

自家的老二还是好福气啊,幸亏他只是一个二皇子。

如果求婚的对象是自家老大,李献忠说啥也不会同意这样的“红颜祸水”进入太子东宫的。

这时他突然开始理解李隆基为啥要抢自己的儿媳妇了。

也许几百年前的同一个上午,李隆基正是看到了一个这样的儿媳妇,才会把持不住的吧?

最终李献忠还是同意了这场联姻。

华夏二皇子李世祖正式迎娶了莫卧儿帝国的公主玛哈尔。

之后李世祖率领2万华夏主力前往德里,替自己的老丈人平定国内的叛乱!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本章完)

所以沙·贾汗的大部队不敢选择这条道路。

他的十万大军只能选择穿越塔尔沙漠,进攻南部的印度河平原。

他的人马开始化整为零,在西部山地袭击莫卧儿大军。

一会袭击他们的侦查部队,一会袭击后方的送粮队。

果然印度河流域的许多部族,都选择了投靠更为强大的沙·贾汗。

从德里杀奔喀布尔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这样走虽然饶了许多路,不过可以直插李自成新占领的印度河流域,打击他的粮食产地。

沙·贾汗觉得还是不错的。

他们属于典型的“墙头草”,无论谁的拳头硬,他们都会选择表面屈从于强者。

沙·贾汗的莫卧儿大军也是一路连战连捷,先后5次击败李自成,成功的拿下了印度河流域的大片土地。

直接将李自成赶回到了阿富汗一带。

印度河的西部地区全是山地,进入到这些地区后,李自成开始出击了。

李自成这边尽管他继承了阿富汗总督的位置,也很快的清理掉了不服从自己的旧贵族势力。

但是莫卧儿帝国不同于华夏,这里没有啥完整的国家概念,各地都是一些以部落为核心的“土王”。

愤怒的沙·贾汗一改之前小心谨慎的进兵模式,开始分兵加速突进。

李自成一看敌人已经上钩了,于是丢下了上千军队进行诱敌。

但实际上还是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对于这帮人的尿性,李自成也是很清楚的。

而且平原地区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十万大军展开。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