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第98章 老刘头的酒曲最好

“小妮儿,馄饨来了,趁热吃吧!”

“谢谢杨嫂!”

她对着馄饨吹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汤。肚子里瞬间有暖流划过,特别舒服。

此时已是辰正,桃窝街上的人更多了,两旁的店铺也都挂上了幌子。

她寻思着来都来到镇上了,干脆找一找酿酒用的糯米,酒曲等东西有没有。于是,就从官道左拐到桃窝街。

路过“杨嫂馄饨”的时候,一眼就看到刘小江和杨大柱坐在桌子前,捧着大碗的馄饨,吃得正香。

刘小江想也不想,脱口就回答道。

“哦!那太好了,他也酿酒吗?”

“酿啊,刘家酒坊酿出的酒十里八乡都非常有名,大家都喜欢找他打酒!”

刘小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顿馄饨的功夫,苏瑾宁就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酿桃花酒有几种方法,她计划酿两种酒。

一种是桃花和糯米搭配酿桃花米酒,一种是桃花和白酒搭配酿桃花酒。

要想酒的质量好,酒曲和白酒的质量必须要过关。

苏瑾宁不喜饮酒,之前没有特意关注过这些,这次自然要好好地了解一下了!

“嗯,谢谢你,一会我去看一下质量怎么样。”

她三下两下快速吃完了馄饨,抹了抹嘴。

“苏姑娘要酒做什么?”

刘小江好奇地问道。

“酿些花酒,赚些银子。”

苏瑾宁言简意赅,直接把她的计划说了出来。

“哦,老刘,刘,刘头的酒,酒,酒坊很,很,很漂亮,多看,看,看一下。”

杨大柱着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谢谢你,大柱!”

她笑盈盈地说。

“苏姑娘,老刘头的酒坊就在后面,我们跟着你去看看吧!”

“是,是,我,我,我也去!”

“好啊,那就麻烦你们了!”

苏瑾宁爽快地答应了。

刘小江和杨大柱是土生土长的桃花镇人,有他们这些本地人在总归会比较好沟通一些。

“杨,杨,杨嫂,结,结,结账!”

“好咧,大碗馄饨八文,一共十六文,小碗素馄饨三文钱,一共十九文!”

杨嫂非常利落地算出了结果,引得她一阵感叹。

果然干一行精一行啊,杨嫂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妇女,瞧这算账的速度和准确度,谁又能真的糊了她去!

“好咧,给你!”

杨大柱抢先数了十九个铜板付了账。

三个人离开馄饨铺子,直朝着老刘头的酒坊奔去。

老刘头的酒坊不在主街道桃窝街上,而是在后面的一个小巷子里。

从官道上往北,桃花镇最后一排房子整齐地排列着。这排房子均朝北开着门脸,正门处对着城墙,距离大约三丈宽,交通十分便利。

苏瑾宁跟着刘小江和杨大柱,拐到了酒坊的正门那条街。

老远就看到“刘家酒坊”的幌子挂得高高的,迎风飞舞着,十分显眼。

他们加快速度,走到刘家酒坊的门口,意外的是酒坊的大门竟然紧紧地闭着。

按道理来说,酒幌子挂起来了,就代表酒坊正常营业,但是为什么却没有开门呢?真是太奇怪了!

“我去,去,去后门,门,门看,看,看,看看!”

杨大柱艰难地说完一句话,一溜烟地快速跑了。

在等待的时间里,她四下观察着。

这条街是加工作坊的聚集地。

有车马行,打铁铺子,木器铺子,布行等等,都是前面卖货,后面加工的格局。

此时虽才过早食时间,但各个加工作坊却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打铁的叮咣声,拉大锯的声音,纺车吱呀转动的声音,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曲。

苏瑾宁连连点头,这块地方真不错。

桃花镇处于南北交通要塞,地理位置非常好。

这里出了城门就是青弋江,如果以后青弋江建码头的话,那可了不得了!

她暗暗地在心里琢磨着有机会了一定在这里买个铺子!

正想着,杨大柱跑得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在,在,在屋里,打,打,打了!不,不,不开了!”

杨大柱急吼吼地说一通,苏瑾宁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走吧,看看去!”

她率先掉转头,朝官道那个方向走去。刘小江和杨大柱挑着筐子,赶紧跟了上去。

刘家酒坊后门所在的巷子叫灯草巷,丈许宽,大约五米左右,能容下两辆马车并行。各个作坊的卸货,出货均在这条灯草巷里完成。

苏瑾宁他们走到刘家酒坊的后门,只见后门也紧紧闭着,不远处有个穿着小厮衣服的人眼神不善地盯着他们。

她假装没留意到他,只是暗暗地心生警惕。

“刘爷爷!刘爷爷,开门!我是小江!”

刘小江把门拍得咣咣响,可是等了半天,也没有人来开门。

里面倒是听着有动静,应该是听到了敲门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来开门。

联想到刚才大柱说了“打了”,不会是老刘头被人打了动不了了吧!

“小江,别敲了,另想办法吧。”

苏瑾宁想到这里,制止住了刘小江再次敲门的动作,寻到一处适合爬的墙。然后后退一段距离,借着助跑的动力,三下两下爬上了墙头。

“刘小江!杨大柱!又遇到你们了!”

她惊喜地叫了一声,顺脚就坐在他们的旁边。

“行啊,你们可以呀!做得不错!”

苏瑾宁也替他们高兴。

她望着地上四只大筐子,好奇地问道。

苏瑾宁顺着官道走进了城门,来到桃花镇中心。

“苏姑娘!你来了!吃碗馄饨吧。”

“苏,苏,苏姑娘!对,对,吃碗馄,馄,馄饨,我,我,我哥俩请,请,请客!”

“好咧!小妮儿先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我们在附近的村子里收了些农妇做的成衣,帕子,鞋,等会再收点小麦,高粱,荞麦,黄豆等食物挑到山里去卖,完了再收购些山货到这边来卖。”

刘小江掩饰不住自己的高兴之情,把计划一一地告诉苏瑾宁。

要不是苏姑娘,他们哪里敢想有一天会做这样的营生!

“行,我今天就吃个白食!杨嫂,来一小碗素馄饨!”

苏瑾宁转身叫了一碗馄饨,笑眯眯地看他们吃。

“小江,我打听个事,这桃花镇上哪里有酒曲卖?”

“老刘头的酒曲最好啊,连广和府清仙酒坊都用他的酒曲。哦,老刘头的刘和刘小江的刘不是一回事,没有关系!”

杨嫂那边答应一声,飞快地包起来。

“你们这是又进了一次山?”

刘小江和杨大柱见了她也十分高兴,争先恐后地和她打招呼。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