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第359章 最吸引人的便是那座巨大的榨油机

“世子请看,这里有一道水渠,一直连到屋子外面的大池塘里,水渠里的脏水就由这里排到池塘里。”

“哦,晒完了豆子然后如何?”

“世子请看这边!”

院子里偏西边的位置长着一棵大大的泡桐树,此时枝繁叶茂,绿树浓荫。

偏东边有一口井,井旁边的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竹筐,竹匾,木桶等工具,应该是用来洗原材料的地方。

小院的四围盖了一圈房子,分门别类的做了原材料仓,成品仓,工具仓等等。

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五盘大磨,间距非常大。

墙上还挂着笤帚,筛子等工具。

“这里是碾粉工序,就是把大豆碾成粉沫。现在工坊里有五头牛,五头驴,专门用来拉磨的,一天一盘磨大约能磨两百斤的豆子。”

“哦!”

苏瑾宁暗中算了一下。

五盘磨一天能磨一千斤大豆。

大豆的出油率是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左右。

古代条件有限,就算只出百分之十五的油,一天也能产一百五十斤油呢!

这个量算不错了!

“世子请进榨油工坊!”

她正在走神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便随着花生进了正屋。

苏瑾宁赶紧收了心神,环视四周。

最吸引人的便是那座巨大的榨油机。

榨油机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用来填装油饼的大木头。

又粗又长的木头中间开了槽,长约六尺,宽约六寸,这个槽称为油槽。

第二部分是“木进”。

这是一头纤细,一头粗壮的木楔子。

使用的时候将纤细的一头插到油槽中,另一头粗壮的部分露在外头。

用榨杆撞击粗的一头,使木楔子一点点地深入到榨油机当中,压迫着油饼,挤出油饼中的油水。

第三部分则是撞杆。

撞杆的作用是用惯性敲击木楔子,压迫油饼,挤出里面油水。

只见屋子当中架起一副高高的架子,用粗粗的绳子吊着一根长木柱,便是撞杆。

工作的时候一人在前掌握方向,一人在后,用最大的力气把撞杆敲到木进上。

苏瑾宁边听讲解边看,慢慢地心里便有了底。

这台榨油机同她前世的时候看过的那些非遗传统榨油机器大同小异。

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用压榨之法获得油料。

为什么永胜榨油工坊以前实验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呢?

“世子,苏姑娘,请看这里,这口大灶是用来蒸粉的,把碾碎的大豆再蒸一下,然后晾干。之后用这些稻草把它们扎成一个个的油饼,放到那边的榨油机上进行压榨。”

花生本来想按着榨油的流程进行讲解,谁知云澈和苏瑾宁均不按套路出牌。

刚进屋子便围着榨油机不停地看来看去。

他便只好先讲了这一部分,才讲解其它的。

古法榨油一般由炒制,碾粉,蒸粉,包饼,入榨,出榨,入缸几部分组成。

目前看来,永胜榨油工坊的流程还算顺畅。

“花生,油坊每天能出多少油?”

她问道。

“回苏姑娘,高峰时每天出油十斤。”

“啥?十斤?一千斤的大豆?”

开国际玩笑吧!

一天能磨一千斤的大豆,只出油十斤?

苏瑾宁被这个数字惊呆了,不相信地又问了一遍。

“是啊!就是十斤。”

花生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紧了,沮丧地回答道。

这套榨油技术是秦寿专门由大顺朝西边引进的。

刚引进来的时候,大家都被这高大上的流程,工具吸引住了,信心大增,干劲十足。

可是建成后,一帮人怎么试验,产量就是提高不了。

相反,榨出来的油豆腥气特别重,炒到菜里并不好吃。

后来秦寿发了一顿脾气后,便抛弃了这个项目。

从此,榨油坊成了一个甩不掉的包袱,连累得秦家庄也年年亏损。

“哦!确实挺不容易的!”

苏瑾宁感叹了一句,就不再说话了。

几个人在花生的带领下又参观了入榨,出榨,入缸等工序,便退到了院子里。

“花生,榨完油的废油饼怎么处理?”

“回苏姑娘,废油饼本来计划着喂牛,喂驴呢,结果牛和驴都不爱吃这些,就直接在那边地里挖了个大坑,全部埋了。听云爷说,您说废油饼可以养猪,小人感觉不妥,牛,驴不喜欢吃的东西猪肯定也不喜欢吧。”

花生担心地说道。

“无妨,慢慢改进。走,我们去看看猪圏!”

苏瑾宁并未回答他的话,而是转移了话题。

“行咧,这边请!”

花生便又领着大家去了新盖的猪圈。

猪圈就在榨油工坊的隔壁,有两亩地大小。

大门上正中央挂着养猪场的名字:红运养猪场。

几个字的字体和永胜榨油工坊的字体一样的,都是出自陈午亭。

就是不知道名字是谁起的,应该还是云澈想出来的吧。

“这个名字不错吧!”

她还没有表态,耳边就传来云澈的声音,带着沾沾自喜的炫耀。

“不错!寓意好,猪场一定会红红火火的!”

苏瑾宁笑着竖了个大拇指。

正北的屋子比寻常的屋子高了丈许,便是榨油的工坊所在地。

此时工坊还处于停业整顿阶段,小院里除了有一个看门的老头子外,并无其他的人。

“回世子,是的!”

“哦,洗完豆子的脏水去哪里了?”

苏瑾宁笑着点了点头。

从大门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

“云爷,丁掌柜,葛老二,花娃子!”

看门的吕老头子眼睛浑浊,眯成一条线了,见到有人进来后,赶紧打招呼道。

因此,此次参观,主要是带着云澈和苏瑾宁来看的。

不论哪行哪业,与食有关的,清洗都是头一道工序。

云澈却是对什么都感兴趣,见着什么都要问几句。

“清洗豆子的时候用井里的水?”

花生应对了一声,接着便带领大家参观起了榨油工坊。

其实云忠早就进来好几次了,也对里面的构造了如指掌。

花生说着,将他们领进隔壁的屋子里。

这间屋子是三间屋子打通成一间大屋子,面积非常大。

“云世子,苏姑娘,井这边是我们的晾晒工序,大豆在进入榨油工坊之前,要先淘洗几遍,然后晾晒,没有水分的时候,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嗯,不错。”

“吕爷爷,我们进来看看,你不必跟着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