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第422章 苏维荣去赌坊了

原先谢怡君选的红木装饰,隔断,博古架,家具等等她都照单收下,找了适合的位置重新发光发热。

需要添置,改动的地方,也均选了红木,以保持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目前硬装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软装该着手准备了。

现在离陈府开花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她计划着铺子在这之间开业,然后借着花会好好地宣传一波。

此时,正值装修的关键时期,自然不能怠慢!

还是非常值得跑一趟的。

“淡春,今天我们把需要的东西好好统计一下,明天去广和府!”

“行,开始干活吧!”

主仆两个人说干就干,拿上纸笔,飞快地统计起来。

他们只是大概量一下尺寸,等到了广和府谈好后,自有专业人士前来测量。

两个人量完以后,第二天一早,便直接从襄陵县城出发,直奔广和府而去。

临行前,苏瑾宁往马车上搬了几坛子神仙酒。

这次去广和府,她照例还是要将马车停到以前住过的悦吾客栈,自己和淡春则步行去布庄。

去了好几次广和府都是将定停在那里,掌柜的也不肯收银子,挺不好意思的,送两坛子酒感谢一下!

当然,掌柜的愿意代理青弋酒坊的酒更好!

淡春驾着马车,苏瑾宁坐在右车辕上,马儿跑得飞快,很快就进了广和府的北门。

马车沿着广南路一直往前,拐进了福庆巷,悦吾客栈就在这里。

突然,苏瑾宁用眼睛的余光准确地捕捉到了一个身影。

那人穿着绿色带暗纹的锦服,神色得意洋洋,走路时八字步带风,带着一股烧包气质。

不是苏家老宅的苏维荣是谁!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啊!

一瞧见那身影,她就想起来老宅的人离开桃树沟村的时候,她爹孝敬了五百两银子,当时,苏维荣接过银票揣到自己怀里了。

她暗暗记下来,心里发誓一定要将五百两银子偷偷拿回来。

这不,机会就来了嘛!

“淡春,瞧见苏维荣没有,快些跟上去,瞧瞧他去了哪里!”

“好咧!”

淡春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高手,跟踪一个蠢货当然是大炮射蚊子,大材小用。

苏瑾宁放心地看着她远去了,自己叫开悦吾的大门,将马车赶了进去。

“小山,旺财呢?”

“回苏姑娘,旺财随我们掌柜出去了,小的来伺候姑娘!”

小山恭敬地回答着,将苏瑾宁领到了一间包房休息。

苏姑娘和蔼可亲,出手大手,他们几个小二都眼热得很。

可是她每次过来只愿意让旺财服侍,其他的人只有眼馋的份。

今天刚好旺财不在,好运气掉到了他的头上!高兴哩!

“谢谢小山!等一会我的丫鬟回来后,将她领到这里!”

苏瑾宁笑着掏了十个铜板放到小山手里。

“好咧,苏姑娘放心,小人就守在门口,绝不会耽误您的大事!”

小山脸上带着喜色,将铜板放到怀里,笑着出去了。

这次来广和府的正事是去布庄选布,但是碰到苏维荣了,选布的事情就稍微往后放一会儿。

等她将五百两银票拿回来后再去看布!

多了五百两银子,今天选布的时候可选范围就大了很多!

很划算的买卖哩!

苏瑾宁打好主意不疾不徐地喝着茶,等着淡春的消息。

“苏姑娘,淡春姐姐回来了!”

她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小山的声音响起来。

“小山,谢谢你!”

“苏姑娘,你们慢慢聊,有事喊一声就成!”

小山得了小费,态度非常殷勤,不停地添水添茶,十分积极。

“姑娘,人去了博乐坊,和刘旺儿一起进去的。”

淡春刚坐下就把自己打探到的信息说了出来。

“刘旺儿是谁?”

“您忘记了吗?贤合庄的刘管家的侄子啊。”

苏瑾宁经过提醒,才恍然大悟。

姑姑苏静娴和表姐赵思悦藏身贤合庄的时候,要不是刘旺儿泄密,苏维荣哪里会找上门!

没想到,两个人狼狈为奸,又凑到一起了。

这倒是个好事!

以苏维荣的德性,五百两银子还不知道共了多少。

正好有他的狐朋狗友在,可以借一借,凑够五百两银子!

“去博乐坊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出来?”

“估计一时半会出不来!”

淡春有些难为情,吞吞吐吐地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往外蹦。

“咋地啦?博乐坊是青楼吗?就苏维荣那样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完事了,怎么会一时半会出不来呢!“

苏瑾宁十分不解,直接问道。

淡春的脸又变红了。

她倒是忘记了,自己家的姑娘可不是一般人哩!

上次在山垣县,敢把唐名的裤子扒了呢,还有什么是她不敢说,不敢做的!

”姑娘,博乐坊是个赌坊!“

淡春终于艰难地把赌坊几个字说了出来。

姑娘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小姑娘,赌坊这些字眼儿实在有污耳朵啊!

“呀!赌坊啊,好地方,本姑娘还没见识过呢,咱这就去开开眼!”

苏瑾宁眼睛一亮,立马起身要出发。

还是苏维荣最会享受啊,在老苏家有吴氏疼爱着,有老大苏维昌光宗耀祖,有庶子苏维青当牛当马。

他只需要快乐地享受就成了!

今天就让他享受个够,刺激也受个够!

一连几天,苏瑾宁都呆在襄陵县城,泡在铺子里,现场解决各种问题。

当然,晚上她就住在家里,同姑姑苏静娴住在一起。

二楼则是装修豪华的包厢,一共有五间大小不一的屋子。

屋子里除了摆放圆桌子外,还有的摆了床榻,有的做了改良过的沙发。

屋子另一边摆着几排架子,这是放食材及厨房工具的地方。

送走了北上高凉府的队伍,苏瑾宁大大松了一口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襄陵县城的凝香园铺子装修上。

苏静娴见她辛苦,就把淡春还了回来。

主仆两人便天天两点一线,来往于铺子和家里之间。

进了门一眼望过去,右手边靠墙砌了一长排的拐角大灶台。

整个院子里的所有屋子的前屋檐全部加宽,因地制宜,修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长廊,用作传菜的专用通道。

会所里,一楼除了掌柜办公室,是一个大厅,供散客吃喝玩乐。

两头各修了一间半包厢,用屏风和帘子隔开。

泥瓦工已经退场。

院子里西厢房有三间屋子改装成了一间超大的厨房,房顶上几个烟筒出口很是眼显。

苏瑾宁决定去广和府跑一趟,把窗帘,地毯,纱帘,装饰物等订一下。

广和府毕竟是大城市,花样齐全,可选择的余地也大。

两个大灶,三个小灶依次排开。

屋子中间砌了一个长条状的桌子,这是配菜的地方。

过程虽然辛苦,但是眼瞅着铺子慢慢地变了模样,那成就感,自豪感怎么都抑制不住。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