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424章 村里安排

范全自然知道主子的意思。

主子是想多培养自己人。

范全感觉主子后面可能还会开更多的店铺,也需要更多的人手。

就这样,沈月瑶花了三千两银子买下了这个店铺。

虽然店看着小,但后院大,沈月瑶买下来后,准备先改造一番。

“你先找人去庄子建奶茶甜品店,这个店待我画好设计图了,你再找人改建。”

而且他们对主子也忠心耿耿。

大家都不傻,都知道他们跟了一个怎样好的主子,也都知道尽心尽力办事。

因为在主子这里,只要好好做事,主子不但会提拔他们,就连工钱奖金后面也会多一些。

沈月瑶将事情都交代下去后,就回去画图纸研究接下来的店铺发展计划。

……

柳河村

苏雪衣的书信被人送到孟老夫人手中的时候,孟老夫人都很激动。

“总算是来信了!”

苏修野道:“算算时间,过了会考放榜的时间,按照书信时间算,应该是放榜后三弟写的书信。”

苏二丫迫不及待的道:“奶奶,快看看,不知道三叔写了什么,也不知道三婶去了京城习不习惯。”

苏大丫感叹道:“三婶不在家,还真不习惯。”

苏二丫也点头道:“是啊,之前三婶在家,都可热闹了,三婶不在家,就有点不适应,还好大宝二宝在家,还热闹一些。”

沈月瑶和苏雪衣出门之前跟大宝二宝说了很多话。

大宝二宝如今四岁多了,很懂事。

爹娘说的话他们都懂。

沈月瑶和苏雪衣怕他们不习惯,还专门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图画书还有玩具。

让他们在家可以玩。

当然平日的时候,孟老夫人都一心照看着大宝二宝。

怕他们哭,每天都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吃的。

大宝二宝一开始确实会想爹娘,会坐在门口的门槛上坐着看。

想着他们爹娘什么时候回来接他们去京城。

爹娘都说了,待爹爹考试完就接他们去京城。

不过一天天的爹娘没回来,大宝二宝心情调整过来不那么纠结了,开始跟村里小伙伴们玩。

每天出去玩,玩累了回家吃饭睡觉,倒也还算适应。

只是他们还是想爹娘。

他们知道提起爹娘来,奶奶还有大丫姐姐二丫姐姐都会想爹娘。

所以他们时间长了就不提了,该玩玩。

他们都记得爹娘说的话。

所以都很听话也很乖。

大宝二宝一听爹来的信,赶忙跑到孟老夫人面前乖巧的站着,眨巴着大眼睛可爱的很。

孟老夫人看着两个乖孙孙,脸上就忍不住带上了笑容。

“咱们看信!”

孟老夫人拆开了信来看。

看完后激动的道:“中了,中了,雪衣是会试榜首是会员!”

苏大丫都震惊了,“第一啊!三叔也太厉害了!”

苏二丫道:“奶奶说三叔年少时就是神童,第一不奇怪,只是还是好激动。”

苏二丫此时都很兴奋。

来回转着,跳着。

苏修野眼眶也微微泛红,“三弟真是好样的,三弟是咱们苏家的骄傲。”

就连他都为有这样的弟弟骄傲。

苏大丫道:“应该也是三婶在身边照顾三叔,三叔才能心无旁骛的科考。”

这一点大家都赞同,孟老夫人也是感慨道:“可不是,要不是瑶娘,雪衣连秀才都没法考。”

“虽然苏家被流放了,但因此也让雪衣找了这么好的妻子,咱们要心存感激。”

大宝二宝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大宝忍不住问道:“奶奶,爹娘什么时候回来啊?”

他们还是很想爹娘。

孟老夫人慈爱的笑着道:“别急,你爹在信中都说了,这次啊,咱们一起上京,让镇上的韩家镖局护送我们上京。”

之前范全最早去京城的时候,就是韩家镖局的人护送。

他们都有经验。

大宝二宝很兴奋。

“可以见爹娘了!”..

苏二丫也高兴的道:“咱们这是可以上京啦!”

孟老夫人继续往下看书信道:“还是瑶娘能干,在京城开了奶茶店,在放榜那天开的,生意非常好,瑶娘还买了庄子,种粮食蔬菜水果,说是到夏天葡萄熟了就可以开葡萄酒作坊……”

孟老夫人越看越觉得骄傲。

这是她家儿媳妇。

苏修野道:“如此咱们去了京城,也能帮弟妹做点事,总不能闲着。”

苏修野在家里帮忙看着酒坊,再就是忙着春耕。

种植土豆红薯玉米西瓜甜瓜等东西。

家里现在地多,庄子那边三弟妹也都安排人将东西种下去。

所以倒也没什么操心的了。

之前苏雪衣和沈月瑶去京城之前就将所有事情安排好了。

就等着书信到来,他们上京就行。

孟老夫人和苏修野从小在京城长大,想到要回京城心情都很复杂。

当年盼着苏家能回去,如今心态倒放平了。

其实他们觉的在柳河村也挺好,家里有产业有作坊,每个月能赚很多银子,也受人尊敬,想吃什么都可以买着吃,想买什么都可以买。

这日子自由自在还舒服。

很是舒心。

不过他们来自京城,为了孩子们的发展还是要回京城。

再就是瑶娘要做生意,自然也不止做这点生意。

到时候生意再大了,没有权势的话根本护不住那样的生意。

但去了京城,有了权势后,那些勋贵人家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也不敢打他们作坊秘方的主意。

在柳河村这边,上面有温家护着。

温家也有为官的亲戚,再加上温家跟地方官员关系维护的好,有他们照应着,

就是徐家之前想弄到口红秘方,使了手段,被瑶娘给反击打脸了。

如今早已经没了徐家。

就是衙门去查封徐家的时候,都发现徐家贪污的所有金银珠宝都跟凭空消失了一样。

也因为徐家这件事,一些有心人明白他们的秘方不是那么好弄的。

苏大丫道:“其实我觉得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挺好。”

她小时候在京城苏府生活,对京城也有一些记忆。

她觉的回到了京城,一言一行可能都要注意,都要受影响,那是最讲究规矩的地方。

孟老夫人道:“有时候权力其实很重要,能保护住我们想保护的东西。”

“你三婶事业大了,你三叔手中有权力,就没人敢打主意。”

“要不你三婶为何在柳河村没敢将生意一下子扩的很大,那还不是有所顾虑。”

“一下子将生意扩的很大,那就有些惹眼了。”

“其实你三婶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要不庄子那边为何种棉花。”

孟老夫人总觉得这个儿媳妇能力还很强,总能颠覆人的认知。

也许她还能弄出更好的东西,能轰动整个大燕朝呢。

“所以咱们要支持你们三婶,要帮着你三婶做事。”

“而且你和二丫年纪也不小了,你如今都十七岁了,二丫都十三岁了。”

孟老夫人也知道瑶娘的意思,是觉的进了京城,能帮大丫找个好人家。

苏二丫明白奶奶的意思。

奶奶是想着给大丫姐在京城找个好人家,有苏家护着大丫姐,就不会让人欺负大丫姐。

再就是以三叔三婶的能力,一定不会让大丫姐受欺负。

而且大丫姐性子也变好了,不像之前那样了,还是如今的大丫姐好。

苏大丫明白三婶也为她打算。

她以前不懂三婶的好,经历了一些事后就明白了。

关键时候还是亲人不会不管她。

也只有爱护她的人才会纵容她的那些性子。

旁人才不会管她如何,才不会管她是不是开心。

她也知道,听三婶的安排没有错。

有好的,她自然也要嫁人,她希望能成为帮助三婶的人。

因为一旦上京了,再加上三叔考的好,就会有人注意到苏家。

稍微一打听,她以前的事情也或许会被拿出来说话,她觉的这样的话或许还会影响到二丫的名声。

一个家族一个姑娘的名声都能影响到别的姑娘。

所以苏大丫也并没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想法,她还是想嫁一个好人家好好生活,不让家里人为她担心操心。

苏二丫看着苏大丫,想到这段时间的某个人,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

或许是她想多了,大丫姐神色很正常。

孟老夫人道:“咱们抓紧时间准备准备,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早点去京城,或许还能赶上殿试后状元榜眼探花游街。”

那才是最热闹的时候。

在孟老夫人看来,三儿子那一定会成为前三名。

其实孟老夫人心里觉的苏雪衣应该会是状元。

不过她不说,也是不想说出来给大家造成压力。

苏修野点头道:“是该准备准备,将事情都安排下去,咱们这个宅子要找人帮忙照看一下。”

孟老夫人道:“就找里正媳妇李氏就行,早年咱们来柳河村,也多亏了他们一家帮忙,如今他们在作坊做事,也都做的很好。”

里正一家的为人,孟老夫人很是放心。

而且李氏的两个儿子林宏还有林池都是做事踏实的人。

孟老夫人道:“我早先就跟李妹妹说了,她让我放心就行。”

李氏的为人办事能力,孟老夫人自然放心。

而且李氏的大儿媳妇也是个好的,看着不怎么说话,但性子柔和干活勤快利落,跟人说话也总是轻声细语的。

孟老夫人对她印象也极好。

就是李氏的孙子孙女半大的孩子也被教育的很有礼貌很懂事。

光看家教就能看出来。

孟老夫人似想到什么道:“对了,将秋嬷嬷一家也叫上,瑶娘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秋嬷嬷一家能帮很多忙。”

“而且范全在京城,定然也是想家里人的,他们一块去也能团聚。”

苏修野道:“那作坊这边就按照弟妹安排的人管着?”

其实之前沈月瑶去京城前就将管事安排好了。

大管事负责记账的人都是沈月瑶买好的下人。

身契都在沈月瑶手中。

作坊内的小管事是员工们提拔上来的,但真正总管作坊的人必须身契在沈月瑶手中。

否则沈月瑶在京城遥控的话很不放心。

这个时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那么远,不能保证手下的员工一个个都忠心。

所以她安排了自己人。

还有当初在庄子里早就买的一批人,有的跟着范全进了京城。

留下的一批人沈月瑶安排进各个作坊,还有的专门看管庄子。

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监督职责。

若有问题的话,他们会让人写信送到京城。

每个月沈月瑶也会从京城这边安排人去视察。

确保作坊正常运行。

这天正好作坊休息,孟老夫人便去了一趟里正家。

里正媳妇李氏一看孟老夫人来了,高兴的赶忙迎进去。

更是让自己儿媳妇赶快倒茶。

李氏笑着道:“以前茶叶咱们是连买都不敢买,也不敢去想这样的事情,但自从你家瑶娘开了作坊,让咱们在里面做事后,跟着手里赚了钱,也就能买茶叶喝了。”

他们家好几个劳动力。

她当家的做里正,就没去作坊做事,但她还有儿媳妇以及大儿子二儿子每个月赚不少,过年的时候他们一家子,一个月都三十多两银子。

可把她激动的差点流泪,实在是太激动了,过年他们一家子买了很多年货,还买了新衣服。

家里条件好了,孙子孙女眼看着身体也抽条了,脸上都有肉了。

想想以前他们在想想现在,李氏都感慨的很。

她可是教育两儿子还有大儿媳妇要懂得感恩。

就连儿媳妇的娘家人都说让闺女嫁了好人家。

李氏心里舒心,脸上都是满脸的笑容。

孟老夫人听着也是感慨不已,“可不是,要不是瑶娘,现在还不是啥样,还是现在日子好,有奔头,全身都有劲。”

李氏看着孟老夫人的神色道:“老姐姐,我这看着你,怎么越来越年轻,你头发以前都快全白了,现在我看你头发根冒出来的都是黑发。”

孟老夫人笑呵呵的道:“可能心情好,吃的好,身体就比以前好多了,我现在也觉得走路干活全身都是劲,你不知道以前走一走都觉得累的很,用瑶娘的话说,这叫营养跟上了,吃上不能省。”

“对,对,可不是这个理,现在家里赚了银子了,我也不那么省了,该买肉买肉,时不时的给大家调一下饭菜,吃的好干活也有劲。”

“我两个儿子都说了,说吃的好,就是有劲,以前他们干一半的活就容易发晕。”

“就是我也能感觉出来,那时候吃不太饱的时候啊,脑子里想的就似乎吃东西。”

那时候他们家虽然是里正,比村里其他人家好一些,但也只是好一些,要说吃饱那也不敢说。

只能紧着孩子们吃,她每次都是吃半饱。

那时候两个儿子瘦。

现在都壮实了很多。

“我小儿子过了年也十六岁了,到他这个年纪,大多也都定亲了,以前那是村里条件不好,很多人家不愿意把姑娘嫁到这边来,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咱们村那是十里八村都挑不出的条件,村里小伙子娶媳妇容易的很,而且一个个都能干,每个月在作坊也能拿不少奖金,镇上的姑娘都愿意嫁给咱村小伙子。”

“我给儿子看了几家,都是正当人家,姑娘家也都不错,有的在镇上开好几个店面,家里也有点小生意,但小儿子啊就好像没这个想法。”

“他每天一门心思的就是工作,赚的银子我都帮他攒着,他成亲的时候好用。”

说起小儿子林池,李氏都是一副骄傲的神色。

不过当娘的在儿子到了年龄,也都想着赶紧让儿子娶媳妇成家。

不过她也知道林池有自己的想法。

孟老夫人道:“林池确实很不错,干活做事啊有能力性子开朗,他的好大家能看到,自然抢手。”

孟老夫人说的也是实话,都有人跟她打听林池,对方家里也经商,姑娘家很不错。

“而且啊,我家瑶娘都说了,很多事交给林池去办也放心。”

“早年的时候,林池赶牛车,都很照顾雪衣,也帮了不少忙。”

那时候苏雪衣腿还好的时候去书院,林池来回赶牛车见到了都会帮忙捎回来,都不要铜钱。

后来苏雪衣腿断了,还是林池看到赶忙将人送去医馆。

林池这孩子实诚,她看着都觉的好。

业务能力也强,瑶娘将他安排在那什么跟销售上。

林池做的都很好。

跟一些外商谈话谈生意都头头是道,识字记账也学的快。

说着话的功夫,孟老夫人也说起了他们要回京城的事情。

李氏一听,露出不舍的神色。

虽然早就知道他们会回京城去,但当孟老夫人真正如此说的时候,李氏心里真的不舍。

但她知道,去京城才会发展的好,苏家原本就是京城的。

“孟姐姐,你这一走啊,我还真不舍得,平日还能跟你说说话。”

李氏很喜欢跟孟老夫人说话。

虽然在村子里才相处了四年多,但感情却很好,跟老姐妹一样。

孟老夫人也不舍得,但她们还是要回京城发展。

“妹子,我以后还会回来看看的。”

孟老夫人对这里也有感情。

早些年苏家辛苦的时候,村里人实在,也没少帮衬他们,这些她都记得。

李氏眼眶微微一红道:“孟姐姐,你有啥事需要我帮忙做的,你就别客气。”

孟老夫人握住李氏的手道:“妹子,我还真有事情拜托你。”

“你跟我还需要客气什么。”

孟老夫人也没矫情,道:“宅子这边还有作坊可能需要你帮忙照看一番。”

李氏点头,“这是自然的,你不说我也会如此做。”

“再就是咱们十里八村的人把作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大家现在都依赖着在作坊干活赚工钱奖金,靠着这个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了。”

顿顿白面饭都能吃的起。

平日哪怕当家的不说什么,村里人都会时常巡逻着看着作坊那边。

不光作坊这边安全,就是村里的商业街生意也极好,来来往往的人多。

但因为有瑶娘制定的规矩,也没人敢闹事,都挺安全的。

村里的壮汉跟着苏修野学了一些拳脚功夫,大家齐心协力做事也不怕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改建商铺范全知道怎么做。

内城中心商铺的那个店,内部改造装修也都是沈月瑶画好图纸,让范全找工匠按照图纸改建装修,效果都非常好。

沈月瑶看他们做了一段时间事情,都观察了一番,挑选了一些机灵有能力的让范全带着来京。

也是为了做什么事有人手安排。

沈月瑶又想到一些细节,都安排下去。

沈月瑶发挥了讨价还价的能力,将店铺压缩在三千两银子的价格。

所以范全的办事能力,沈月瑶也很认可。

这些建筑方面的事情交给他去做,沈月瑶也很放心。

“还有再开几家店的话,牛奶可能就不够了,你多去买一些奶牛,确保咱们再开两个店的话咱们的奶茶也能供应足。”

“对了,你从柳河村那边来的时候也带了一些人手,我最近观察了一番,做事都不错,我觉得都可以当管事培养起来。”

这些人本来就是当时沈月瑶让范全买回来的一批人培养。

过年前置办年货,给员工们准备年货的时候,人手不够,就将这些人调过去帮忙。

范全知道主子做事一定有她自己的章法。

就如同内城中心街那边的奶茶店,主子改造的那么好,他路过的时候都看到人来人往,有的都在外面排队,可见生意有多好。

范全道:“主子放心,从来到京城的时候,就带着他们熟悉很多事,有些事也交给他们去办,能力也都不错。”

这批人也是当时专门挑选出来的,办事能力自然没问题。

“是!”

主子交代的事情,他会马上去做。

范全恭敬道:“是!”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