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444章 黄豆

大宝二宝眼睛亮晶晶的坐在椅子上看着。

待大家都坐下来了,苏老夫人道:“先吃饭,吃了饭送大宝二宝去国子监。”

苏二丫笑嘻嘻的道:“大宝二宝弟弟,今天早饭可是跟着你们能吃好吃的呢,这么丰盛,看着什么都好吃。”

但此刻还要给大宝二宝做早饭,所以沈月瑶顾不得去空间种植黄豆。

待大宝二宝醒来洗漱后,刚走到餐屋这边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

他们肚子都饿了。

两宝被苏雪衣和沈月瑶教导的非常有礼貌。

在家里对着长辈都很尊敬。

苏老夫人道:“快先吃饭吧。”

虽然说现在时间还早,但苏老夫人觉的别给大宝二宝弄什么紧张的心情。

沈月瑶一直在看着大宝二宝,没看出他们有什么紧张的情绪,便松了口气。

就担心两宝考试前紧张。

两宝开心的吃饭,每一样都吃了点。

也许因为两宝在柳河村的时候有过吃不饱饿肚子的时候,所以他们吃饭不挑食,什么都觉的好吃。

他们每一样都吃了点。

待他们吃饱了,沈月瑶将书包给他们拿上,然后跟苏雪衣一起送他们去国子监。

反正时间还早,走路一刻钟也就到了。

所以沈月瑶和苏雪衣就牵着大宝二宝的手往国子监走去。

路上还能吹吹风看看风景。

快到国子监门口那条路的时候,路边都有很多摆摊的人。

有卖吃的有卖菜的也有卖日常用品的。

一些摊位前还聚集了很多人。

沈月瑶观察着道:“果然还是书院附近人流量多,大家都知道过来做生意。”

“这边摆摊不管吗?”

苏雪衣摇头道:“不会管,除非有人挡在店铺门口,挡着店铺做生意会管,一般不会管,都是附近一些村民或者一些小商贩过来卖点东西。”

似乎知道沈月瑶心中的疑惑,苏雪衣继续解释道:“国子监跟别的书院不一样,大多都是世家子弟以及一些勋贵人家的子弟在里面读书,再就是有些学问极好的人来读书,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早晨来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学生多,有时候各府的管事来接,顺便也会采买一些东西回去,这边的生意倒也不错。”

沈月瑶点了点头,她心里明白了,也就是说国子监不封校,学生可以自由进出,虽然旁人无法进出,但学生可以出来就能买东西了。

更何况国子监的学生们大多家境也不错,哪怕寒门学子那也是中了举人后才有资格进国子监读书,手里怎么也是有银子的,买点东西对他们来说很轻松。

就这样一边观察着,沈月瑶和苏雪衣一边将慢悠悠的将大宝二宝送去国子监门口。

虽然这会时间还早,但也许是童学班入学考试,大家都比较重视,陆陆续续也有马车过来。

有的看着是管家将他们少爷送来。

“少爷,国子监到了。”

“少爷,老爷说了,让你一定要好好发挥。”

一个看起来八九岁的小少年从车上下来,不耐的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奴才要在门口等着少爷,少爷有事就可以出来喊一声。”

那个管家没说赶马车回去。

还有的是兄长来国子监读书,兄长送弟弟过来。

“好好考试,进了国子监,平日就一起来国子监上课。”

“啊,大哥,我……我不想考试。”

“你享受了家族给的荣华富贵,就要好好学习,想办法为家族争光。”

那个小少年都要哭出来了。

也有的父亲亲自送,也都认真嘱咐几句。

不过大家看到不远处过来的苏雪衣夫妇,都惊愣了下。

主要是大宝二宝是双胞胎,长的非常像,再加上两宝才四岁的年纪,看着都让人吃惊。

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来考试了。

要知道国子监的童学班没一定的学问根本考不进去。

名额虽然多,但也只是有机会参加考试的名额。

真正能不能考进去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有个小胖少年看过来,惊讶的道:“爹,好小的弟弟啊,好好看啊,一模一样。”

那位大人一看,一下子认出苏雪衣来了,激动的就赶忙从马车上下来。

赶忙来到苏雪衣面前道:“苏大人,沈孺人!”

这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此人是平聂伯府的平聂伯的儿子,聂老爷聂建举。

根据苏雪衣的了解,此人擅长钻研学问,只是屡屡考试都没考上,只有秀才功名。

奈何如今的平聂伯府到这一代就要收回伯位了。

聂建举自认为不是科考的料才,只能寄希望在儿子身上。

所以早早找了夫子给儿子启蒙。

国子监童学班重新开了,他就赶忙想着送儿子来参加考试。

国子监的夫子水平自然不是常人能比。

聂建举虽然科考不行,但他喜欢钻研学问。

尤其得知拼音识字的方法,那真是如痴如醉。

只觉的越学越震撼,只不过还有不太懂的地方,他就想着请教。

可是苏大人是大忙人,是皇上眼前的红人,那么多大臣大人都想着跟苏大人请教。

不过皇上都下令了不允许私下里官员围追堵截吓着别的官员。

其实摆明了皇上是说给旁人听,不让大家叨扰苏大人。

他只能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等着拼音解字的字典拓印出来。

哪想到在这里碰到苏大人了。

苏雪衣和沈月瑶跟聂建举互相见礼。

“苏大人也是来送孩子考试的吗?”

说实话,聂建举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听说苏大人的孩子才四岁啊。

竟然就去参加国子监童学班的考试了。

苏雪衣点头道:“嗯,送两个孩子过来参加入学考试。”

聂建举对自己儿子招手道:“聂帆,快过来,这是苏大人的两个弟弟,一会进去的时候多照顾着点。”

聂帆七岁,看着比自己小的两个弟弟,好奇又激动。

“爹,这就是研究出拼音的苏大人家的弟弟吗,好可爱。”

沈月瑶看着眼前被叫聂帆的小少年,白白胖胖的样子,只觉的也很可爱。

聂建举激动的点头,“对,对,是这样,所以你一会带着进去。”

聂建举想说你两个弟弟,但这样说,会让苏大人以为他想攀附。

只能忍住了。

但小孩子之间自由称呼就没什么。

他只是痴迷研究学问。

聂建举喜欢钻研学问,但不懂变通不懂政事,所以写的文章很一般,以至于只是个秀才。

他考了几次乡试都没中,后面也就不考了。

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若是儿子有出息了,为大燕朝做出贡献了,就有机会保留伯府的爵位。

聂建举虽然不擅科考,但他却觉的苏大人夫妇能力很强,跟苏大人夫妇多学习准没错。

也许人家的儿子也是神童啊。

当年苏大人三岁就已经享誉整个京城了。

寒暄了几句,时间也不早了,沈月瑶要让大宝二宝进去考试。

“娘交代你们的事情,你们都记住了吗?”

大宝二宝还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两宝不但不紧张,还一副很兴奋的样子。

大宝二宝认真点头。

“娘,我们都记住了。”

“娘不要担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

“你们要考一整天,中午在考场里吃饭,要记得娘教你们的,还有给你们备用的药,都知道怎么用吧?”

虽然知道大宝二宝比同龄人聪明,但沈月瑶还是忍不住嘱咐几句。

她声音温柔很有耐心。

周围到来的小少年们看到这一幕,都对着大宝二宝露出羡慕的神色。

他们也想让爹娘来送他们。

可是爹娘都忙,还讲究规矩,不会来送他们。

说了不能让人觉的他们长于妇人之手。

大家族的男子们,从小不能跟着母亲学习,都是被父亲或者安排的夫子亲自教导。

母亲不得管他们学习的事情。

但这些小少年们年纪都小,心里其实也是想亲近母亲的。

当然也有庶出的子弟,那就是嫡出学问不好,只能将名额让给庶出了,这些都是各大家族家主决定的事情。

大宝二宝都认真点头。

“娘,我都知道。”

“娘放心,我们会好好考。”

他们刚刚听到很多人都在让进去的那些哥哥们好好考。

他们意识到好好考很重要。

就跟爹一样,考的好了爹才能做官,他们一家才能来京城。

苏雪衣温声道:“进去吧,考试完我和你们娘会来接你们回家。”

大宝二宝点了点头,挥动了小手进去了。

聂帆比他们大两岁,懂的多一点,不过也用羡慕的语气道:“你们娘真好,很温柔。”

二宝点头道:“嗯,娘最好。”

“娘什么都会,会做好吃的,会给我们做书包,会给我们讲故事……”

说起他们娘,大宝二宝都能有说不完的话,眼睛都亮晶晶的。

聂帆觉的他娘只会训斥吼他。

只要他哪里做的不好,就会说她。

他知道,娘在伯府后宅压力也大,怕他的庶出弟弟将他比过去。

他跟庶出弟弟见了都跟陌生人一样。

可眼前两个弟弟关系一看就很好,很和谐。

聂帆虽然才六岁,但家里兄弟姐妹多,还是各房的,以至于他小小年纪懂的多,心思也格外细腻敏感。

待大宝二宝进去了,沈月瑶和苏雪衣便准备回去了。

不过因为刚刚聂建举真诚的想请教拼音,苏雪衣便也指导了一番。

可把聂建举激动坏了,连连感谢。

想着回头再好好交代儿子,在学院里一定要好好跟苏大人的儿子相处,要多多照顾。

……

苏雪衣送了大宝二宝后便去翰林院上值了。

沈月瑶则没着急回家,她在国子监附近的街道两旁逛那些摊位。

竟然发现了卖黄豆的。

沈月瑶正好需要黄豆来种植。

坐在那里摆摊的是一个老妇人,拿了个板凳坐在角落里,前面放了两个很大的大框,大框里放着黄豆。

还有一个背篓,背篓里也放着黄豆。

妇人看着穿着粗布补丁衣服,但收拾的很干净。

只是她脚上的草鞋看着都破了。

这个季节虽然暖和了,但早晨和晚上还是会有些冷,大家都穿布鞋,还真没人穿草鞋。

她待在角落里也不太会跟人说话,也不太会吆喝,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劳作晒的。

沈月瑶走了过去,看着框里和背篓里的黄豆,只觉的黄豆质量是真的好,“大娘,这些黄豆怎么卖的啊?”

一听有人问,大娘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道:“姑娘,黄豆价格就是一斤八文钱。”

妇人没敢要价,都是按照之前商贩去他们那里收的黄豆价格来卖的。

沈月瑶神色都一动,黄豆价格这么便宜的吗?

她刚来京城在内城各店都逛了一下,还有粮食店,价格普遍比地方的粮食贵。

就是黄豆,便宜的也要十五文钱一斤。

京城这边卖豆腐的也不少,主要是京城达官勋贵人家也很喜欢吃豆腐。

一斤黄豆可以做三斤左右的豆腐,豆腐一般都卖二三十文一斤。

也就是说如果十五文钱一斤的话,相当于一斤豆腐成本五文钱,卖二三十文钱一斤,每天也能赚不少。

这里没想到直接就是八文钱。

看着眼前姑娘皱着眉头的样子,妇人有些紧张,“要是贵了,你给俺七文钱也行。”

“只是俺这黄豆都是捡的又大又好的,本来留着要春季种黄豆,但小儿子要娶媳妇,对方要二两银子的彩礼,俺就想着将家里的一些豆子花生玉米挑来卖一卖,攒点银子。”

妇人不是那种壮实的体格,看起来有些瘦小,沈月瑶都没法想她到底是怎么背着背篓用扁担挑着两大筐的黄豆过来的。..

“大娘,没事,我就是问一问,你们住哪个村啊,没见京城这边的土地种黄豆。”

那妇人道:“俺们住绿杨村。”

看着眼前姑娘似乎不知道的样子,她开口解释道:“就是隔着这里有二十里地的样子,从外城绿杨林翻过去两座山就到了。”

这么一说,沈月瑶就知道了。

不过这么长的距离,至少要走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大娘,你该不会是半夜就往这边走的吧?”

“是,是这样,这几天黄豆没卖出去,俺一开始在外城那边卖,后来听人说这边国子监考试,俺也不懂,但一位大姐告诉俺可以过来摆摊,或许有人买东西。”

沈月瑶都不敢想,这人竟然连续好几天走那么远的路就为了将这些黄豆卖出去。

如果她没有在柳河村待过,或许理解不了。

但在柳河村待过,也许就能理解了。

对她们来说,吃点苦多走一段路或许真的觉的没什么。

她们只想着将东西卖出去,手里就有铜钱了,或许一点铜钱对她们来说就很重要。

也许京城这边内城外城有些地方看起来繁华,但也有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些村落,或许就跟妇人这样。

沈月瑶又问了一些事,得知那边路都是小路,都是一些中间商贩去收她们种植的粮食。

压价非常狠,再带到店铺来卖,中间能赚不少。

“他们去收你们种的黄豆,都是八文钱吗?”

“就是那种很好的黄豆八文钱一斤,那种普通的就是五文钱一斤。”

一听,沈月瑶心里都狠狠揪了一下。

“那些粮食店的黄豆价格可不会这么便宜,你们就没想过去粮食店卖这些?”

“没有熟人的话,人家不收,收的价格也就差不多,还会压一压。”

沈月瑶听着便明白了,那些商贩之所以敢如此,其实还是因为打通了一些关系,收粮食的商人跟商贩可能都是一伙的。

不问沈月瑶都不知晓。

问了后,沈月瑶脸色都有些发白。

这一刻,她想自己开个粮食店。

她之前听苏雪衣说过,大燕朝有管控粮食价格,不允许价格太高。

所以一些粮食店就从源头压价吗?

之前在北州的时候,还没这个样子,也没听说这些。

当然也会压价格,但价格压的没那么厉害。

沈月瑶道:“我按照十五文钱一斤,将这些黄豆全买了。”

老妇人直接就惊呆了。

她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姑娘,俺刚刚说八文钱一斤,不是十五文钱,要是全买,便宜点也可以。”

至少她全卖出去,明天半夜就不用挑着扁担过来了。

但妇人知道眼前这位姑娘是好人,她要买她的黄豆。

沈月瑶道:“我去店里买,也是十五文钱一斤,我就按照市场价买,而且你的黄豆确实又大又好,值得这个价格。”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老妇人眼眶都红了,摸了一把眼泪,激动的连连说感谢的话。

她知道她这是碰到好人了。

老妇人没带称,借了旁边那摆摊的称来称。

用麻袋装着称,一共一百九十六斤的黄豆。

一共是两千九百四十文钱。

沈月瑶给了她二两银子,然后九百四十文钱,这样她回去拿着用也方便。

老妇人想抹去领头,但沈月瑶没让。

老妇人就差给沈月瑶跪下了。

沈月瑶阻拦住她道:“以后若是还有黄豆的话,就可以去鹿林书院山下一处鹿林庄子找那里状元奶茶甜品店的管事,我会交代好,就会有人收。”

既然决定在奶茶店加上豆浆,自然要种植黄豆收一些黄豆。”

回头其实也可以开一些豆类食品作坊,各种豆类产品都可以做出来。

包括臭豆腐豆腐乳都可以做出来。

沈月瑶买了黄豆后,其实可以放空间带回去,但那样太惹眼了。

“大娘,你先在这里等一会,我回去叫辆马车来将黄豆带回去。”

那老妇人道:“姑娘,我有力气,我帮你挑回去就行。”

沈月瑶坚持没用,回去叫了辆马车。

老妇人看着手里的银子和铜板,小心的赛在怀里。

她将称还给旁边一个老妇人道:“杜姐姐,谢谢你。”

“马妹子,你这是客气了,咱们出来做点小生意不容易,我住外城附近比你容易。”

“我摆摊做生意这么些年啊,没见过跟刚刚那姑娘那样的,你这是碰到好人了。”

老妇人点头道:“嗯,我知道,我都有种不真实感。”

那个杜老妇人道:“她刚刚说的那什么状元奶茶店,我知道,现在可是最火的店了,看样子,她可能就是那状元店的东家来着。”

“是真的吗?”

“要不她说回头你有黄豆送去,她还会交代人收,说明她说了算,我瞧着该不会是传言中的沈孺人吧。”

“沈孺人是谁啊?”

“我一个远房亲戚在勋贵人家做事,听说沈孺人就是找到了高产量的粮食种子,就封为孺人了,我还听说她用了庄子里很多人做事,对下面的人都很好,所以说是好人……”

那杜老妇人说着感慨着。

马老妇人擦了擦眼中的水光,她手里有了银子,可以帮小儿子娶媳妇,还有差不多一两银子,家里可以喘口气了。

待秋收后日子就好了。

她要记住沈孺人,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

虽然她知道她只是普通人,但她会记得这份恩情。

沈月瑶自然不知道这些,她回家赶了马车过来装黄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娘一定做好吃的了。”

“还有豆浆的味道,可以喝豆浆了。”

一般都午饭或者晚饭做的丰盛一些。

大家光是看着都觉的很好吃。

他们还从未早饭吃这么多的东西。

沈月瑶想到种黄豆,都想着赶紧进空间种植黄豆。

“喜欢加糖的豆浆,甜。”

“娘说不能多吃糖,牙齿会坏掉会疼。”

两宝很有礼貌先叫人。

沈月瑶笑着道:“想吃什么就吃,每一样做的不多,不会浪费了。”

沈月瑶早饭做的比较精致。

苏家人吃早饭,倒是很少如此丰盛精致。

“昨天我们还喝珍珠奶茶了。”

大宝二宝说着话,一起进屋。

苏雪衣对大宝二宝道:“这是你们奶奶和你们娘她们早晨专门起来给你们做的,就是为了让你们吃好。”

大宝二宝乖巧的道:“谢谢奶奶,谢谢娘,谢谢大丫二丫姐姐。”

苏老夫人拉着他们在餐桌前坐下来。

两宝看着一桌子丰盛的早饭都惊呆了。

“可是喜欢喝。”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