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458章 骄傲

当然大家还知道这位苏大人有一位很厉害的夫人,就是六品沈孺人。

这位沈孺人也是个奇人,从乡下来的人,整天只想着种田开店,京城各府的夫人小姐们如何给请帖邀约,人家沈孺人就是不掺假。

仿佛对这些宴会都不感兴趣,也不怕得罪人。

而且到了年龄会直接升入国子监其他班级正式读书。

哪怕不科考,国子监也有名额让他们去做官。

虽说从七品县令做起,那至少起点比很多人都高了。

那店里的包间都要提前很长时间订,要不当天根本订不到包间。

声音那个火爆啊。

“你们还记得苏大人和沈孺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吧!”

“啊,对,苏大人的双胞胎儿子也要参加国子监学童班入学考试来着。”

“这榜首并列第一的该不会就是苏大人的儿子吧。”

“可苏大人的儿子不是才四岁吗,四岁啊,就在一堆八九岁少年中得了魁首,这……”

“这是真的吗,真是难以相信的啊。”

“听说苏大人的两个儿子都没去学院学习过,都没请夫子教导过。”

“人家苏大人自己就是状元,当年国公府还在的时候,苏大人那时候都是神童了,他亲自教导自己的儿子,那不比去书院强啊。”

“也是,这也太聪明了吧,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苏家这是要起复了啊。”

“可不是,谁能想到当年被流放的苏家还能重新回到京城,还能一下子就得到皇上重用。”

“那也是人家苏家人努力的成果,苏大人是考上了状元进入翰林院后才更有机会接近皇上。”

“就是苏家大公子那也是武艺高强,听说进北山大营,将北山所有刺头都打趴下了,还是他一个人打一群人啊,简直不可思议。”

“这怎么流放后,他们能力还变强了啊,以前也没听说苏家大公子武艺那么强。”

“听说都是被流放后锻炼出来的,听说这位苏大公子之前还去边关打仗,立过不少功劳,还剿匪过,也立了功劳……”

大家说起苏家来,都感叹不已。

觉得苏家每个人实力都很强啊。

很多人在心里细细思索了一番,就觉得苏家人只能讨好,可不能得罪了。

不光人家苏大人厉害,看人家苏大人两个孩子的学问能力,以后那也是当官的人啊。

大家觉得这是要兴旺的节奏。

很多人心中忍不住感叹再感慨。

“当年苏家被流放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苏家还能再次起复,而且看着比以前还强的样子。”

“可不是,苏家这位三公子娶了个乡下妇人,却比京城大家族的贵女都强。”

“我们老爷让我们打听了一番,说苏家之所以能重新进京城,那所需的银子盘缠啥的全是人家沈孺人做生意赚来的。”新笔趣阁

“光看人家沈孺人开店经营庄子弄得那么好,就知道这人能力可不一般。”

“就是,那么多庄稼老把式,也没见弄出什么高产粮以及那什么草莓来。”

大家讨论起苏家来,那真的有说不完的话。

当然就是越讨论越震惊。

就是一些勋贵人家府中,私下里也会讨论这些。

“一般人若是被流放,心态就受不了,能撑住活到回京,那真是极不容易的事。”

“只能说苏家人的毅力强大啊。”

“可不是,看看苏家大公子,被流放了一顿,无论是能力功夫都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关键是性子也比以往更沉稳更高深莫测了。”

“对对,听说他整天跟北山大营的人玩在一起,可玩着玩着,他都跟那些刺头打成一片了。”

“也不知道整天玩啥,本来他是去训练北山大营的士兵,之前被派去的那么多将领都没有一个能驯服收服北山大营那些士兵,苏家这个大公子不按正常方式做事,谁也猜不到他要做什么。”

“但听说他找了人在军营里建什么食堂。”

“哼,上面给军营拨的军饷都有数,他可不敢贪了这笔银子用来建军营。”

大家私下里讨论这些,说白了其实不服苏家人。

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做事跟旁人不一样,忍不住有点好奇期待,他们会做出什么奇迹来。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观察。

只不过他们观察他们的,苏家人该如何做事就如何做事。

京城里的人暂时还不知道卢家内部因为一些事打起来了。

卢家大公子在外面养了外室,外室还有了儿子,卢家大夫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她还以为她儿子是妥妥的卢家嫡子,就是卢家继承人。

她一心为卢家做事,哪想到闹出这么个事情来。

卢家大夫人简直要疯了,当天就跟卢家大公子打起来了,更是闹着要打死那个外室那个贱人。

但卢家大公子口口声声要护着那外室和他儿子,还要带他们认祖归宗啥的。

卢家大夫人娘家也不是小门小户,卢家大夫人找娘家帮忙,来给卢家施压。

不光如此,就是卢家二公子偷偷在外收受贿赂,办了几件事一旦被查出来,卢家都很可能抄家。

这一下子把卢家众人给掀翻了也给吓着了。

卢家众人顾不得找旁人的事情了,他们忙的焦头烂额的。

当然有些证据在锦衣卫那里。

锦衣卫那边说动卢家就动卢家。

只不过暂时任由卢家那边闹着,没有出手就是了。

锦衣卫指挥使陆夜尘觉得如何处置卢家,也是苏家一句话的事情。

苏雪衣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卢家,只是先让卢家自顾不暇,若卢家再想来找苏家的事情,就别怪他不留情面。

……

这天一大早,刚吃过早饭没一会,就有国子监安排人来报喜。

说是苏凌苏阳国子监学童班入学考试并列第一。

一听这个消息,苏家全家人都非常激动。

“大宝二宝并列第一,他们考了第一啊。”

“这是要庆祝的事情啊。”

“大宝二宝真棒,奶奶的乖孙孙。”

苏老夫人激动的眼眶发红。

大宝二宝简直太给长脸了。

他们苏家有大宝二宝两个孩子,她都觉得对得起苏家的列祖列宗了。

不过,说来最感谢的还是瑶娘啊。

有了瑶娘这么好的儿媳妇,才有这么好的两个孙子。

沈月瑶也很激动,没想到两个孩子直接考了第一啊,而且还是并列第一。

这种激动骄傲的心情,她都没法描述。

沈月瑶脸上都带着灿烂明媚的笑容。

“几位大哥辛苦了。”

说着话,沈月瑶塞了两个两块银子给国子监来报喜的小厮。

更是给了他们一人一篮子草莓。

这可把两个激动坏了。

两个人连连说恭喜的话。

他们来报喜送成绩以及国子监学童班入学通知,收银子是正常的事情。

就是勋贵人家给的银子更多。

但草莓这东西,勋贵人家却拿不出来啊。

他们自己都不够吃,怎么可能拿给他们吃。

可人家苏家就是有草莓啊。

一大篮子的草莓,每一个都那么新鲜,又大又红,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两个人非常激动,说了一堆好话,赶忙离开了。

他们要赶紧将草莓送回家,给家里人尝一尝。

平日这东西很贵,关键是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

这可是他们从苏家带回来的。

他们路上都小心护着走路,生怕篮子被碰着。

他们可是听说了,草莓这东西根本不好放,轻轻一颠簸可能就蹭边角了,可能就不新鲜了。

所以他们走路非常小心谨慎。

“还是苏家大方。”

“可不是,是沈孺人弄出了草莓这种水果,要不谁知道还有这种水果啊。”

“闻着就觉得香甜。”

“光是看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赶紧回家,好给我娘媳妇孩子吃。”

“对,我儿子前两天还念叨着草莓来着,没想到这会就能带回家了。”

他们家里有孩子,东西再好吃,那也是一个都舍不得吃,就想着赶紧回家给孩子吃。

感觉孩子吃了比他们自己吃了都高兴。

之前家里人念叨着草莓,他们没法买,心里还自责内疚来着。

这会好了,他们也有草莓了。

“我现在真感激沈孺人。”

“可不是,瞧着就觉得苏大人还有沈孺人特别好。”

“就是他们教导出来的孩子也特别有礼貌,又懂事又可爱。”

他们也不是因为草莓这样说话,而是真心觉得苏凌苏阳两个小少年非常好。

明明才四岁,却比很多七八岁的小男孩懂事有礼貌。

看他们的眼神也没有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而是仿佛把他们当成正常对待,神色平和。

倒不像是有些勋贵人家,看他们过去,首先都鼻孔朝天看人。

有的大家族里的少爷们,被教导的都瞧不起他们这些跑腿的。

有的明面上给他们塞银子,实际眼神里瞧不起的神色那么明显。

苏家人就没有。

所以打心眼里觉得苏家人挺好。

“咱们平日在国子监,跟一些兄弟们说,多照顾着点苏凌苏阳两位小公子。”

“这是自然的。”

别看他们只是跑腿的小厮,他们这些在国子监办事的小厮们也是一个群体,大家平日互相串通消息,也互相帮忙。

他们就想着别的忙帮不上,平日帮忙给苏家两位小公子跑腿,有啥事他们赶紧帮忙通知一下苏家两位小公子。

这样一想,他们觉得他们也有用。

……

沈月瑶自然不知道这个小插曲。

她正高兴的看着大家围着大宝二宝。

“大宝二宝弟弟,你们太厉害啦,姐姐都觉得特别骄傲。”

苏大丫苏二丫激动的围着大宝二宝转,恨不能将两宝抱起来。

她们真心为弟弟高兴。

大宝二宝也不太懂,但看着奶奶爹娘两个姐姐都这么高兴的样子,他们也忍不住高兴。

他们这会明白了,考的好是一件让大家高兴的事情。

两个人这会记住了,就想着还是要好好读书,考好了,让大家高兴。

他们此时还不明白考试科考的意义,但就是想让家里人高兴。

苏老夫人道:“这几年国子监学童班都荒废了,如今皇上重新开国子监学童班,没想到大宝二宝就赶上了,还考了第一,这是让整个家族都骄傲的事情。”

苏雪衣和沈月瑶也明白之前先皇他们争夺皇位,斗的厉害,国子监学童班几乎都废除了,也没人管国子监学童班的事情。

不过国子监正常班依然开着。

当今皇上登基后,忙着处理先皇留下来的很多问题,也顾不得国子监学童班的事情。

如今朝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了,整个大燕朝也安稳了很多,皇上也重开国子监学童班。

没想到正好大宝二宝赶上了这个时间。

沈月瑶道:“说明我们来京城的时间恰好。”

“正好这样大宝二宝在国子监学童班读书的话,也能认识一些京城的小伙伴们。”

在柳河村的时候,大宝二宝有很多小伙伴们一起玩。

他们两个每天给自己规定练武的时间练武,学习的时间学习,玩的时间玩。

一般半下午的时候,他们会跟村里的小伙伴们去玩。

他们会玩各种游戏。

比如老鹰捉小鸡,跳方格,玩积木,讲故事等。

反正他们每天玩的挺快乐的,一群比他们大的小孩子们都听他们的话。

因为他们喜欢听大宝二宝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那是他们不曾听过的故事。

来京城后,大宝二宝也挺无聊的。

他们跟街巷里的邻居还不怎么熟,大宝二宝也没怎么去跟人玩。

他们要不跟着去庄子,要不就在家里学习。

记得上次去国子监考试的时候,有两个小少年不错。

那个潘思卓很喜欢大宝二宝的书包,她找了晚上的时间做了两个书包。

想着给潘思卓一个。

至于聂帆,若是平日跟大宝二宝关系好,就让大宝二宝也送一个给他。

沈月瑶想着,大宝二宝进了学校,有同窗们照顾着,她也能放心一些。

沈月瑶道:“今天确实值得庆祝一下,今天就不去庄子那边了,咱们做好吃的。”

沈月瑶觉得大宝二宝考的好,自然要庆祝一番。

苏老夫人点头高兴道:“是要庆祝一下。”

“我记得很早之前,国子监学童班入学考试,有考了第一的,整个家族都庆祝,都广发邀请函,很多人都会去参加聚会。”

“那么多人一起参加考试,很多人从两岁就被家族启蒙,请有学问的夫子教导,所以考进国子监本就不容易,更别说第一了。”

苏雪衣道:“咱们家就不邀请什么人了。”

苏老夫人自然明白这个,“自然如此。”

“当年苏家出事的时候,也没人帮苏家说话,能明哲保身的算好的,还有人落井下石打压苏家,若非如此,你爹你二哥根本不会那样去了,还有你二嫂。”

“若是当年有人肯帮一把,肯帮忙打点一下,也不至于如此。”

其实有几家关系很好的,家风正,但当时也被流放了。

有些人投靠不同的皇子势力,当年冷眼看苏家被流放,看苏老太爷被斩首,如今新皇登基,这些人有的被贬谪,有的也被查抄流放了。

因为当年苏老太爷保的就是当今的皇上也就是当初的皇子。

而那些人打压的就是当时还是皇子的燕寒熙,也就是如今的皇上。

所以有些家族有些大臣哪怕现在看着没事,也想着跟苏家搞好关系,但今非昔比,苏家自然不想跟这些人有什么牵扯。

当然有些寒门学子考上来,品德不错的,有结交的,沈月瑶也让苏雪衣送了一些草莓给大家品尝一下。

送礼品,无论贵重都不太方便,会有拉帮结派的嫌疑。

但送农产品送草莓,就没人说什么了。

不过大多寒门学子都被外放为官了,京城也就翰林院有几个考进去的庶吉士。

苏家人商量了一番,还是决定自家人吃个饭就行。

沈月瑶道:“我亲自下厨,做点好吃的。”

苏雪衣轻声道:“要不叫一下表弟?”

苏雪衣说的表弟自然是董文仁。

沈月瑶笑着道:“自然可以,差点还忘记了。”

“要是封修安和康浩志都在京城的话,也都可以叫来一起吃饭。”

主要是大家也挺捧场的,她做的食物,他们都说好吃。

关键是两个人品德不错,跟董文仁关系很好,后来也跟他们苏家关系不错。

苏雪衣道:“他们外放为官,也有的忙,政绩好的话,三年后就会提升。”

这些人因着苏雪衣的关系,也是妥妥的保皇派,忠心皇上,自然也一心办事。

“之前他们写来的书信,也都有说了当地的一些情况环境。”

封修安和康浩志他们都被安排在重要的县里做事。

柳文骨回了家乡河州。

河州之前发洪灾影响比较大,柳文骨在一个县城里做事,想着先把堤坝修筑起来,担心再有洪水。

之前河州之所以发洪灾,还是因为上面拨款下来的修筑堤坝的款项并没有到位,而是被一些官员给贪了。

后来河州出事,皇上震怒,查了这件事,自然也罢免处罚了很多官员。

沈月瑶似想到什么道:“我记得柳文骨回了河州,河州不太好治理吧?”

河州紧邻着柳州,水系发达,当然河州和柳州还不一样。

河州发了洪水,如今很多土地都荒废了。

柳文骨给苏雪衣来的书信,沈月瑶也看了。

只不过苏雪衣给柳文骨回的书信,沈月瑶就不太知晓。

她也忙生意上的事情,倒也没太关注这些,苏雪衣对这些朝政比较了解。

苏雪衣道:“虽然不太好管理,但也是最容易立功的地方。”

“正因为那边百废待兴,所以只要好好做事,容易做出政绩来。”

“而且柳文骨出自河州,那边就是他的家乡,他对河州也了解,也更好处理一些事。”

“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七品知县,但上面但凡聪明的人都知道他是皇上派下去的,没人敢使绊子,只要他好好做事升上来没问题。”

沈月瑶知道皇上正是用人的时候,柳文骨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好好做事。

而且她观这人也是心有抱负的人,满腹才学,一身清正,眼神坚韧。

私下里,他们几个人也很激动,说遇到了明君,一腔抱负就能得以施展。

康浩志和封修安都来自柳州,柳州如今已经有董知业做县令,对于柳州的发展,皇上就不担心了。

所以康浩志和封修安都被安排在了别的州县。

两个人人说着话的功夫,沈月瑶想好了做什么吃的了。

沈月瑶道:“有没有那种竹子,去砍点竹子回来,咱们好做竹签。”

苏大丫好奇的问道:“三婶,咱们做什么吃的需要用竹签啊?”

“我记得京野庄子附近的山上有竹子,砍竹子很方便。”

“庄子里的人都会去山上砍竹子做竹筒饭来着。”

而且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谁家的孩童若是考进了进了国子监童学班,出去都是极为骄傲的一件事。

“苏大人不就姓苏吗?”

现在勋贵人家都知道有个苏大人是状元,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曾经还是侯府三公子。

“苏凌苏阳并列魁首吗?”

京城的人都知道,若能进入国子监学童班,哪怕普普通通的学习,那也是旁人赶超不了的起点。

那些家里人参加入学考试的人,大多都有派人来盯着国子监门口,一放榜就赶紧看。

所以大家赶紧看榜单。

国子监门口张贴的榜单上,有人考入了有人没有考入。

“这两个人是谁家的啊,竟然考了第一。”

“上面是一个姓氏,都姓苏啊。”

“苏,这个姓氏怎么这么熟悉啊?”

“我们小少爷也考中了。”

“怎么榜单上没有呢,我们少爷明明被夫子教导了那么长时间,应该能考入国子监的……”

当然人家种出来的草莓那是一个好吃,限量购买,有时候都买不到。

还有那个奶茶甜品店的东西那个好吃,各府夫人小姐们都迷上去她的店吃东西。

所以每个人的情绪都不一样。

不过大家也都看到了榜单最上面的两个名字。

“考中了,少爷进了国子监学童班,赶紧,赶紧回府说一声。”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