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

第562章 劲往一处使

沈月瑶点头,其实这样就挺好。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农业发展。

待开春农业发展起来,河州就会不一样了。

大部分人没什么问题,沈月瑶直接就让她们通过了面试。

当然作坊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沈月瑶也会让管事第二天在大家上班的时候跟大家详细说一下。

大家按照规章制度来的话,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做事了。

苏雪衣似想到什么道:“你之前说的梯田,我准备雇人将那些靠近河水利于灌溉的山坡都改造成梯田,这样也能增加一些耕种的田地。”

“这些梯田也可以雇人耕种,种植出的作物粮食,用来接济一部分人。”

沈月瑶神色一动,“我之前就是那么一说,你竟然研究出来了。”

其实沈月瑶发现苏雪衣真的很聪明,有的事情她一说,他就能记住并且明白道理,研究落实下来。

“是因为你说的详细。”

若非详细,他也不懂这些。

两个人都在摸索着如何治理好河州。

“回头大棚蔬菜种的好,我就多扩大一些规模,让河州成为大棚蔬菜之乡。”

苏雪衣道:“嗯,蔬菜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一到冬天,大家反而不喜欢吃鱼肉,就喜欢吃点新鲜的蔬菜,可是蔬菜都是季节的东西,冬天也只有白菜萝卜,可是再变着花样做,大家也会吃够,就想着吃春天的那些蔬菜……”

苏雪衣知道京城勋贵人家的喜好,也明白,当大棚蔬菜在冬天种植出新鲜的蔬菜后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而且冬天蔬菜好存放,附近的一些州府估计都会有商户来买菜。

“还有作坊,造纸作坊估计要扩大一下规模,我打算在人口多的一些偏僻乡村盖作坊,这样能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也能帮助到那附近的村民。

苏雪衣低头温柔含笑看着沈月瑶,她想做的事情,他都支持,更别说还是这样利民的事情。

两个人就这样一边说话一边探讨着往家走。

……

另一边

那些来应聘的很多人得了消息后,赶忙回家,好把消息告诉家里人。

有的人坐牛车回家,有的人也只能走回家。

哪怕搭乘牛车几文钱,她们也舍不得花。

就如同杨菊花,她天不亮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了作坊这边,下午被招聘上后,她激动的往家走。

哪怕中午没吃饭,她也没觉得饿,她只觉得激动。

往回走的时候,脚步都是轻快的,越走速度越快。

甚至都有些连走带跑。

所以往常需要两个时辰才能到家的路程,她竟然走了一个半时辰就到家了。

她到村子的时候,天色都黑了。

她家小院门口都站着两个人。

是她的二儿子和小儿子。

“你们怎么在这里站着?”

“我们着急,担心娘,等娘回来。”

“我们想娘。”

半大的小男孩都很依赖他们的娘。

主要是平日杨菊花不是在家里待着就是去地里干活,天天跟家里人待在一起。

这一天她可是一整天都没在家,还是去很远的地方,家里人自然担心。

听着他们的话,看着家里的油灯亮着,杨菊花心里都一暖。

在路上走着,再辛苦,她也盼着回家。

回到家里心里就踏实了。

这就是归家的感觉。

“你们大哥呢?”

“大哥在做饭,要不大哥也想在门口等娘,我们都想去村口等,可是大哥担心,就让我们在门口等着。”

杨菊花道:“你们大哥是对的,以后天黑了不许去外面。”

“嗯嗯,娘,你累不累?”

“娘,你吃午饭了吗?”

两个小少年很担心他们娘,关心的问着。

杨菊花道:“娘不饿,走,咱们进去说话。”

其实也不是不饿,而是心里兴奋,都忘记了饿的感觉了。

杨菊花兴奋的要跟一家人说好消息。

两个小少年看着他们娘高兴的样子,也愣了愣,跟着进门。

天黑了,杨菊花将大门一关,门闩插上,一行人进了家。

她大儿子刚烧开锅,将饭热好。

“娘,你回来了!”

“你们爹呢?”

“爹在床上剥花生。”

杨菊华的男人是林长山,林长山哪怕腰摔着了,大夫说不能干重体力活先养着,他也闲不住,总想着做点什么。

所以就倚靠在床头坐着,剥花生皮。

杨菊花进屋道:“不是让你歇着,别干活,这些我来就行。”

林长山也心疼他媳妇道:“这些都让你干,你多辛苦,我反正闲不住,干点活也好。”

林长山没有问她能不能进作坊做事,也是怕给他媳妇压力。

其实若是可以,他不想让他媳妇去那么远的地方干活。

这人在外面干活,心里总是不踏实的,睡个觉都不踏实,还是在家里心里踏实。

杨菊花高兴道:“我明天就能去作坊做事了,你看,这是工作牌,是那沈东家亲自给我的,说一个月一两银子的月银,还有奖金来着,而且干五天活,我就可以回来休息两天,这样咱家里的活不耽误……”

杨菊花兴奋的跟一家人说着这些。

“还有,还有马车来回接送,还有宿舍,还包吃,春耕的时候还有假期……东家真的很好。”..

“我听人说她可是知府大人的夫人,身份尊贵,但一点架子都没有,还说让我别紧张……”

杨菊花说起沈月瑶来,心里都感动又感激。

她那么紧张的时候,是她让她不用紧张,跟她说话都很温和。

还亲自说了招她进作坊做事。

杨菊花将沈月瑶说的话都说了一下。

也是让家里人高兴一下。

林长山都不敢相信,“真的是一个月一两银子。”

他们这样的贫寒人家都不敢想一两银子。

就是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卖一些粮食,也未必有一两银子。

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年就是十二两银子,关键休息时间还那么多。

不用跟长工那样,天天都要在主家做事,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

“放心吧,作坊不会欺负人也不会打人,东家都立了规矩呢。”

杨菊花的三个儿子都惊呆了。

他们娘一个月都能赚一两银子了。

那他们家的日子是不是就好起来了,他们是不是就可以吃饱饭了。

是不是也可以吃肉了。

林长山一把握住杨菊花的手道:“会不会很辛苦。”

“不辛苦,你放心吧,一天就干三个半时辰的活。”

“这要是隔着家近,中午晚上都能回家休息。”

“我们排队的时候,前面那个大姐,她说她就住附近,她男人也在苏夫人的作坊做事,早晨从家里走着去上工,中午愿意回家吃饭就回家吃饭,想在食堂吃饭就在食堂吃饭,下午下工就可以回家了,回家还能干点家里的活,啥都不耽误……”

“就是我们隔着远,要是隔着进,我下午下工也能回家。”

其实杨菊花也不想离家,但为了赚钱让家里日子好起来,她还是要去作坊干活。

好在作坊休息时间多。

干个五天活,就可以回家休息两天。

“奥,对了,还有年假呢,就是进入腊月中旬就放假了,过了正月十五才上工,放一个月的假期呢,虽然放假,也有年终奖金,听说银子不少……”

杨菊花兴奋的说了很多。

她眼睛里都带着光芒,那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光芒。

不光她如此,就是她三个儿子也激动了起来,眼睛都灼灼明亮。

林长山更是一副不敢置信的神色。

“你们作坊招男的做事吗?”

“招啊,只不过是不同的车间,女的在一个车间,男的在一个车间,宿舍也是女的一个宿舍楼,男的一个宿舍楼。”

林长山道:“要是我腰好了就好,我也可以去作坊做事。”

杨菊花道:“家里总不能没有人,三个儿子还在家里呢。”

家里没有大人照看着,其实很不放心。

杨菊华的大儿子道:“娘,我可以去做事吗?”

“你太小了,才十三岁,至少要十四岁才能去作坊做事,还要那种力气大的。”

因为他们家经常吃不饱饭,她大儿子看着都瘦,看着不像力气大的。

她就想着,待赚了银子后,一家人就能吃饱饭了。

最关键的是可以买药给林长山敷药,可以找大夫给他针灸治疗腰。

大夫说不严重,但必须好好养着腰。

若是治疗的话,药钱也要一二两银子。

之前他们不敢想一二两银子,现在有了这个活计,他们心中就充满了希望。

“我去那边,经过码头那边,听说那边用工的人也多,还有官府修路,一天也是二十文钱。”

“你现在腰不好先养着,身体好了,也好找活计。”

“而且咱们一个月一两银子也足够一家人吃饭用了,还能攒下不少,你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也不用想出去干活的事。”

“我这次出去,算是知道了很多事,听说了很多消息。”

“我听说啊,苏夫人手中有高产作物种子,说是一亩地一千多斤的产量,咱们家有两亩地,咱们勤快点多做种一些,就可以收很多粮食。”

“怎么吃都吃不完,可以囤一些,也可以卖一些粮食。”

一亩地一千多斤的产量,意味着什么,他们常年干农活最清楚。

杨菊花说着这些,憧憬着生活,心中都是满满的希望。

可是真的有那样的高产作物吗?

林长山不太敢相信,但如果那人是知府夫人,不至于撒谎。

再说了,他也听说过一些消息,听说知府和知府夫人都很好。

还听说一些逃荒跑出去的人都回来了。

林长山一下子感觉整个人都有了精神有了劲,“这样的话,咱们家不但能吃饱饭还能攒下银子。”

“我确实要好好养腰,把腰养好。”

这样可不能耽误春耕的活。

他们的大儿子也赶忙道:“爹娘,我也能干活能帮忙。”

他们的二儿子小儿子也赶忙积极的表示也能出力气。

他们相信一家人劲往一处使,日子肯定会过好。

“咱们苏大人可真是好人,苏夫人也好,多亏他们来了咱们河州,河州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码头那边吃的很多,还很漂亮,回头咱们可以去逛一逛。”

杨菊花想了想,赚了银子,他们过年都能过个好年,能买很多年货了。

“而且苏夫人从来不拖欠工钱,说是哪怕干半个月,到月底也发工钱,按照时间来算。”

林长山道:“就是辛苦你出远门。”

“没事,咱们还算是近的,你不知道有住更远的地方,她们都宁愿花钱搭乘牛车都来排队呢,不过我看很多人都能进作坊干活。”

“就有一个大姐,我看她跟人说话刺的很,衣服也不干净,人家就没用她。”

杨菊花是喜欢干净的人。

哪怕条件简陋,她每天也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在她的带领下一家人都爱干净。

家里收拾的也很整洁干净,充斥着温馨的氛围。

林长山回过神来道:“你中午可吃饭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么晚才回来,本来想着杨菊华中午应该能赶回家的。

杨菊花道:“不饿。”

林长山道:“那怎么行。”

“快,大郎你去把饭菜拿出来,咱们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嗯。”

其实饭也很简单,就是窝窝头和野菜粥,说是粥,其实放的米很少,而且还是粟米。

但吃着家里的热饭,杨菊华就觉得心里暖。

她相信很快日子会好起来。

发了工钱后,她要给一家人包饺子吃。

平日里他们都舍不得用白面包饺子。

都是过年才会包饺子。

但他们都喜欢吃饺子,杨菊华想着饺子的味道,觉得肚子更饿了。

就是窝窝头,林长山都舍不得吃,让杨菊花吃。

“我吃不了这么多。”

“以后你去作坊干活,肯定辛苦,你多吃东西,才有力气,对身体好。”

杨菊华道:“以后作坊管饭,还能节省家里的饭菜,你们多吃就行。”

其实她也不知道作坊的食堂到底什么样子。

不过东家说饭菜简单,可能也是窝窝头这种吧。

不过这些燕六和周翠翠会安排好。

那些所有被招进作坊做事的员工,隔着家远的,没法回去可以当天晚上就住宿舍。

“而且我也安排人招人修各个地方的道路,每天给二十文钱,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活计,让更多的人能赚到钱做事。”

其实道路修不修没什么,但如此的话可以以工代赈,可以给更多的人提供活计,让大家能靠着老公赚到钱可以吃饱饭,可以养家糊口。

可来到这个世界后,慢慢的做了一些事,也看到一些好的变化,感受到大家的感激感恩之情,她心中也有些温暖和触动。

就这样,沈月瑶坐镇面试,也能直观的了解到大家的基本信息基本情况。

不过大多数人再远也想回家跟家里人说一声。

这样高兴的消息,他们要赶紧回家跟家里人分享。

“雪衣,当我告诉她们,她们被作坊录用的时候,她们真的很激动,有的人都哭了出来,就好像有了这个工作,可以让她们活下去一样。”

“而且她们在排队的时候,我也听了她们的讨论声……”

沈月瑶将自己听到的话也说了一下。

苏雪衣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放心,河州会变好的,待开春的时候大家种上高产量作物,哪怕只有一亩地的人家也能吃饱饭,而且只要勤快一点多开荒就能多几亩地。”

苏雪衣心疼沈月瑶,但也知道劝不动,就担心她累着。

不过沈月瑶没觉得累,她高兴的跟苏雪衣说给大家面试的情况。

好在河州的地很多,只要大家勤快开荒,就可以多一些地。

不过沈月瑶也知道,有些荒地石头草木非常多,根本不好开荒。

“我看着,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沈月瑶自认为也不是什么好人。

一直忙到很晚,苏雪衣亲自来接沈月瑶回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