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三国]女扮男装后我登基了

82 逐鹿中原 今日短小 一下

燕绥委婉劝说道:“不太好吧,毕竟贾诩一把年纪了。”惊吓到了罢工怎么办?

“我倒是想戏弄下志才,”郭嘉十分惋惜道:“可惜了,那我去找文若吧。”

“文若最是正经,你就不怕他信以为真。”

和历史名人合影!

“咔嚓”一声,在郭嘉不明所以时, 拍立得已经将两人的样子真实地记录了下来。随即,缓缓吐出来的一张照片。

“嗯?”郭嘉抽出来一看,上面是一个笑眯眯的庄主和微微发怔的自己。

纵容道:“你把荀攸的飞鸽传书带过去,让文若写回信吧。”

“好,”郭嘉应道:“那就借此物一用,待庄主启程再归还。”

“相纸你记得留下一两张。”她有心说照片记得还我,但多多少少有点奇怪,还是选择了不语,任由郭嘉带着合照和拍立得大摇大摆离开了。

翌日,身在阳翟的他们收到了邸报。上面发布了燕绥为新任豫州刺史消息,原刺史孔伷走马卸任。

“既然已经送到了阳翟,那么陈国和汝南郡过上两三天也能收到了。”

送邸报用的是快马,而且还会在驿馆更换已经疲劳的马匹。有时候,不同郡县走得是不一样的道路,负责送报的是不同差役,因此时间参差不齐。但在中原,大家接受到消息的时间不会相差太大。

这样的变动对大多数人而言,不痛不痒。毕竟孔伷上台也就半年有余,尚未掌控豫州,老百姓甚至完全不知道他这么一个人。倒是燕绥的名字,愈发如雷贯耳起来。

汝南郡周遭的百姓早就知道了到颍川郡就有活路,那边有个大善人燕绥以工代赈,还会照顾老弱妇孺。

有挨得近的县,百姓活不下去就会前往颍川郡。

而来往络绎不绝的行商在遇到乞讨时,经常不耐烦地让他们去到颍川郡,能让灾民让出一条道,给自己省事儿。

在这样的宣扬下,大家都知道了燕绥的美名。

同时,燕绥在豫州各地官府附近,发行了报纸,趁机把握舆论的风向。报纸被燕绥取了个直白的名字“天下大事”,不但有最新的全国各地要闻、连载、市井趣事,还有名家点评。

有之前试发行的经验,总编戏志才呕心沥血,总算编出来了第一期雅俗共赏的报纸。报纸是用铅活字印刷的,字迹清晰而美观,带着读书人难以拒绝的魅力。

开篇是郭嘉洋洋洒洒做得一篇赋,用词动人、寓意深刻。在下方则是的大标题——震惊!他是秦始皇都得不到的男人!

没错,燕绥就是这么标题党。

汉代用这个套路的少,她不信人不被吸引来。

燕绥本来是想用铜活字来印刷,这样不容易变形。但戏志才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造铜活字费时费力,加班加点也只刻出来了三千个常用字来。

后来戏志才就想到了用锡和铅来造活字,铅可捏,锡很柔软,烧铸的温度也低。

但用铅和锡试验的时候发现字会热胀冷缩,使得铅字的细节缺失。

戏志才觉得比起优势,这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郭嘉却觉得:“既然要为大计,且要传承千年,岂能缺角?想想以后我们留给后人的诗词歌赋都存在瑕疵,志才不会觉得心痛么?”

燕绥则是觉得既然报纸购买的主力在高端客户,就不能有这么明显的瑕疵,不然达不到备受推崇的效果。

所以,想到脑秃的戏志才只能继续试验。

而完全遗忘了铅活字可以用来印报纸的燕绥,总算想起来似乎是可以在铅活字中加入金属锡,三者混合,就能用来稳定印刷。

而且三者的冶炼也不用操心,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有各种锡壶、锡烛台。

商代,人们已能分辨锡和铅,并开始分别冶炼。

果然,不该小瞧古人的智慧啊!倒是自己遗忘了这么宝贵的一条,平白让志才走了那么多弯路。

“这是我?”饶是鬼灵精怪如郭嘉,也恍神了一瞬:“简直和照镜子一样。”

左看右看, 越看越满意, 要不是照片被庄主也拿过去细看,他能当场揣在怀里。

就是不知道陈相许玚是不是个好忽悠的,聪明人总有各种法子验证是否上当,而且如荀彧等名士之前还是无信仰者来着:“要不,我试试?”

“庄主尽管放心,一试一个准。”郭嘉又冒出来一个鬼主意:“我先找贾诩一试。”

相机除了拍照还能当镜子不成?其实汉代上好的黑漆古底子铜镜虽然不如现代的玻璃镜,但照起来已经较为清晰了, 就是颜色有点偏黄,边缘也有些模糊。

借着讲解的机会, 燕绥反手举起拍立得,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干了自己穿越后早就想做的一件事。

因为太像了, 仿佛是从身上取下的一部分变得一样,郭嘉点唇笑道:“这神器很有意思, 差点以为摄魂夺魄了。”

“不过是利用了成像原理,”燕绥绞尽脑汁回想了下:“你看这里的镜头, 就如同我们平时照镜子一样,不同的是这面镜子把人像缩小了。”

“只有十张,”燕绥也很无奈:“用完之后要再放入新的。”

“用来震慑拿捏人倒是不错,”郭嘉浅笑道:“庄主给那陈国国相拍上一张,就说捏着他的一缕魂魄在,包准他好好合作。”

燕绥:……

果然古人看到相机的第一反应就是摄魂夺魄,所以自己之前才会偷拍。

“染料是多种浓缩而成, 已经在纸上了, ”燕绥指着照片说:“这就是这种器具的短板了,等这纸张用完,就无法拍摄了。”

“这里面有多少张纸呢?”

“哈哈不会,”郭嘉从燕绥手中抽出两人的合照,笑眯眯道:“拍完后我给他看合照,自然就不会误会了。”

燕绥能怎么办呢:你开心就好。

“用来记录的确有点不便, ”郭嘉摸着下巴:“不过,我倒是想到了另一处妙用。”

燕绥疑惑:“哦?”

郭嘉若有所思:“能缩到小小的画布上, 真是了不起,那存放染料的地方呢, 可要定期放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